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代表大会關于第六个五年計劃的指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5183
颗粒名称: 苏共代表大会關于第六个五年計劃的指示
分类号: F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通过第六个五年计划指示,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大力发展其他经济部门。指示还规定提高消费品的生产,加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电气化建设,并推动工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关键词: 五年计划 劳动生产 消费品

内容

【新華社北京27日消息】据塔斯社消息:苏联共產党第20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關于1956——1960年苏联發展國民經济的第六个五年計劃的指示。
  指示首先指出苏联在勝利完成發展國民經济第五个五年計劃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指示說,由于第五个五年計劃的完成,苏联現在有着強大的、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生產。社会生產發展所達到的水平,使苏維埃國家不僅有可能迅速地發展过去和現在一直是整个國民經济不可動搖的基礎的生產資料的生產;而且还有可能迅速地發展消費品的生產,大大増加社会財富,从而在我國建設共產主义社会的道路上更前進一步。苏联共產党第20次代表大会認为,苏維埃國家現在具有一切的必要条件,以便在歷史上最短的期間內,解决苏联在和平經济競賽道路上的根本的經济任务——在按照人口計算的產品生產量方面赶上和超过最發達的資本主义國家。
  指示接着指出苏联發展國民經济第六个五年計劃的生要任务:在优先發展重工業、不断發展技術和提高劳動生產率的基礎上,保証進一步大力發展國民經济的各个部門,急速發展農業生產,幷且在这个基礎上爭取大大提高苏联人民的物質福利和文化水平。
  關于第六个五年計劃的工業部分,指示規定在5年內提高工業產量65%左右。指示說,代表大会認为,第六个五年計劃在工業方面的首要任务是:進一步發展黑色和有色冶金工業、石油、煤炭和化学工業,保証以优先的速度建設电力站,迅速地發展机器制造工業,特別是生產技術上完善的机床、变压机器、自動机械和儀器。生產資料(第一部類)的生產在5年中应当増加大約70%,消費資料(第二部類)的生產在5年中应当増加大約60%。1960年——第六个5年計劃的最後1年,最重要的工業產品的生產總量規定大致如下:
  1960年規定生產銑鉄5,300万噸(同1955年水平相比为159%)、鋼6,830万噸(151%)、鋼材5,270万噸(152%)、煤59,300万噸(152%)、石油13,500万噸(191%)、电力3,200億度(188%)、冶金設备28万噸(163%)、制造20万台金屬切削車床(190%)、25,800台鍛压机(185%)、65万輛汽車(146%)、322,000台拖拉机(197%)。
  指示同時規定了將比1955年大大増長的消費品的生產指标。其中,1960年,棉織品的產量將達727,000万公尺(为1955年的123%),毛織品为36,300万公尺(145%);同時,將生產1,020万个收音机和电視机(255%),635,000个家用冰箱(419%),528,000个洗滌机(608%),395,000輛机器脚踏車(162%),和423万輛自行車(147%)。
  指示指出,第六个五年計劃規定大大地發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在1956——1960年建設發电總能力为200万到250万瓩的原子能电力站。同時,指示决定開展为运輸目的建立原子能動力設設备,以及在工業、農業和医学等方面利用原子能的工作。在这方面,指示特別規定要制造原子能發動机的破冰船。
  在电气化方面,規定進行大量的工作。指示規定:在5年間使渦輪發电站的總發电能力約増为2.2倍,水电站的總發电能力増为2.7倍。指示同時規定在第六个五年計劃期間開始建設和建設完成的水电站工程項目,其中包括要完成古比雪夫和斯大林格勒水电站的建築工程。在这方面,指示特別規定要在苏联东部地區開展最大的水电站的建設工程,幷使下列水电站發电:安加拉河上的伊尔庫次克水电站(發电能力为66万瓩),布拉次克水电站第一部分(全部計劃發电能力为320万瓩)和鄂畢河上的新西伯利亞水电站(發电能力为40万瓩)。着手建築葉尼塞河上的克拉斯諾雅尔斯克水电站(發电能力为320万瓩)和鄂畢河上的卡門斯克水电站(發电能力为50万瓩)。指示还規定要在苏联歐洲部分建立統一動力系統,幷開展建立中央西伯利亞統一動力系統(从新西伯利亞城到伊尔庫次克)的工作。
  在机器制造工業方面,指示指出,進一步掌握和廣泛發展新的生產效能高的設备和机器的生產,是最重要的任务。指示接着提出了机器制造業各部門应該完成的任务。
  在輕工業方面,指示規定進一步増加消費工業品的生產,大大改進工業品的質量、种類以及外部的美覌。
