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問題解决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4997
颗粒名称: 老問題解决了
分类号: F426.2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化工总厂洗煤车间设备助理耿华春通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成功解决了粉碎机出粉不合格的问题,提高了煤粉产量,满足了炼焦炉的需求,同时每年还节约了大量电能。文章突出了耿华春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示了技术改进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洗煤车间 能源 鞍山市

内容

化工總廠洗煤車間設备助理耿華春,蹲在粉碎机輸送皮帶旁边,抓起一把煤粉看了看,皺着眉头想:「粉碎机的篦子眼改大了,粉碎出來的煤粉就不合格;改小了,產量就少。咳!怎麽办呢?」他越想心裏越着急。
  这件事是这样的:洗煤車間过去粉碎机出來的煤粉常不合格,有的人認为是篦子眼大的原因。他就把篦子的眼又改小了點,可是眼改小了,產量也就降低了很多,影响煉焦爐的生產。于是,他又把眼改大了點。这样他連連續續地改了好幾次,但好幾年了,始終也沒有改合適。
  耿華春回到办公室裏,在屋裏來回地走着,他忽然又想到煉焦爐沒有完成1月份任务的事,一种强烈的責任感又涌上他的心头。他一股烟又跑到粉碎机旁边,一边琢磨,一边自言自語地說:「难道眞的不能把粉碎机的篦子眼改合適嗎?……」于是,他又决定要把粉碎机的篦子再改動一下。
  1月的一天,在机器的轉動中,他又把粉碎机的盖子打開,用手去接粉碎出來的煤塊,心裏就納悶:为什麽煤粉下边細,上边粗呢?他急忙爬到粉碎机上边去,望着机器裏飛濺的煤粉,望着粉碎机的篦子,他心裏敞亮了:「啊!原來是粉碎机的篦子上部眼大的毛病……。」他緊忙下來,很高兴地把粉碎机上部的大眼篦子換成細眼的篦片。这回一試驗,粉碎机粉碎出來的煤粉又均勻,又合格,粉碎的还很快。这样,就使每米皮帶由过去的只出36公斤,增加到44公斤。过去一天需要18个多小時才送完煉焦煤粉,現在只用15小時就送完了。这一改進,洗煤車間的煤粉產量大大的提高了,煉焦爐也足够用了,每年还可以節約200多万电字,洗煤車間存在的老問題解决了。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常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