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金廣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989
颗粒名称:
金廣達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广达是鞍山食品厂的一名技术员,他在党的培养下不断提高阶级觉悟,积极钻研技术,改进工作,提高产量和质量。他关心工厂和国家财产,想出了许多窍门和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他不仅在工作方面积极负责,对待同志也非常关心。他的事迹表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关键词:
金广达
人物
传记
内容
共產党員金廣達,是鞍山食品廠一個老工人提拔的技術員,今年五十一歲。幾年來,他在党的培养敎育下,不斷地提高了階級覚悟,兢兢業業的忠誠於党的事業,積極鑽硏技術,改進工作,提高產量和質量。所以,在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都被評爲勞動模範。
金廣達同志雖然年紀比較大,但是他的工作却在不斷進步,他關心工廠,愛護國家財產。去年十月份的一天晚上,食品廠糖果車間熬糖室的瓦斯開關壞了,火从煙筒裡冒了出來,經过搶救,沒有造成什麽損失。这件事情發生後,金廣達心裡時刻想:「这眞危險,如果在半夜發生火災,一定会給國家造成損失。」於是他考慮有必要在晚上設有値宿人,以避免發生問題。他向領導上提出自願由宿舍搬到廠內値宿。領導上看他这种關心工廠和愛護國家財產,就答应了他的要求。金廣達搬到廠內後,眞正地負起了責任。如有一次夜班,麻花組在生產当中發生了質量事故,他知道後馬上起來帮助他們找原因,原來是麵合的太軟了,炸的火又急;經过改進後,提高了麻花質量。
在今年元宵節時,食品廠做元宵的任務比往年增加了。廠長爲了完成这個任務,向全体職工作了報吿,号召全体職工在不增加設備和人力的情況下完成任務,以保証全市職工和市民的需要。金廣逹听了廠長的報吿後,積極响应号召,開始動腦筋找竅門,經他日夜琢磨,終於想出一個办法:將过去手拉簸籮搖元宵的方法,改爲空中搖。在試驗当中,他徵求工人的意見,大家都說好使。过去,做元宵是十四個人一組,其中用四個人搖簸籮,每天只能搖六万個;改爲空中搖法,把簸籮綁上四根繩子掛起來,七個人一組,其中只用一個人搖,每天就能搖四万個元宵。結果勝利地完成了元宵的生產任務。
在今年討論國家計劃時,金廣達發現掛掛麵方面有浪費,因爲只用一個架子把麵掛起來,到切的時候剩头多,廢品率高,於是他提出用木头做個掛麵標準尺,按照一定的尺寸來剪掛麵。这樣,不但提高了產量,而且減少廢品百分之四十。
今年第三季度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時,党總支召開了全廠党員大会,号召党員積極參加厲行節約和反对浪費的鬪爭;同時根據党員大会決議,總支委員会召開了擴大会議,硏究如何發動職工出色地完成增產節約計劃,經过討論,決定加强老技術工人的工作。这对金廣達有很大啓發,他想:「我是個老技術工人,又是個共產党員,应当更好地發揮党員作用,認眞貫徹党員大会決議,做好增產節約工作。」当時中秋節眼看來到了,廠裡要大量生產月餅,金廣達就抓住这個重要環節,根據去年盧崇慶創造的打皮方法,又創造一個打饀方法。过去生產月餅是用人手扣饀,每組得一個人,產量低,还浪費人力。用打饀方法是用木头做個框,像坯模似的,按照一定斤數作成小格,統一配料和合麵,这樣用一個人打饀可供应三個組用。这個方法推廣後,提高了工人的勞動熱情,过去每組十四個人每天平均生產八百五十斤月餅;而現在每組八個人每天平均生產一千二百七十斤。
金廣達不但在工作方面積極負責,而且对待同志也非常關心。女工潘淑翠晚上得病了,金廣達沒顧自己休息,就去联系救急車,親自把她送到医院。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草映
责任者
金广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