  指示的第二部分談到各种工業部門生產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動化的問題。指示指出,为了保証進一步發展技術,提高劳動生產率和改善劳動条件,决定在工業各部門中大規模地实現主要工作和輔助工作的全面机械化,幷由个別联動机和工序的自動化过渡到整个車間、整套工藝規程的自動化,建立完全自動化的工廠。
  指示的第三部分談到了工業中專業化和协作的任务。
  指示的第四部分是關于農業問題的。在这一部分中規定:保証農業和畜牧業急剧提高。1960年谷物的總產量將達到18,000万噸(110億普特)。为了進一步提高谷物生產,1956年至少將在3,000万公頃已經開墾好的生荒地和熟荒地上進行播种,幷且繼續開墾生荒地和熟荒地。在提高谷物的單位面積產量方面,指示特別規定要采用產量最高的玉蜀黍的品种,幷大大擴大玉蜀黍的播种面積。指示还提出了増加工業原料作物、蔬菜,以及在發展畜牧業方面的任务。
  为了保証農業急剧提高的任务,指示規定了擴大灌漑面積、在農業中廣泛利用电力,以及大大提高農業的机械化水平等措施。指示指出,1956年到1960年農業將大約得到165万台拖拉机(每台以15匹馬力計算),56万台谷物收穫联合机,以及大量其它農業机械。
  指示的第五部分提出了進一步提高鉄路、水路和公路运輸的技術水平,廣泛实行鉄路电气化和把現代的、最先進的机車和其他車輛供应一切运輸部門的任务。在1956年到1960年期間,鉄路必須把貨运量増加到大約13,740億噸公里,卽比1955年増加42%。指示規定將鋪設大約6,500公里的新鉄路綫,卽比第五个五年計劃期間建設的鉄路増加1.1倍。將要建築一条从阿拉木圖到國境的鉄路綫,以便把苏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个新綫路上联接起來。在第六个五年計劃中將有8,100公里的电气鉄路綫通車,卽増加为前一个五年計劃的3.6倍。
  內河貨运量將増加大約80%,海运貨运量將増加为2.1倍,汽車貨运量將増加为兩倍。航空貨运量將増加为兩倍,而航空客运量將増加为約3.8倍。
  指示的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談到基本投資和提高劳動生產率的任务。为了完成在發展工業、运輪業、農業和建築住宅、学校、医院、幼兒園、托兒所和其他文化福利建築物方面的任务,在1956年到1960年期間,苏联國民經济中的國家基本投資總額定为9,900億盧布(按1955年7月1日價格計算),即比第五个五年計劃増加67%。
  在1956年到1960年期間,確定工業的劳動生產率至少將提高50%。
  指示在關于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第八部分中指出:根据發展社会主义生產和提高社会劳動生產率的任务,規定5年期間國民收入大約増加60%(按比較價格計算)。在这个基礎上,工人和職員的实際工資平均大約増加30%。提高收入低的職工的工資水平。
  指示責戒苏联部長会議制定措施,在第六个五年計劃期間实現職工逐步过渡到7小時工作制。指示要求,采煤業和采礦業等重要行業中在地下工作的工人过渡到6小時工作制,在这方面,首先从1957年開始把在地下和礦井中工作的工人的工作日縮短到6小時;在生產条件適合的各工業部門中,实行每周工作5天的制度(兩天休息,每天工作8小時);確定从1956年開始,職工在休假日前和節日前的一天减少兩小時工作;从1956年起,16歲到28歲青年恢復6小時工作日;工作日縮短,工人和職員的工資幷不减少。指示幷且規定要尽力改善女工的劳動和生活条件,給予母親以更多的优待,特別是產假的延長。
  指示指出,在農業和畜牧業產量大大増加以及集体農民劳動生產率増加的基礎上,集体農民的現金和实物收入平均將至少増加40%,主要是通过公有經济收入的増加;而集体農莊的公積金也將大大増加。
  指示同時規定増加各項福利事業方面的國家開支。在这方面,特別要大大増加低等的养老金金額。
  指示規定,在5年內,將由國家出資在各城市、工人住宅區和農業區建造的住宅,總面積約20,500万平方公尺,卽比第五个五年計劃増加將近一倍。
  在城市和農業地區將用正規的中等学校(10年制)和中等專門学校教育兒童和青年的方法來基本上实現普及中等教育制。中等学校的高級班、中等專門学校和高等学校將免收学費。和第五个五年計劃比較,在5年中高等或中等学校畢業的專門人才總人數將増加大約50%,为重工業、建築業、运輸業和農業培养的从高等或中等学校畢業的專門人才的總數約將増加为兩倍。尽一切可能發展科学。
  指示最後一部分詳細闡明了各加盟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济的任务和分配生產力的任务。
  指示最後說,第六个五年計劃各項任务的完成对整个社会主义陣营的進一步鞏固將是一个巨大的貢献。苏联將尽一切可能擴大同人民民生國家的合作,以便为了整个社会主义陣营各个國家的利益通过調整國民經济的各个部門的發展、通过生產的專門化和合作,幷且通过交換科学技術成就和生產上的先進經驗,來最合理地利用經济資源和生產能力。苏联还將努力在遵循互利的基礎上擴大同其他國家的貿易。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