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了女社員的劳動積極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475
颗粒名称: 激發了女社員的劳動積極性
分类号: F327.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鞍山市郊区各社贯彻包工包产、分级定额、计件取酬制后,激发了女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出勤率和劳效。
关键词: 鞍山市 女社员 劳动积极性

内容

郊區各社从貫徹包工包產、分級定額、計件取酬制後,大大地激發了女社員的劳動積極性。
  一區老虎社,共有230垧土地,劳動力僅76名,其中还包括18个半劳動力。平均起來,連車夫也計算在內,每人得侍弄3垧多地,人少,地多,忙不过來。而在同時却有70多名有条件参加生產的妇女沒参加劳動。她們說:「我們妇女劳動力外号『六分五』,就是累死也是給評六分五。去年幹活不是以幹的多少、質量好坏來記工,而是看你是男、是女來記分。有一次男女劳動力同在一塊做間苗工作,男劳動力还不赶趟,可是記工呢?还是10分;女劳動力虽做得又快又好,仍然得六分五。这样誰还願幹呢?」
  从党支部積極向群众貫徹了接劳取酬制,將本社一年的農活進行細緻的排隊,規定出工作數量和質量,男女同工同酬後,70多名妇女都投入了春耕生產,連65歲的孫老大娘和有4个孩子的張路得也經常出勤了。女社員們打的高粱楂子,占全社的45%,还挖了700多个蘋果樹坑,削了2万3千多斤土豆栽子,挑了1,800多斤豆种。現在她們已和男社員一起完成了花生、棉田的合壠工作。
  千山社的145名女社員因为实行了分級定額、同工同酬,在8天內,就打完了1,750畝地的高粱楂子,使男劳動力節省100多个工去做接果樹、砍木材等工作。
  二區南地号鄕鋼都農業生產社、从推行这个制度後,社員的出勤率比以前提高了30%多,劳動效率平均提高40%强;晚來早走、混日头、幹活撿輕躱重的現象再也沒有了,为爭工分而閙意見的情况消除了,社、隊生產計劃不周,臨時乱抓一把的的混乱狀态也得到了糾正。小台子鄕包董岳的社員出勤率達95%。李三台子鄕小营盤農業社120多名女社員,和男社員一起完成了挖、掘、运送全社所有的糞肥,幷承担起挖稻田池埂子,修挑水工程,挖稻田池埂子,定額一个劳動日为60米,但女社員胡德春、張桂賢等都挖到70——80米。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德春
相关人物
張桂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
李三台子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