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都生產社是这样实行包工包產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613
颗粒名称: 鋼都生產社是这样实行包工包產的
分类号: F2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钢都生产社推行常年包工包产和分级定额计件取酬制度,制定工作定额和报酬标准,包工、包产、包消费方案,提高了社员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生产。
关键词: 钢都生产社 包工包产 定额计件

内容

第二區寧远屯村鋼都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从1952年建立到現在,虽然已經很久,但始終沒有一个比較科学的計算劳動報酬的方法,直到去年春季还实行評工記分的方法。有時因为評分不合理,造成隊与隊、社員与社員之間不团結,工作中窩工、曠工等現象十分嚴重。今年,合作社已發展到239戶,有男女劳動力409个,如果再按过去的办法評工記分,不僅不能提高劳動效率,就是社內的生產秩序也很难較快地建立起來。
  前些日子,社管委会在「四固定」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了常年包工包產和分級定額計件取酬制度,大大地提高了社員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出勤率比以前增加30%多,有力地推動了当前备耕生產。
  鋼都生產社在推行这个制度時,首先是从制定工作定額開始,把所要包的農活進行一次排隊,根据每項農活的技術要求,輕、重、髒、凈等条件,逐級逐項評比,經过反覆比較,將旱田的117項農活分成5个等級,然後在劃分等級的基礎上,按農活差別,分別確定工作報酬标準,規定一級活10分,其餘以各减1分逐級類推。幷規定1个中等劳動力1天(10小時)所能完成的每項農活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級活鏟头遍高粱,要做到深鏟,不伤苗、不露白格,鏟凈苗眼草,鏟2畝算1个定額,記10分工。其餘各項定額以此類推。
  有了工作定額和報酬标准後,就開始制定包工、包產、包消費方案。在实行土地分等時,有部分社幹部說:「有了工作定額,土地还分什麽等?怪麻煩的!要再分等,八天八宿也包不下去,不如平均一算包下去就得了!」但絕大多數社員却反对这个意見,第5隊旱田組長徐久仕說:「要平均往下包,就会使有的隊占便宜,有的隊吃虧,以後意見就大了!」社管委会根据这个实际情况,通过算細賬方法,打消了某些社幹部怕麻煩的思想,全体社員認識統一後,又組織了有生產經驗和熟悉地段的隊長和年老農民深入各隊旱田作業地進行勘測,本着土質好坏、地板厚薄、地势高窪等条件,参照常年產量,把1千5百86畝多旱田劃成6个等級。接着又制訂包工、包產、包消費方案,根据土地等級和工作定額标準,分別規定每种作物每垧地的全年用工、消費以及要求產量數字。例如种1垧一等高粱全年标準工是98.2个,消費83.38元,要求產量1万1千9百斤;如果同样的一等地种苞米,全年每垧标準工是91.5个,消費87.71元,要求產量達1万7千斤。一般情况都是六等地用工多、消費多、要求產量低,相反,一等地用工少,消費少、要求產量多。
  初步方案制訂後,交給各隊社員充分討論,反覆修改成正式方案,再根据这方案計算各隊的包工、包消費、包產的具体數字。如第一生產隊有一等高粱地8.74畝,用制訂出的全年一等高粱每垧包工、消費、包產方案相乘,全年包工數85.8个,消費72.87元,要求產量1万零4百斤。果園、畜牧和蔬菜等作物也同样实行了包工包產。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鳳儀
责任者
國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