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会議第三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9395
颗粒名称: 倫敦会議第三天
分类号: D83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了伦敦会议在讨论苏伊士运河问题上的情况和各方的观点。文章提到了英、美、法等国家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和外交活动,以及一些代表正在努力进行调节的迹象。
关键词: 会议 伦敦 运河问题

内容

【新華社倫敦20日消息】倫敦会議在十八日下午繼續举行。
  英國外交大臣劳埃德在会上的發言,重復了所謂只有「國际制度」才能保障苏彛士运河航行自由的主張。他說,英國政府接受和支持杜勒斯所提出的原則。劳埃德建議,目前的第一个步驟,是由会議宣布贊成他希望会議同意的一些原則;第二个步驟是考慮怎样把那些原則交給埃及政府。
  劳埃德反对苏联提出的召開一次具有廣泛代表性会議的建議,理由是那需要很多時間。劳埃德再一次說,埃及把运河公司收歸國有是非法的。不过他說,英國希望求得和平解决。
  在这次会議上發言的还有澳大利亞、錫蘭、荷蘭、埃塞俄比亞和巴基斯坦的代表。
  澳大利亞總理孟席斯指出,会議应該承認埃及的合法領土权利,保持运河作为一条有保証的國际水道,按照國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純粹一國的利益來管理运河。錫蘭和巴基斯坦代表,在發言中都指出埃及把运河公司收歸國有的合法性。荷蘭代表支持杜勒斯的計劃。埃塞俄比亞代表認为联合國应該过問运河管理的事情。
  会議在十九日休会,二十日繼續举行。
  幾天來,参加会議的各國代表——美、英、法、苏联的外交部長們以及其他國家的代表,在会外展開了緊張的外交活動;印度代表团团長梅農,已經同埃及總統府政治局局長薩布里举行了幾次会談。有消息指出,会議上的若干發言和这些会外活動,表明了一些代表正在努力進行調節。也有消息指出,美英法三國外長正在計劃他們「在会議最後階段的行動」,幷且不久將由杜勒斯向会議提出一个國际管理苏彝士运河的計劃。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