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苏联測量專家秋勃同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956
颗粒名称: 回憶苏联測量專家秋勃同志
分类号: K83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苏联测量专家秋勃同志在中国工作期间的事迹和贡献。
关键词: 秋勃 工作 事迹

内容

在慶祝偉大的苏联社会主義十月革命節三十八周年紀念日的時候,我想起了不久前才回國的苏联測量專家秋勃同志。
  一九五三年冬天,某礦山正在進行緊張的測量工作。
  十一月的东北,和西伯利亞的冬天一樣,北風刺骨。秋勃專家領着二十多個測量隊員整天工作在山野裡。
  一天早飯後,秋勃專家照例領我們向山野裡進發。天半陰着,空中飄着雪花。剛一到現場,有的人就直門喊冷,湊在一塊兒避風。秋勃專家毅然決然地說:「幹吧,同志們,天冷就不工作了嗎?」他指着自己又指着大家,笑着說:「我这五十多歲的老头子都不怕冷,难道你們这群年輕小夥子……」說着就動手去提儀器。这話,这行動,給了我們以力量,工作堅持下去了。
  秋勃專家五十七歲,平時他不大愛說笑,但在工作艰苦時,他却有說有笑。那天午休,大家都聚在一條溝裡,風从溝口吹進來,大家冷得縮成一团。秋勃專家拉过一個技術員,說:「來,我們摔一跤吧。」於是他把这個技術員抱起來向高扔,大家也都站起來,相互在雪地上追跑。不多時,身体漸漸地暖和了,工作又開始了。
  早晨太陽剛剛从东方昇起,我們便出發;傍晚太陽快接近地平綫時,便返回住地。住地在一座高山角下,有十餘間过去的礦工住宅,專家和我們一起住在这兒。深夜裡,北風敲打着門窗,室內的温度逐漸在下降,应該說,生活是够艰苦的了。但当領導上要專家搬到一座較好的房間時,他說:「我是同中國同志一起出來工作的,怎能讓我和他們分開呢,讓我和他們在一起生活吧!」
  「只有深入到現場才能解決問題」,这是秋勃專家經常敎導我們的話。那時,我們測量隊的技術領導同志还不注意这些問題,整天坐在办公室裡忙,工作很被動。不久以後,專家每次到隊裡,見技術領導同志都到現場去了,就高興地笑了。
  秋勃專家非常重視工作質量,他審查資料或檢查我們的測量手簿,都一字一句地逐格逐綫地看下去,那怕有一點微小的缺點,他都給你提出來。有好多次,晚上由現場回來,秋勃專家檢查每個人的覌測成果,全隊二十餘人竟沒有一個人合格的。同志們急,領導上也急,秋勃專家更急,但他仍然很耐心地給我們做解釋:「我們原來工作就不要求質量,現在開始好轉了,自然还有困难,但能够克服。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往好做。」他指出缺點,找出原因,还鼓勵大家。这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示。这以後,我們的測量質量一天天提高了。
  秋勃專家經常給我們講解理論与实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因爲当時有人光顧学理論,不注意实際。有一次我們去一個新地方覌測,在一座小山下,他讓一個理論較丰富的、大学畢業的技術員到山頂上去看三角點的位置,这個技術員在上面看了半天,最後他下來報吿專家:「沒有發現什麽。」这時一個技術員从山那面覌測回來,專家問他一路上是否發現了三角點,这個人是專科畢業生,平時很重視实踐学習,他馬上就指出了三角點的位置和方向。專家用眞人眞事敎育我們注意理論与实際相結合的重要。大家的工作作風轉變了。
  秋勃專家把中國人民的建設事業跟苏联人民的建設事業一樣看待,这點,是我永世不能忘記的。那是一九五三年九月,秋勃專家应重工業部的要求,前去雲南省某鑛解決一項重要的技術問題。那天,午前八時我同專家从重慶起飛,十時許到達昆明。当時某礦領導上早已派負責幹部來迎接。爲照顧專家長途旅行,他們決定讓他在昆明休息一天,第二天乘火車到某礦;因爲開往某礦的客車每天只一次,已錯过車次了。秋勃專家当時就說:「我來这的目的就是爲了工作,不是來休息,我希望現在就去,沒有火車就乘汽車,爭取明天就開始工作。」
  汽車在西南高原上的崎嶇不平的公路上爬行,前面是一連串的高山、陡坡、大轉彎,在那裡,哪有像北方那一望無際的平原公路啊!專家坐那輛汽車在昆明与某礦的中間壞了,兩輛車都停下來,司机修理了老半天也沒弄好。这時天色已黑,惟恐發生意外,決定秋勃專家跟我乘另一輛車前往。夜,是茫茫的,空中沒有月亮,特別在这山谷裡,更顯得黑暗。汽車雖然有灯,但在这樣艰險的盤山公路上,車上又坐着國際友人,司机分外地注意駕駛,有時開到懸崖的边沿,还要下來走,速度更慢了。到某礦,已經是深夜的十二點了。第二天,秋勃專家沒有休息,他堅持下礦工作去了。不久,我們返回了鞍山。
  每天晚上我們从現場回設計院途中常常碰到市內測量隊在工作,秋勃專家便去參覌,一發現工作缺點,他就立刻提出,有時还親自給他們做示範。一天中午,秋勃專家又从市測量隊旁边路过,他一個人走到那個測量隊長跟前,問他說:「你的工作怎樣,有進步沒有?」隊長不懂俄語,所以事後打電話給我,問:「請你吿訴我,專家又給我們提了什麽建議;專家雖在你們設計院工作,对我們的工作也很關心。我們的工作大有進步啊!」
  今年八月一日那天,秋勃專家因聘期已滿,要離開中國回苏联去了。在欢送会上,同志們講述秋勃專家幾年來对中國人民的建設事業所做的貢献,並表示加倍努力,提高技術,不辜負秋勃專家的帮助。一位技術員很激動地說:「秋勃專家像母親扶育嬰兒一樣,把我們扶育大了。我的話,不能表達我感謝这可敬可愛的老師的万一!」
  在熱烈地掌声中,秋勃專家以这樣的話結束了他的分別詞:「我希望在我回國之後,在不久的將來,能听到中國鞍山黑色冶金設計院測量隊是全國的一支最優秀測量隊的消息;这將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榮譽。」
  这句話給了測量隊以無限的力量。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海葉
责任者
秋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