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大型鋼材質量下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6218
颗粒名称: 为什麽大型鋼材質量下降?
分类号: F273.2
摘要: 本文批评了大型轧钢厂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并对批评表示认同。文章指出,该厂领导在工业高潮中未能全面贯彻“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尤其缺乏对在“又好、又省”的基础上实现“又多、又快”的明确认识,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关键词: 鞍山市 大型轧钢厂 产品质量

内容

鞍山日報批評大型軋鋼廠產品質量下降,是完全正確的。廠的領導在工業高潮中,沒有全面地貫徹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針,尤其是对必須在「又好、又省」的基礎上,做到「又多、又快」,是缺乏明確認識的,以至給國家造成極大損失。我們誠懇地接受党報的批評。
  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廠的領導和基層幹部有驕傲自滿情緖,認为去年第四季度重軌質量有顯著提高就盲目樂覌,沒有很好地認眞總結和推廣提高質量的先進經驗;貫徹苏联專家建議不够,如軋輥孔型冷却維護、導衛板及軋鋼附屬設备加工磨光,軋鋼工段始終沒有澈底解决;工作不負責任,祇追求產量,忽視質量,違反操作規程制度,造成質量事故,沒有及時嚴肅处理;缺乏經常地重視產品質量的思想敎育,某些幹部和工人認为今年國家指标比去年提高很多,而今年鋼坯質量比去年大大地降低,对完成質量任务失去了信心。要提高質量,我們必須克服上述缺點。
  鞍鋼是巨大的鋼鉄联合企業,上下廠之間的密切配合,有極重大的意义,產品質量的优劣,在煉鋼、初軋、大型的每个工序都有關係,需要各个兄弟廠礦積極配合和共同提高。如今年第一季度產品質量的國家指标,重軌一級品率是89%(去年第四季度是86.5%),但是初軋廠今年供应給我們的鋼坯,表面結疤和过燒現象極为嚴重,必須進行大量的火焰和風鏟处理。由于我們处理得不够好,軋出的成品因鋼質不良質量低劣的就占9.6%,甚至最嚴重時達到18%(去年10月份僅占3.9%)。又如鋼断面規格在苏联的國家标準是不允許有負公差,而且苏联大型廠又有900開坯机,我們沒有这个設备,因此需要鋼坯規格更加嚴格,但是現在却相反,由于初軋到大型之間熱鋼坯沒有嚴格的技術監督和檢查,鋼坯断面規格是不够标準的。苏联檢驗專家曾幾次提出建議:初軋不应該軋負公差和脫方的鋼坯,但公司技術处还沒有及時修改标準,幷做明文規定。提高產品質量須要各兄弟廠密切协作,如煉鋼澆注鋼錠,初軋均熱軋製鋼坯和大型加熱軋製成品,每个生產过程,都需要認眞遵守技術操作規程,重視質量,才能保証生產出优等質量的產品。
  苏联專家亦曾幾次建議必須在生產过程中加强操作檢查,嚴格監督生產操作,保証生產优等質量的產品。如果只加强成品檢查那是不够的。
  苏联專家还有一个重要的建議:重軌部分表面缺陷可以修磨,修磨後祇要符合于一級品标準即可按一級品驗收(苏联軋鋼廠亦如此)。但是幾次向鉄道部驗收組交涉,始終未得同意。因此,上万噸可作一級品的重軌被列为次級品,給國家造成很大的浪費和損失。我們認为,这是不应該的,应及待糾正。
  重軌質量下降,从大型軋鋼廠來講,首先应該檢查內部的缺點,从內部尋找改進工作,提高產品質量的方法。最近我廠党委会曾數次進行檢查和討論,作出提高產品質量的决議,動員全廠職工从思想上認識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建立保証產品質量具体措施制度,加强各級幹部責任心,認眞貫徹苏联專家建議,及時總結和推廣提高質量的先進經驗。我們是有充分的信心为提高重軌一級品率超过國家指标而努力的。希望公司各兄弟廠和有關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协助,共同为改進重軌質量而奋鬥。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