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泥套使用寿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9138
颗粒名称: 延長泥套使用寿命
分类号: F326.31
摘要: 本文讲述李润亭在炼铁厂工作多年,对延长铁口泥套使用寿命的问题感到困扰。他参加了先进生产者学校,学习了延长泥套使用寿命的先进经验,并尝试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这些经验。他与工人们一起研究,改变泥的质地,尝试不同的扣泥方式,最终成功地将泥套寿命延长到十二天。这个经验很快在全厂推广,极大地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并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
关键词: 李润亭 炼铁厂 原材料

内容

李潤亭在煉鉄廠高爐爐前工作,的確有兩下子,人們都佩服他。可李潤亭自己却感到越幹越不行。延長鉄口泥套使用寿命的事,就像塊石头似的在撞他的心。延長鉄口泥套使用寿命,八号自動化高爐做的好些,剩下的都和他們一样,做一次泥套只能用八个小時到十六个小時。「我在爐前幹了这麽多年,泥套还擺弄不好……」李潤亭心里实在不安。
  不久,煉鉄廠工会决定举办个先進生產者学校,八号高爐延長泥套使用寿命的經驗,也將在这里推廣。李潤亭听到这个消息,眞都高兴的了不得。開学的那天,他刮掉了鬍子,換上了整潔的服裝,像个大学生似的來到了学校——煉鉄廠俱樂部。
  学校的敎師也都是老李他們所熟悉的人——大部分都是先進經驗創造者。他們这次敎学都是以現身說法,親自解說怎样推行某一項先進經驗。延長泥套使用寿命的先進經驗創造者鄒鳳鳴,有声有色地講了八号自動化高爐是怎样延長泥套使用寿命的。李潤亭牢牢实实地記住了延長鉄口泥套使用寿命的办法。不过这裏还有个問題使他不安,那就是人家自動化高爐有电炮,用电炮头压泥套这好办多了,可是二号高爐沒有电炮,只有一用乱恍的泥炮,这根本就不能用它來压泥套。怎样能使泥套寿命也延長到十多天呢?这件事占据了老李头的整个思想。先進生產者学校結業後,老李和其他人都学到了很多經驗回到了工作崗位李潤亭到先進生產者学校,把延長泥套使用寿命的办法拿回來,心里總是感覚有點不受用。領導上看出來他的的思想,及時給指出:重要的問題在于你根据別人經驗的精神,創造性的用在自己的工作上。对啊!那有現成的框子安上正合適的?
  他根据鄒鳳鳴延長泥套使用寿命的經驗,細緻分析了他們用的耐火泥,感到这泥確实有些軟。他和巴明山、趙玉甫等工人硏究,决定換成硬泥。可是他們第一次試驗还是用八个小時就坏了。他們又找毛病,根据鄒鳳鳴的經驗,这回把泥套扣凈,幷且比以前扣的旣深又寬,这回做,確实比以前要費力气。不过他們想:就是現在費點力气,要是眞能成功了,做一次泥套能用上十天,不僅工人們少挨累,國家还会省大批原材料。他們坚持下去了,做兩三次,居然一个泥套能用上四天。他們眞都高兴極了,以後由于李潤亭和工人們做的熟練了,泥套竟延長到十二天不坏。別的工人們听到这件事都認为是奇迹。沒有电炮的高爐很快地学会了李潤亭小組延長泥套使用寿命的經驗,泥套使用寿命已普遍延長到六天至十天了。工人們不僅基本上擺脫了繁重的体力劳動,而且使原來一年用的耐火材料能够使用到五年。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薛恩勤
责任者
李潤亭
相关人物
鄒鳳鳴
相关人物
貝明山
相关人物
趙玉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