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負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9355
颗粒名称: 誰來負責?
分类号: D412.7
摘要: 本文绍了鞍山市一些新建职工住宅区存在商业网不足的问题,导致职工生活不便。文章还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并指出了一些部门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推诿。
关键词: 职工住宅 商业网 鞍山市

内容

在勝利路、長甸鋪、双山街等地區,一座座新建的職工住宅區落成了。職工們高高兴兴地搬進了新居。但这陣高兴很快就为苦惱所代替,因为住在这里買不到东西。
  人的生活總是离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是本市許多職工住宅區在兴建之初,有關部門很少考慮設置供应这些东西的商店。住在山南街的鞍鋼和黑色冶金設計院的三千多戶職工,在搬進去後,为了買米、買菜得跑出二、三里路以外;太平村是一个主要職工住宅區,有四千多戶,五万多人口,只有三个不大的百貨門市部和兩个賣副食品的地方,要買點菜吃,就要挤得汗流夾背,每到星期日或假日,人們便乘坐公共汽車到市內來買吃的、穿的、用的……
  誰能說这不是生活上所必須解决的間題呢?这些問題也必然使有些部門不得安寧。太平村、山南街等地職工,曾把这些意見提到商業局,商業部門为職工住宅區的商業網問題和鞍鋼房產处、設計院硏究,都不能澈底解决問題。山南街的商業門市部,是房產处給了有六个小屋的兩戶職工住宅(樓上是職工家屬居住)当做門市部,但使用面積还不到一百二十平方米,而这些房子做营業室,其麻煩也是不可勝數的:地方小,賣副食品还得在整天不見陽光的地下室;因为不是商業用房,來買副食品的人,都必須通过一个不到二尺寬的小門,門小人多,因此为出入門發生吵嘴、打架的情况,已是司空見慣的了。
  在新建的職工住宅區,服务性行業就更少得可憐了。大部分地區根本就沒有。如曙光、平安兩个街有四万六千多人口,还有七、八个独身職工宿舍,七千餘人,只有一个服裝店,要想及時做好換季衣服,就得跑到市內去做;而職工食堂也只有鞍鋼办的兩个,賣飯有一定時間,过了这个時間就別想吃飯,要想下个小館吃點什麽也得赶到市內去。因此住在这些地區的職工們都感到三难:吃飯难,買米麵难,做衣服难。
  为職工住宅區商業網的房子問題,我曾到鞍鋼房產处和市商業局去了解过,据房產处負責同志說:「上边沒有統一規定,我們沒有那筆投資;我們只負責給職工解决房子問題。」商業局同志則說:「我們也沒有这筆款,鞍鋼在那些地方修建職工住宅,我們也不加道,再說,他們盖好了房子,我們再去動工修建門市部,豈不是浪費國家財產嗎!」这些答覆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往往就在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相互推諉之下,成千上万的職工及其家屬們所得到的麻煩,却与日俱增了。
  商業網的安置地點到底应該誰負責,無論如何也不容許再推諉了!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淑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