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班着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4966
颗粒名称: 从本班着起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了七号平炉三班工人通过学习八号平炉三班团结的经验,逐渐消除了本位主义,实现了真正的团结,提高了炼钢效率,提前完成了国家计划。文章还介绍了单荣毕、李振春等人的思想转变和行动,以及三班联席会议的作用。
关键词: 平炉班 团结经验 鞍山市

内容

过去,七号平爐的三班工人不团結:別的平爐工人在交接班時很快就能交接完,可是他們的爐前还是你吵我嚷的,爭执不休。接班的工人說,上一班工作沒有做好,要留上一班工人的連班,上一班的工人就不幹,有一次,乙班二助手和丙班二助手还打起架來。三班不团結,就好拿工作泄气,应在本班作的工作,硬往下推,一班推一班,把爐子推垮了,冶煉時間越推越長。往往需要十三、四个小時才煉出來一爐鋼,幾个月內出不了一爐快速煉鋼。
  自七号平爐学習八号平爐三班团結的經驗後,三班不团結的現象有了好轉,但还不能像八号平爐工人那样做到三班眞正的团結。原因就是七号平爐的三班工人还不是一条心,每班工人都說要搞好三班团結,可是在工作中往往就不給下一班創造条件。有一次,甲班煉鋼工單荣畢在爐前正要分配工人給乙班準备白灰,但当時原料机沒有空,他想:「这不怨我,反正是怨原料机沒有空。」过一会兒,原料机有空了,可是單荣畢把給乙班準备白灰的事情已經忘掉了。
  下班了,乙班來接班。乙班煉鋼工李振春一看爐前沒有白灰,就找到單荣畢,說:
  「你們怎麽不給準备白灰呢?」
  「原料机沒有空啊!」單荣畢理直气壯地回答。
  「你看,原料机不是在那閑着嗎?」
  「我要裝白灰的時候,它是沒有空的!」
  「以後有空了为什麽不裝呢?这样三班怎能团結好!」
  爭論一气,單荣畢覚着自己理短,就不吱声了。事後,單荣畢經过了一番思想鬥爭,覚着自己是个共產党員,应当起帶头作用,把三班团結好。他下决心今後一定从本班着手,把工作做好,不叫下一班有意見。
  第二天,單荣畢在煉鋼時,看到水套很高,就去問二助手王恩班:「水套这麽高,为什麽不鏟呢?」
  「鏟也白鏟,下班時乙班还叫鏟,不如下班時一起鏟。」
  「这不对啊!咱們要是鏟好了,乙班还能叫鏟嗎!」
  「过去就是这样!」
  「过去是过去,这回咱們把它鏟好,看乙班还怎样!」
  在單荣畢動員下王恩班把水套鏟好了。乙班接班時,乙班二助手一看水套鏟的很平,就对王恩班說:「你这回鏟的眞好,不用再鏟了。从这以後,王恩班總是把水套鏟得平平的。乙班的工作也好了,不給丙班留活。可是丙班还有點問題,不認眞吹爐頂。在三班联席会議上,甲班批評了丙班,丙班煉鋼工祝慶寬也作了檢討,这样七号平爐三班工人基本上消滅了本位主义,關心三班就像關心本班一样,三班工人眞正一条心了。因此,平爐鋼的冶煉時間逐漸縮短,每月都有快速煉鋼。今年1月1日到16日共出了25爐快速煉鋼。他們保証在第一季度的快速煉鋼爐數達到30%以上,提前三天完成第一季度國家計劃。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江川
责任者
單荣畢
相关人物
李振春
相关人物
王恩班
相关人物
祝慶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