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營养需要上看城鎮粮食定量供应办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3052
颗粒名称: 从營养需要上看城鎮粮食定量供应办法
分类号: TK12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体所需的热量来源、不同劳动强度的热量需求以及如何合理膳食和保持健康。文章提到了主食和副食所产生的热量,以及根据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人体所需热量。
关键词: 人体 热量来源 合理膳食

内容

根據中央衛生硏究院營养学系編著的食物成分表,查得常用的主副食所產生的熱量如下(以每一市斤計算):
  標準米——一千七百二十五仟卡
  高粱米——一千八百二十三仟卡
  玉蜀黍麵——一千八百三十四仟卡
  八一麵粉——一千七百六十三仟卡(即標準粉)
  赤小豆——一千五百六十七仟卡
  牛肉——八百六十一仟卡
  豬肉——一千五百九十仟卡
  豬油——四千四百五十仟卡
  土豆——五百五十二仟卡
  豆油——四千五百仟卡
  茄子——九十六仟卡
  菠菜——八十仟卡
  大白菜——六十二仟卡
  洋白菜——一百零二仟卡
  蒜苗——一百九十九仟卡
  葫蘿〓——一百五十二仟卡
  云豆——一百七十七仟卡
  豆腐——三百八十五仟卡
  根據一般成人六十公斤体重計算,过一般安靜生活的腦力勞動者,每天需要熱量約爲二千二百仟卡。熱量的來源有二:一個是从主食另一個是从副食。米麵雜粮平均每斤可供熱量一千七百仟卡至一千八百仟卡,其餘部分完全可从副食中補足。譬如每天食用食粮一斤供熱量一千八百仟卡,蔬菜一斤約一百仟卡,食油三錢一百五十仟卡,猪肉一兩一百五十仟卡,土豆半斤二百七十仟卡,則總熱量是二千四百七十仟卡。这個熱量足够一般輕微勞動的熱量需要。如果飯量稍大或稍小,在家庭中或食堂內相互調劑一下,按國家定量供应还是足够而不是不足的。
  当然根據各人勞動不同,所需要的熱量也有區別。譬如重体力勞動的工人,像搬運工人、打鉄工人等就不能和腦力勞動者需要一樣,而是需要更多的熱量。爲此,國家也科学地規定了三等九級的工人粮食需要量。对机關工作人員与大中学学生供应粮食的數量也都做了適当的規定。現在我們看一看因勞動不同而需要熱量的差別:重勞動每日需要三千四百仟卡。
  中等勞動每日需要二千九百仟卡。
  輕勞動与腦力勞動每日需要二千二百——二千四百仟卡。
  重勞動者所需要的粮食數量分三級,这三級的平均量爲五十五斤,每日平均爲一點八三斤,約折合熱量爲三千二百仟卡,再補充相当多的副食就可以供給總熱量四千仟卡以上。这足够重勞動者的身体需要。
  有些人有食量較大的習慣,特別是当愛吃的時候吃得更多。这樣,对身体是沒有好处的,並且也容易得消化性疾病。人体吸收食物營养是有一定限度的。就像水溶解鹽一樣,無限制的把鹽放在水內,結果就不能完全溶解。有些人吃的雖多雖好,但不能完全吸收,那就等於白白地浪費了。我們知道胖人不一定吃得多,而瘦人吃得多麽多多麽好也不胖,就是这個道理(当然胖瘦都不一定決定身体是否健康)。如果能够提高烹調方法,在主副食上經常調換,每頓飯都吃得多少適宜,愉快地工作,適当地作些体育活動,自然会健康起來。俗語說「晚飯少吃一口,壽活九十九」「飯後走百步,不用上藥舖」,这都是說明应該注意飮食衛生,不主張多食的格言。
  从科学角度上看,粮食定量供应是完全合理的,对營养說是足够的。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占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