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業必須貫徹執行爲農村經濟服務的方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3104
颗粒名称: 地方工業必須貫徹執行爲農村經濟服務的方針
分类号: F211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地方工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任务,即贯彻执行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方针,并与农村经济密切结合。文章强调了地方工业为农村经济的服务的重要性,并指出地方工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工作。
关键词: 地方工业 国民经济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三日消息】人民日報十三日發表社論,題目是「地方工業必須貫徹執行為農村經濟服務的方針」摘要如下:
  社論説,在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中,地方工業担負着多方面的任務。但是,地方工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应該是為当地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的需要服務。因為地方工業主要是為本地方的需要服務,而本地方的需要,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社論用河北、河南、安徽等省為例,説明了有些省份近年來在貫徹執行地方工業為農村經濟服務並且同農村經濟密切結合的方針方面,已經做出了不少成績。但是,社論接着指出,还有不少省份,並沒有很好地貫徹執行这個方針。有些省份領導地方工業的人員片面地認為生產那些在本省農村銷售的商品,產值小,利潤低,因而就把眼睛向着城市,向着外地,一心想生產那些產值大、利潤高的產品。有些省份領導地方工業的人員,不深入農村調查硏究,因而不了解農民在生產上和生活上的迫切需要,当他們碰到一些困难以後,也就動摇起來,認為地方工業為農村經濟眼務不是主要的任務。还有一些省市領導地方工業的人員,認為地方工業应該主要生產農村所需要的生活消費品,而对於農村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却不積極地組織生產。許多事实証明,当地方工業一旦脱離了佔人口大多數和佔社会購買力最大部分的農民的時候,就使本身的發展遇到了很大困难,許多工廠的設備能力不能發揮,並且使國家不能很好統籌安排各种經濟,使改造手工業的工作不能順利進行。
  社論着重指出:因為全國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高潮已經開始到來,隨着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參加合作社的廣大農民有可能積聚資金來進行一些基本建設,改良農具和增施肥料等等,这就要求工業供給農業以各种生產資料。同時,由於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民收入日益增加,在生活消費品方面,也提出了多种多樣的新要求。在这种形勢下面,地方工業必須增加生產,並且使產品適合於農村的具体需要。只有这樣,才能促進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鞏固和發展,促進農業增產計劃的实現,使農業的發展同國家对粮食、棉花和其他農作物的需要相適应,保証社会主義工業化的逐步实現。
  社論指出,地方工業要做到為農村經濟服務並且同農村經濟密切結合,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改造工作。不但对私營工業和個体手工業要進行社会主義的改造,而且要很好地組織各种經濟成份的工業的力量,在技術上和生產組織上進行適当的改造。在这個轉變的过程中,不可能設想不会發生某些困难,遇到某些障碍。但是,因难和障碍是可以克服的。根據河北省的經驗,各省地方工業的領導部門,在貫徹執行党和國家的方針的時候,必須提高所屬企業和所有人員的社会主義的責任心和積極性,使他們誠心誠意地為農村經濟服務,為農民群衆服務。為了服務於農村經濟和農民群衆,应該採取一些具体方法,例如組織農村訪問,同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經常联系,吸取農民的实際經驗來製造新產品,組織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建立農具修配網,教給農民使用新式農具等等。
  社論还指出,現在全國各地正在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制定農業生產的全面規劃。各地的地方工業領導部門,必須注意結合这個規劃,為地方工業的發展制定一個全面的長期的計劃。在制定这個計劃的过程中,应該注意考慮到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根據需要和可能來確定地方工業的發展遠景。第二,要使这個計劃適应於全國平衡的要求,卽解決本地方的工業同中央國營工業的分工協作問題。第三,要統一安排地方的國營工業、合作社營工業、公私合營工業、私營工業以及手工業的生產,使他們互相配合,同時規劃对私營工業和手工業的社会主義改造的步驟和具体進度。这樣,各地方就可以正確地發揮本地方的經濟的潛在力量,使地方工業的發展同当地農業合作化的發展在步驟上相適应。
  社論最後説,全國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高潮已經來到了。地方工業部門的全体職工們,都应該積極地去迎接这個高潮,支援農業合作化;並且把地方工業本身的發展速度加快,質量提高,把地方工業中的社会主義力量大大地加強起來。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