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想出打井省錢的好办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511
颗粒名称:
想出打井省錢的好办法
分类号:
S277.2
摘要:
一区中所屯村党支部在支委扩大会议上讨论了打井问题。通过研究,他们决定采用树条编井筒子和青板石砌井筒子的方法,既减少了费用支出,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措施能节省1600元、370个车工和120个人工。这次讨论让成员们产生了更大的增产信心。
关键词:
鞍山市
打井
质量
内容
2月27日,一區中所屯村党支部召開了一次支委擴大会議,除党支部委員外,还吸收了10多名对農業有經驗的生產社管委会委員和積極分子参加。在这次会議上討論了打井等問題。过去,農業生產合作社訂了計劃,要打1眼电井和15眼普通井。一下子打这麽多井,社員們都覚得条件差、困难大,怕实現不了。这回为了实現每畝打千斤粮,就要打30眼普通井,这就更为难了。算了一下細賬:用磚砌井筒子,每眼井需7千塊磚,合140元,还得化7个車工;如果用石头砌井筒子呢,每眼井用40車石头,需60元,还得用20个車工去拉,这样一比較,虽然用石头砌要比用磚砌合算,但是,这一筆開支,究竟还是太龐大了。硏究結果,决定本着「少用錢,多增產」的精神,進一步找竅門,减少費用支出。在熱烈的討論会上,有的自報奋勇地要求上老虎山打石头,有的建議用炮藥崩山;管委会委員董志明想起了电影「丰收」中提到的打井方法——使用樹条編井筒子,經大家硏究後果然行,便决定利用山上砍來的直徑6分粗的柞樹条子編井筒子,这样不但不用花錢,还不用車工,在挖井、砌井時,每眼还能省20个人工。
但是,这个办法只適用于10眼深度較淺的井,其餘的20眼深井用樹条子編筒子怕容易下沉,寿命不長。这時,監察委員会委員刘恩起提出了用本村山後的靑板石头砌井筒子的建議,大伙一听,都愰然大悟,用这个办法,不但不化分文,还保証質量,每眼井只用8个〓板石的人工和8个車工就行了。
3月1日,經过社裏管委会再次充分討論,一致認为这些措施切合实际,决定就这样去作。原來打30眼井要1,600元材料費,530个車工;現在采用靑板石头和柞樹条打井筒子,只要160个車工和160个〓靑板石头的人工,而且每眼用板石砌的井还能比石头砌的省下4个人工;条子編的,每眼能省20个人工。總共打30眼井能比原計劃節省1,600元錢和370个車工和120个人工。办法多了,社員們增產信心更高了,有的說:「这样看來,咱們过去是存在保守思想,你看,大伙腦筋一開動,办法是有很多的!」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徐福久
责任者
刘恩起
相关人物
董志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