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煉鋼能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201
颗粒名称: 快速煉鋼能手
分类号: TF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尙忠是炼钢厂快速炼钢能手,通过学习苏联专家建议,克服困难炼出好钢。他带领工人打破快速炼钢纪录,创下最高纪录。为响应党号召,他们提前完成五年计划,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 炼钢 五年计划 社会主义

内容

在煉鋼廠提起李尙忠,沒有一个人不知道的。他是靑年友誼爐的一个快速煉鋼能手。
  在1949年李尙忠由農村來到了鞍山。他開始在煉鋼廠做原料班的雜工。1950年的春天,煉鋼廠起了很大的変化。爐子一个跟着一个的投入生產,大批的新工人調到平爐上学煉鋼。那時,也把李尙忠調到六号爐当平爐工人。他第一天走上平爐,望着煉鋼爐噴出熊熊的火焰,心裏吓得噗噔噗噔地直跳。过了幾天,他就漸漸地習慣了,加料、打出鋼口也能插手幹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从二助手被提拔为一助手。1952年「五一」節後,党为了深造他,培养年靑的煉鋼工,便把他送到技工学校学習。經过一年來的学習,他得到了4分优秀總成績,于1953年畢業了。这天他从学校回到家裏,心裏又高兴又害怕。他高兴的是自己入廠時还是什麽都不懂的雜工,由于党的敎育和培养,使自己成为煉鋼工;他怕的是怕自己煉不好鋼,給國家造成損失。最後,李尙忠抱定这个想法:决心和平爐工人一起,認眞地貫徹苏联專家建議,克服一切困难,煉出好鋼。
  他这次回到廠裏做了煉鋼工。这時候,有一件心事使他很久不安,他感到自己应該站到工人階級先鋒隊的行列裏,成为一个共產主义战士。7月的一天,他的願望終于实現了,光荣地加入了共產党。
  在1955年裏一件有意义的事在煉鋼廠發生了。那是10月18日的早晨,廠長領着应邀來我國訪問的荣獲苏联國家优秀煉鋼工人称号的科列斯尼科夫同志,到一号平爐作快速煉鋼表演,李尙忠在这次精彩的表演中,做他的助手。在操作中李尙忠細心的覌察科列斯尼科夫的每一動作。科列斯尼科夫緊張、嚴肅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敎育了他。結果科列斯尼科夫以7點55分煉了一爐快速煉鋼。
  这天李尙忠回到家裏,躺在床上还在尋思:科列斯尼科夫是怎样操作的?为什麽这样呢?这些問題在他腦汁裏轉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來到平爐上,跟大家說:「今天咱們学習科列斯尼科夫的煉鋼法,煉一爐快速煉鋼看看!」正好这天是他們大連班,他們按照科列斯尼科夫的方法加料、給煤气、注意保護爐頂……,結果他們以7點20分煉出來了一爐鋼,打破了科列斯尼科夫的紀錄。接着,他們在第三天,僅用7小時煉出了一爐鋼,創造了開工以來大型平爐最高的快速煉鋼紀錄。
  今年,党号召工人階級要用四年的時間完成五年計劃,加速我國的社会主义建設,煉鋼廠工人听到这个消息後立刻用用实际行動响应了这一号召,1月1日,李尙忠和工人們以6點40分煉出了1956年的第一爐鋼,打破了歷來快速煉鋼的新紀錄。
  1月19日是一个难忘的光荣的日子。在这一天,一号平爐被命名为靑年友誼爐。为了鞏固自己的荣譽,跑步向社会主义前進,在廠裏開展的快速煉鋼競賽中,他們提出快速煉鋼達到出鋼總數的70%以上,幷提出全年为國家增產2万1千噸鋼。在2月23日他們又創造了6點30分的快速煉鋼的最高紀錄。現在靑年友誼爐正为提前一年零39天完成第一个五年計劃而奋勇前進着。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呂亞
责任者
李尙忠
相关人物
科列斯尼科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