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不气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0721
颗粒名称: 怎能不气憤!
分类号: F326.31
摘要: 本文讲述新烧结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工人们提出了意见,但甲方和设计处没有采纳,结果造成了损失。工人们对这种情况感到非常气愤。
关键词: 施工 甲方 设计处

内容

九月,新燒結厂精礦槽車間不分晝夜突击出九十公尺長、四公尺高的磚牆,灰漿还沒干就又扒掉了。
  远在八月,鞍鋼設計处送來关于精礦槽旁边的臨时鉄道和槽壁加固的設計,新燒結綜合工地就認为鉄道与槽壁距离太近,会加重槽壁的側压力,不宜施工。他們提出將鉄道移到距槽壁四米以外的地方。这个建議不太完善,但甲方根本沒考慮原設計不合理,坚持要按設計施工。于是施工單位將槽壁已打好的混凝土打掉,又焊上一批鋼筋,重新再打二百粍厚的混凝土,鉄道就在精礦槽边鋪設了。施工人員看到鉄路距槽壁太近,翻斗車一翻料就会被牆擋住,提出在精礦槽的鋼柱三米处架上一根橫鋼梁,將磚砌在鋼梁上,但設計处仍沒考慮施工人員的意見。無奈,施工人員只好按設計于九月十三日晝夜突击施工。过兩天,精礦槽正式受料时,机車开進精礦槽边的鉄道上,翻斗車剛挨近卸料口,車就翻了,礦粉都被牆擋住。这时甲方工作站負責人看到眞不行,才大叫扒牆。于是只好將剛砌完的磚牆扒掉了。
  这件事情引起現場施工工人極大的气憤。因为事先大家提了許多意見,甲方工作站和設計处根本不听,給國家造成几千元的損失,人們怎能不气憤!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沈英
责任者
徐福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