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人民的節約精神深深地敎育了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963
颗粒名称: 苏联人民的節約精神深深地敎育了我
分类号: F424.7
摘要: 本文是一篇回忆作者在苏联斯大林无无缝钢管厂实习六个月期间,受到苏联工人艰苦朴素作风和节约精神的深刻感动和教育,并在工作中学习应用这些经验,为国家积累更多财富的经历。
关键词: 苏联 艰苦朴素 节约精神

内容

三年前,我曾在烏拉爾參加过十月革命節的遊行。三年後的今天,当我們在鞍山慶祝偉大的十月革命三十八周年的時候,使我又想起了正向共產主義社会前進的偉大的苏联人民。
  我曾在苏联斯大林無縫鋼管廠实習过六個月。時間雖然短促,但是苏联工人的艰苦樸素作風,節約精神,依然深深感動着我,敎育着我。我在斯大林無縫鋼管廠看到:苏联的工人在任何微小的地方,都沒有忘記爲國家節約。就拿掃帚來說吧,他們是用樹枝捆起來做成的。大樹枝,分做兩把或三把。每把掃帚要用上三個來星期。抹布呢,也分好幾塊,擦机器上部和下部,分的淸淸楚楚。用髒了,自己洗一洗,一直使用的支離破碎了,才換新的。說眞的,当時我看了有點不懂:像苏联这樣富足國家怎麽还这樣小手小脚?抹布髒了,就換新的唄!誰耐煩洗它呢。我把这個想法,吿訴了領導我学習的師傅娜達莎同志。她对我說,苏联人民,經过幾十年的艰苦奮鬪,才建設成偉大的社会主義國家;節約,什麽時候,什麽地方,都是需要的。是的,我懂得了,苏联工人眞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从每個地方厲行節約。在斯大林無縫鋼管廠工人戴的手套,一面是水籠布,另一面則是普通布。在他們那裡,節約已成爲良好的風氣和美德了。
  時間已隔三年,但这些,仍深刻在我腦海裡。在工作中,我学着苏联工人的節約方法,学習他們用主人翁的勞動態度,一點一滴地積累財富。即使是一塊抹布,我也不浪費。我还不斷地鑽硏業務,提高技術,來減少廢品。今後,我要努力学習苏联,認眞貫徹專家建議,爲國家積累更多的財富。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連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