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遇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唯一号: 060330020230004570
人物姓名: 王遇春
文件路径: 0603/01/object/PDF/060312020210000002/19560628
起始页: 002.pdf
性别:

传略

王遇春是鞍鋼土建工程处加工廠的一名木工,他对机械化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在1953年以后,随着工厂陆续增添了一些木工机械,王遇春意识到门窗扇的生产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如画线、片肩、倒楞等。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决定自制一些机械,使门窗扇的生产实现机械化。 1954年初,王遇春成功研制出了画线机,这一发明极大地提高了门窗扇生产的效率。同年秋天,他又对倒铆机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代替片肩的操作。此外,他还巧妙地将片肩斜刃安装在立刨机上,实现了倒楞的机械化操作。 1955年,王遇春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他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刮五面窗边的机械化操作。至此,门窗扇的生产从截料、刮料、画线、打眼、倒铆、倒楞、片肩到采口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此外,安装过程也采用了轧床进行机械化操作。 由于王遇春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鞍鋼土建工程处加工廠的门窗扇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据统计,该厂当年将有两万三千多扇门窗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王遇春的成就不仅为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木工行业的机械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专题

木工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