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叫供不应求,浪費沒人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0841
颗粒名称: 大叫供不应求,浪費沒人管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一炼钢厂补炉材料的浪费现象,描述了材料浪费的具体情况和造成浪费的原因,呼吁重视节约意识,提出了减少浪费的建议。
关键词: 炼钢厂 补炉材料 浪费现象

内容

在第一煉鋼厂,最近經常听到煉鋼工人这样叫喊:「原料班怎么搞的,鎂砂、鎂石老是供应不足!爐体垮了你們負責得了嗎?」有的領導幹部在談到爐体維护不好時也說补爐材料不够用。补爐材料的供应,眞的有問題嗎?
  打开原料收入賬,那里記載的数字是逐月在上升的;原料班在先進生產者运动中,工作大有改進,供应很及時。那么,問題究竟在哪里呢?
  走進一煉鋼厂,你可以看到,补爐工作确实幹得迅速,叫人称贊不已;但是,那种「黄金洒滿地」的現象也不能不使人感到驚奇!为了省事,特制的放在爐門和爐縫上的鉄簸箕不用了;为了圖快,一鏟上补爐材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爐上扔,鎂砂、鎂石往外淌,一补完爐,人們順手把撒在地上和爐門口的材料往爐底一扫了事。据靑年監督崗員們的揭發,每次补爐有百分之十的材料白白浪費掉。运渣組長王立山指着淌到爐下黑、白混雜的补爐材料,这样說:「一次补爐少得浪費三、五公斤,多得成噸!意見提了無数次,領導上連瞅都沒瞅(指到爐下)。」
  为什么任意糟蹋补爐材料,在一煉鋼这样習以为常的了呢?「煉鋼厂嗎,家大業大,还在乎这些材料,多出几噸鋼不是啥都有了。」还有許多人認为:「誰吃飯还不掉个飯粒呢,补爐当然会淌掉材料!」工人圖快,圖省事;領導幹部只注意快速煉鋼;会計監督人員,虽在爐上倒班,但只抓節約重点——鋼鉄原料。就这样,你不間我不管,补爐材料的浪費也就成为習以为常的事了。
  补爐材料不値錢嗎?不是的。据統計,一煉鋼九月份多用了鎂石二百四十二噸,鎂砂一百六十噸,共計超支了二万七千七百元。十月份仍未有好轉。僅按九月份的浪費材料計算,一年就是二、三十万元,这是「不値錢」嗎?
  浪費补爐材料是不可避免的嗎?也不是的。去年在厉行節約运动中,工人們提出补爐時在爐縫上和爐門前塡上鉄簸箕,补完爐以后,就將撒在爐前的材料扫集起來利用,每补一次爐可節省几百公斤材料。
  那么問題究竟在哪里?从工人到領導普遍忽視節約,眼瞅浪費沒人管,这是事实的本身,結論也只能是这个。
  消除鎂砂、鎂石的浪費,是國家和人民的要求,一煉鋼要用事实來回答。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許篤潭
责任者
王立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