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瓦工胡植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8312
颗粒名称: 老瓦工胡植芝
分类号: D4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老瓦工胡植芝在李書江的帮助下,克服思想顾虑,接受党的老年工人政策,努力工作,两次创下快速砌砖的纪录。他决定用积蓄购买公债、自行车等,并寄钱给老父买寿材。
关键词: 胡植芝 工人政策 砌砖纪录

内容

胡植芝到第二煉鋼廠做丙班修罐組長以來,心里總有个疙疸解不開。
  胡植芝是个將近五十歲的老瓦工。他爱工廠,他常說:「工廠就是家。」可是他一想起那次和工会主席吵嘴那件事,心里就又嘀咕起來:「是呀!上了年紀啦,總有一天要离開工廠的。」虽然他也听說过老年工人有养老金和养老院这些事,但他總不肯相信眞会有不幹活光过舒服日子的事情。他省吃儉用地積攢了五百元錢,准备寄回關里家買幾畝地,將來有那末一天眞的离開了工廠,就回家去对付种种莊稼。
  瓦工李書江看到胡植芝工作勁头不大,知道他有思想顧慮,就主動地接近他,給他解釋党对老年工人的政策,給他講誰在領养老金,誰在养老院过晚年的幸福生活。胡植芝慢慢地把心里的疙疸解開了,心里暢快了,工作也起了勁,他再不想回家种地的事了。他不識字,就求李書江給他家里寫信,動員家里赶快入社。
  可是胡植芝心里还有另外一个疙疸解不開。
  工業建設高潮到來了,大家都在挖潜力,学習先進經驗,要为提早完成五年計劃多出一分力量。胡植芝却認为修鋼罐不过是「賣小气、搬磚头」,沒啥經驗可学的。
  就在这時,甲班創造了三點半砌一个大罐的新紀錄,比过去修罐時間縮短了一半。李書江把这个消息吿訴了胡植芝,老胡还有點不相信。
  「不信我領你去看黑板報,那里还有廠里來的祝賀信呢。」
  甲班創造了快速修罐的紀錄这是事实。可是老胡心里还是打了个問号:「他們怎麽幹的?」
  第二天胡植芝很早就來到工廠,想看看甲班是怎麽幹的。他走到修罐場,看到一个瓦工手里提着一个小灰桶在耐火磚上一輪就灌上了漿。他心里想:「这办法好,一下子就能砌十幾塊磚,我們用大鏟抹灰兩三下才砌一塊。」
  这天正好赶上他們班也要砌大罐。李書江就和胡植芝商量要打破甲班的紀錄。老胡說:
  「咱們試試看,別喊出去,幹成了再說。」
  「怕什麽?咱們把大家都發動起來,就一定能行。」
  这回他們也用小灰桶灌漿,七个人重新分了工,緊張地幹了起來。等砌完了最後一塊磚,看了一下錶,結果比甲班又縮短了半點鐘。
  老胡看了李書江一眼,笑了。李書江問他:
  「老胡,怎麽样,高兴嗎?」
  「不怎麽样,心里就是噗咚。」
  可是沒过幾天,甲班又創造了兩點半砌一个大罐的紀錄。李書江听到这个消息也一楞,赶快去吿訴胡植芝。胡植芝也楞住了。老胡尋思了一会,跟李書江說:
  「老李你去了解了解,看他們是怎麽幹的。」
  「你是組長,还是你去吧,和他們交流交流經驗。」
  「我嘴笨,不会說話,人家有經驗也不会說的。」
  兩个人爭論了一番,結果还是兩个人一起去了。甲班組長王福昌很虛心地談了他們的办法和經驗,还征求了老胡和李書江的意見。李書江回來後就說:「我們还能赶过他們。」可是胡植芝却直搖头。
  过了些日子,这天胡植芝小組上夜班,正赶上要砌大罐。大夥都說要突破甲班的紀錄,这一來胡植芝也有了信心,他說:
  「咱們口号是喊出去了,可一定要实現。」
  他們經过仔細硏究,又細緻地分了工,工具也准备得更合手,他們一个接一个地走進了还有點烤人的鋼罐,一面下磚一面淸理罐里的廢物;这边用小灰桶灌上漿,那边就用挤漿法砌磚。互相緊密地配合,轉眼間就砌了一大半;到砌完了最後一塊磚時,僅用了一點五十分鐘。
  經过这兩次創造的紀錄,老胡的这个疙疸也就解開了。他說:
  「这兩次紀錄敎育了我,我过去的想法全錯了。要不是学習別人的先進經驗,那能有这样的紀錄呢?」
  这時,胡植芝的家里也來了回信。他又去找李書江給看信。李書江看过了信,看着老胡笑了笑,打趣地說:
  「你还想要買地呢,你們家鄕早就轉入高級社啦!」
  胡植芝听了这話也难为情地笑了笑,激動地說:
  「我眞太糊塗啦!党敎育了我,今後我要听党的話,至死也不能离開党。」
  那末胡植芝積攢的五百元錢怎麽处置了呢?他决不会再想買地了。他用这筆錢買了三十元的公債,買了一輛自行車,添置了一些家庭擺設,住的房子也修了修,他还寄回家去一部分,給他八十多歲的老父親買了一口寿材。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樹銘
责任者
胡植芝
相关人物
李書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