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友好的鄰邦——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0184
颗粒名称: 中國友好的鄰邦——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分类号: D815
摘要: 印度尼西亞自古以来与中国保持亲密友邻关系,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肥沃的土地。在历史上,印度尼西亞曾遭受殖民侵略,但经过民族独立斗争,于1945年8月17日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国。印度尼西亞政府积极执行独立和平外交政策,反对殖民主义,与中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自东汉顺帝时期开始经济交流。随着亚非会议的召开,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友好往来更加密切。如今,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印度尼西亞总统苏加诺访华,相信这次访问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
关键词: 民族独立 外交政策 印度尼西亚

内容

印度尼西亞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親密的友鄰。中國人民平常所說的「南洋」,大部分就是指印度尼西亞的各个島嶼。
  印度尼西亞常被人們称为「千島之國」,因为她有三千个以上的大小島嶼。这些島嶼的總面積是一百九十万四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等于荷蘭的五十八點七倍。她的首都是雅加達。
  印度尼西亞是一个多民族的國家,現在的人口近八千万,其中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是農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居民都信奉伊斯蘭敎。
  印度尼西亞土地肥沃,物產丰富。奎寧的產量在战前佔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天然橡膠的產量,从一九五一年以來一直超过馬來亞而居世界首位。
  从十六世紀起,印度尼西亞遭到殖民者的侵略。荷蘭在印度尼西亞的統治一直維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日本佔領了印度尼西亞。在三百五十年中,印度尼西亞各族人民为爭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同侵略者進行了英勇的鬥爭。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帝國主义在印度尼西亞的統治終于被推翻了,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宣吿成立。
  印度尼西亞在去年举行了第一次大选。在选举中得票最多的四大政党是:印度尼西亞國民党、馬斯友美党、伊斯蘭敎師联合会和印度尼西亞共產党。現任的内閣是今年三月組成的。它主要由印度尼西亞國民党、馬斯友美党和伊斯蘭敎師联合会組成。總理是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約,他曾經在一九五五年五、六月間訪問过中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在外交上積極执行独立的和平的外交政策,反对殖民主义,拒絕参加侵略性的軍事集团,主張和一切國家發展友好關系,幷且和印度等國一起,主持了著名的亞非会議的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印度尼西亞是最早承認中國政府幷和中國建交的亞非國家之一。
  中國和印度尼西亞远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是我國後漢順帝的時候,就建立了联系,幷且開始了經济上的交流。在这以後,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不断發展,从未間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發展着友好關系,特別是亞非会議以後,兩國政府和民間的友好往來更为密切。現在,中國人民怀着熱烈的心情欢迎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苏加諾的訪問中國。中國人民深信,經过这次訪問,中國人民和印度尼西亞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將会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鞏固。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印度尼西亚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