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学習苏联的态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鞍山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4188
颗粒名称: 端正学習苏联的态度
分类号: F12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炼钢厂在学习苏联新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许多缺点和错误,影响了生产水平的提高。曾扬清同志的态度是主要原因之一。1956年炼钢厂计划较高,但有利因素也多,只要端正学习态度,提前完成五年计划是可能的。
关键词: 生产水平 五年计划 曾扬清

内容

幾年來,煉鋼廠在学習苏联新技術,貫徹苏联專家建議方面,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推動了生產的發展,但是,与苏联專家給予該廠的帮助相比,煉鋼廠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是不能使人滿意的,也可以說还存在許多缺點和錯誤。这些缺點和錯誤大大地妨害了煉鋼廠生產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新煉爐法,是苏联專家1954年首先帮助鞍鋼煉鋼廠在生產中推廣的。後來,这項經驗才推廣到全國各地鋼廠。但由於驕傲自滿,不求進步,煉鋼廠現在在这方面的成績已远不及後來曾向煉鋼廠学習这一經驗的天津鋼廠。由於爐体維護的不好,沒有認眞执行專家熱補爐牆的建議,煉鋼廠的停爐修理時間也大大超过天津鋼廠和其他兄弟鋼廠。这样,煉鋼廠的巨大潛力便不可能被充分的利用。
  上述情況所以長期存在,未能及時得到糾正,与曾揚淸同志存在右傾保守思想,自以为是,不依靠群众,对学習苏联新技術貫徹專家建議缺乏虛心的态度有直接關係。以煉爐率上昇情況來說,苏联專家看到煉鋼廠煉爐率沒有保持在已經達到的2.6%的水平上,就向煉鋼廠領導上建議:要煉鋼廠在煉爐時注意鉄皮和〓砂的配合比,以便鞏固並逐步降低煉爐率。可是,曾揚淸同志認为虽然高一點,也比过去强的多,因此不願抽人進行这項細緻的試驗工作。群众提出可以把鉄槽子分成幾个小格,控制鎂砂和鉄皮的數量,以找出正確的比例,曾揚淸同志却又不敢相信群众不同意試驗。因此,一直到現在煉鋼廠在煉爐率方面始終沒有達到1954年取得的成績。1954年苏联專家提出一項用双磁盤裝料的建議(原來是單磁盤)。这是一項很好的建議。可是,曾揚淸同志不積極發動群众,認眞貫徹專家建議,只說沒有磁盤就放下了。以後有了磁盤,他又說电源不足,放下不实行。直到1955年9月,电气技師朱啓剛主動改進了原料机操作盤,解決了电源問題後,才在一台原料吊車上使用。这項建議也就这样被拖了一年多,直到現在仍未被全部採納。
  学習苏联,是我國社会主义建設的行動方針,它对每个共產党員來說,則是党性問題。毛主席再三敎導我們:「無論是共產党內、共產党外,老幹部、新幹部,知識分子、工人群众和農民群众,都必須誠心誠意地向苏联学習。」但是,曾揚淸同志所表現的态度与这个精神是有很大距离的。
  1956年練鋼廠的計劃是比較高,但有利的因素也很多。如:煉鋼廠如能全面、認眞地学習与推廣科列斯尼科夫快速煉鋼經驗,鋼的產量就可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0%左右。因此,只要我們端正学習苏联的态度,轉変作風,全面学習苏联,提前一年完成五年計劃是完全可能的。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鞍山日报》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曾揚淸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