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建成廿三項主要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8572
颗粒名称: 鞍鋼建成廿三項主要工程
分类号: TF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鞍山钢铁公司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包括铁矿、选矿厂、烧结厂、炼铁高炉和炼钢厂等主要工程。
关键词: 苏联技术 炼铁炼钢 炼焦炉 生产效率 产能提升

内容

鞍山鋼鉄公司在原有生產規模的基礎上,决定在第一个五年計劃期間建設的一个鉄礦,八个选礦廠和燒結廠,六座自動化的煉鉄高爐,兩个新式的煉鋼廠等三十五个改建和新建的主要工程,現在已有二十三个主要工程建成投入生產。
  在第一个五年計劃期問計劃改建的六个高爐,除已經改建完的四个高爐以外,今年又有九号高爐改建完畢。由于新的高爐改建完工,今年鞍鋼鉄的生產能力將比一九五二年提高264.4%。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起動工改建的鞍鋼第二煉鋼廠,已經有七座自動化大型平爐投入生產。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最後的幾座平爐,也可以在今年內投入生產。这样,今年鞍鋼鋼的生產能力將比一九五二年提高206.5%。
  这些廠礦和車間的改建和新建,都尽可能地利用了苏联最新的技術成就。如第二煉鋼廠是苏联为我國設計的,从技術上保証了高度的生產效率。由于这个廠設計先進、設备优越,它每年的煉鋼時間可以比舊煉鋼廠增加15%左右,每座平爐每年可以比舊煉鋼廠的每座平爐多煉出一百多爐鋼。煉鋼的工人也减少了很多。全廠每个工人一年的生產價値平均可以超过舊煉鋼廠兩倍以上。
  鞍鋼在大規模的建設当中,在苏联專家的帮助下,培养了大批能够掌握複雜施工和進行複雜的設計的中國專家。如正在施工的我國最大最新式的四座煉焦爐,就是在苏联專家指導下,由鞍山新成長起來的一批化工設計師設計的。这四座煉焦爐建成以後,每煉好一次焦炭的時間,可以比鞍鋼現有的煉焦爐縮短兩小時左右。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机构

鞍山鋼鉄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