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高潮中的6高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4817
颗粒名称: 在生產高潮中的6高爐
分类号: F112.5
摘要: 本文描述了炼铁厂6号高炉在听到毛主席关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指示后,如何提高生产能力,采用新技术,最终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成果。文章强调了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重要性,以及群众的热情和力量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经济概况 社会主义 鞍山市

内容

煉鉄廠第6号高爐,已經出現了建設社会主义的新高潮。
  这座高爐的職工們从听到毛主席關于加快社会主义工業化速度的指示以後,生產熱情更加高漲。1月份以來,他們和其它高爐一样,都按着1957年生產指标進行生產。但是,由于廠方对一些新的生產技術沒有做全面規劃,使得各高爐不能釆用更多的新技術,影响了生產量的提高。毛主席的指示,給了6号高爐職工一把鑰匙,使他們增加了勇气,决心釆用更多新技術,把生產水平迅速地提高到新的水平。爐長王鎭山,帶着爐前工人、瓦斯工人、値班技術員的意見,來到了廠長室,說明了6号高爐職工們的迫切心情。王鎭山說:「我們工業是主体,主体是不能允許落在兩翼後头的;目前的生產量按着新形势要求还很差,我們都迫切要求釆用新技術,我們要提高冶煉强度,我們需要大量的蒸气,我們要冶煉低錳製鋼鉄……。」在6高爐職工們的要求下,煉鉄廠領導上虽然还有些顧慮,但也不得不答应6高爐提高冶煉强度的要求。
  提高冶煉强度就意味着高爐潜力的發揮,但在目前沒有大量蒸气,难以推廣蒸气鼓風先進經驗的情况下,这就增加了提高冶煉强度的困难。但这对掀起生產高潮的6号高爐職工來說,幷不是不可攻克的堡壘。
  6号高爐職工們在生產会議上討論了推行提高冶煉强度的具体工作,要求原料、熱風爐、爐前、配管和碾泥等輔助土序,都能把自己的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为高爐生產創造条件。这些輔助工序的職工們都慷慨地答应了他們,幷在实际行動中实現了自己的諾言。爐前乙組工人縮短了換風的時間;原料工人蒼万义沒有錯給过高爐一批料;熱風爐工人沒有因換送熱風而影响过高爐生產……。这些輔助工序生產上的成就,給推行提高冶煉强度創造了極有利的条件。
  王鎭山、蔡化南等技術員製訂了工長掌握爐况制度,以固定風量、用風温調剂高爐的办法來提高冶煉强度。这样做是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很快地就被克服了。張謹揚技術員在値班時發現渣子碱度增高,就及時地按着規程减去了200公斤石灰石,使爐况穩定,生產沒有受到任何損伤。蔡化南技術員利用了过去根本就沒有人用过的測量爐子瓦斯温度的儀器,对及時地掌握爐况和提高冶煉强度起了很大作用。
  在蒸气不足無法推行蒸气鼓風經驗的情况下,6高爐職工終于成功地推行了提高高爐冶煉强度的經驗。冶煉强度由过去的1提高到1.03,一天就比过去多煉幾十噸优質生鉄。1月份是他們执行1957年新定額的第一个月。他們虽然在这个月的最後幾天才開始推行提高冶煉强度經驗,但他們还是多生產了187噸鉄,一級鉄質量達到97%,幷消滅了廢品和脫硫。而入2月份,提高冶煉强度就獲得了顯著效果:只6天的生產,就多產了350噸生鉄。
  6号高爐職工們对目前已取得的生產成績还很不滿意,爐長王鎭山說:「我們現在只發揮了生產潜力的1%,假如領導上能为我們更好的釆用新技術創造条件,我們一定会生產出更多的鉄。」現在这座高爐的職工們要求領導上給大量的蒸气、安裝濕份自動調剂儀器、大量釆用自熔性燒結礦、冶煉低錳製鋼鉄等。他們說:領導上如果能釆用上边这些新技術,全年就不止是增產7,300噸鉄,節約9,010噸焦炭,而是能增產更多的鉄,節約更多的焦炭。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薛恩勤
责任者
王鎭山
相关人物
蒼万义
相关人物
蔡化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