鉄塔廠職工業餘剧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唯一号: 060331020230000024
机构名称: 鉄塔廠職工業餘剧团
文件路径: 0603/01/object/PDF/060312020210000002/19560126
起始页: 003.pdf

机构描述

鉄塔廠在灵山,离鞍山有20多里路。由於它周圍沒有公共文娛場所,缺乏文化生活,有的工人閒的沒有事到野地去捉蛇,有的工人要求調動工作。鉄塔廠工会、靑年团總支根据这种情況,在1954年上半年組織一些文娛活動積極分子成立了一个臨時性的文藝小組,排練了一些快板、相声到工人中演出。演出節目的形式虽然很簡單,但很受工人欢迎。这样,爱好文藝活動的人就慢慢地靠攏了來,到了1954年第三季度,这个10幾人的文藝小組就發展到了40多人。人多了,就把小組改編为文工隊,下設演唱、音樂、京剧三个小組。現在,該隊已変成拥有83名業餘文藝愛好者参加的鉄塔廠職工業餘剧团了。这个剧团有正副团長,並設有戱剧、音樂、京剧三个隊,各隊設有正副隊長。有了明確分工,剧团活動的內容也就大大地丰富了。一年多來,他們共排演了独幕話剧、歌剧、評剧、舞蹈、相声、山东快書、独唱、京剧等60多个不同的節目。他們不但在本廠演出,还到農具、机械、水暖等兄弟廠做联欢演出;到療养院去慰問休养的兄弟;把一些適合的節目演給当地農民兄弟看。僅1955年他們就演出了30多場,覌众達兩万人。这就大大地活躍了職工的文化生活。 業餘剧团的活動不但活躍了職工的文化生活,而且通过剧团的活動,也提高了職工的覚悟,鼓勵了大家的劳動熱情。如1955年初,鉄塔廠生產中的關鍵問題是廢品率高,產品質量不好。剧团演出了独幕話剧「紅旗給誰」和相声「嘮質量」等節目,批判了只顧產量、不顧質量的錯誤思想,这对推動產品質量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年多來,該剧团演員們的藝術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如吳志安同志飾演歌剧「海上魚歌」裡的老魚民,平時就有意識地多和一些老年人接近,覌察他們,硏究他們的一举一動,在鞍山廣播电台轉播中央廣播电台話剧团播演話剧「海上魚歌」的時候,工会又把所有参加「海上魚歌」排演的演員組織在一塊收听,開座談会討論,这就帮助大家提高了演出水平。1955年立山區举办職工文藝彙演,該剧团獲得了优秀表演獎;在全市職工文藝彙演中,該剧团也光荣地獲得了优秀表演獎。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吳志安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