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思盛为甚麽会自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10067
颗粒名称: 白思盛为甚麽会自殺?
分类号: C913.9
摘要: 白思盛因被误解作反动宣传而含冤自杀,陈国荣未进行调查分析就扣帽子,导致悲剧发生。这提醒我们警惕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 误解 反动宣传 自杀

内容

一九五五年七月廿六日,金屬結構制造廠共產党員白思盛服毒自殺了。白思盛自殺後,金屬結構制造廠党委、工会和前鞍山鋼鉄建設公司党委等有關部門对这一事件進行了檢查,由于这些部門沒能認眞進行調查硏究,僅根据少數人的反映,即草率的作了結論,認为白思盛自殺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落後,家庭不合。对于促使白思盛自殺的直接責任和眞正原因未加追查。工人們对这个是非不淸、責任不明的結論表示不滿,他們說白思盛的寃情未申。直到今年六月,中共鞍山市監察委員会組織了联合檢查組,才把事实眞相弄淸,作出了正確的結論。
  白思盛为甚麽会自殺呢?
  白思盛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入党,曾任党支部書記、行政組長,他所在的小組數次被評为模范小組。一九五五年五月份,白思盛偶然在一次和本組工人田樹立閑談中曾提到敌人电台的廣播。而田樹立便將这段談話向团支部書記田積良作了彙報。田積良又把这一情况彙報給代理党支部書記陈國荣。陈國荣听到田積良的彙報後,沒有再作調查分析,即認为白思盛过去受过处分,可能对党不滿,于是就肯定白思盛談論敌人廣播是有意識的作反動宣傳,接着就找白思盛進行談話,要他承認「錯誤」。在談話中,白思盛說:「我考慮这不是什麽重要問題,我也不信他們(指敌人电台)的傳宣」。但陈國荣仍再三遍他承認。談話後,白思盛情緖很低,曾对本組工人說:「我算叫陈國荣扣怕了,陈支書的談話我眞受不了。」
  有一天,白思盛头疼,向本組工人石德新(党小組長)請假,石德新沒允許;白思盛又去找机械科長請假,因科長不在,他就回家了。陈國荣知道此事後,沒有了解即認为是私自逃跑。第二天見到白思盛上班,他便召集幷主持了白思盛小組工人的座談会,讓大家对白思盛提意見。当時有的工人对白思盛的工作是提出了一些意見,可是白思盛在会上对某些意見提出分辯時,陈國荣不但沒听取白思盛的意見,反而無理的叱責說:「共產党員不应当跑,跑能解决問題嗎?你能跑那去,能跑到台灣去?台灣不久也要解放啦!」会後,陈國荣繼續和白思盛作个別談話,仍百般的要白承認「錯誤」。这次談話一直繼續兩小時之久。这以後,白思盛精神有些失常,回到工作現場,痛哭流涕,幷对本組工人說:「我老白出身歷史淸楚(白思盛家庭出身城市貧民,本人成份工人),沒有問題,我是一个共產党員,能宣傳敌人的廣播嗎?」就在这天中午,白思盛被逼無路服氫酸鉀鋁自殺。
  自殺,对一个共產党人來說,是絕对不应当的;但是,白思盛的自殺事件吿訴了我們:主覌主义的思想方法对革命事業的危害性。陈國荣「听風就是雨」,沒有根据白思盛本人的具体情况,作認眞嚴肅的分析硏究,即主覌臆断輕易地給他扣上了作「反動宣傳」的帽子,致使白思盛含寃自殺。白思盛已死一年,陈國荣在最近已受到应得的处分。但是,这种偏听偏信,簡單粗暴,主覌主义的思想方法,在我們党內幷非絕無僅有,有这种毛病的人,应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深刻的敎訓。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木
责任者
白思盛
相关人物
田積良
相关人物
田樹立
相关人物
石德新
相关人物
陈國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