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鞍鋼夜大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875
颗粒名称:
鞍鋼夜大学
分类号:
G72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了鞍钢夜大学的发展历程、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学员情况以及学学员的学习态度和成果。文章旨在展示鞍钢夜大学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所做出的贡献,并鼓励更多人加入夜大学学习。
关键词:
鞍钢
夜大学
发展历程
内容
在鞍山对爐山下的东北角,有一座斬新的、面積有一千四百四十平方米的二層大樓,那就是鞍鋼夜大学。
这是一個爲國家培养高級建設人材的学校。夜大学分黑色金屬冶煉、黑色金屬压延、冶金工廠机械設備、工業企業電氣化等四門專業。夜大学学員百分之六十多是中級技術人員;百分之三十多是廠礦企業的管理幹部。
幾年來,鞍鋼夜大学在党和政府的關懷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夜大学是在一九五三年的六月成立的(当時名爲鞍鋼業餘工業大学),成立後,只有二百六十名学員和九名敎師;現在学員已達到七百三十多人。並在一九五四年成立了工廠管理專修科(二年畢業)。今年八、九月份,中央高等敎育部和中央重工業部硏究後,又爲該校調來十二名專職敎師,充实了学校的領導和敎学力量。
学員的学習情緖是很高的,他們不怕嚴寒的冬天,也不怕酷暑的夏天,始終堅持不懈、專心一意地学習。
煉鉄廠靑年爐長王洪順,一九四九年來到鞍鋼煉鉄廠当値班技術員。过去他在北京鋼鉄学校学習一些冶金知識,但是遠遠跟不上实際工作的需要。一九五二年东北工学院招生,他向領導上提出要投考大学,但是因爲工作需要,未能報名投考。一九五三年六月,鞍鋼成立了夜大学,王洪順入学了。入学後,他遇到了很多困难。遇到夜班時,第二天八點半下班,彙報生產情況後,一扯拉就是十來點鐘,再回到離廠子四、五里地的第四宿舍就傍晌了。吃过午飯,下午就得抓緊時間睡覚,準備晚六點半上夜学。夜裡,十一點鐘还得接班去。王洪順的時間雖然这樣緊迫,但是他每次都注意听講課,並能作好筆記。在業餘時間,就連星期天或別的假日,也不斷地温習功課。由於他能堅持不懈的学習,每次考試時,各科成績都在四分以上。
鞍鋼電力試驗所主任王振和,过去離離拉拉地唸了十多年書。一九四九年同他一起在安东科学院唸書的同学,都要報考大学。当時的王振和也想報名投考,可是那年他已經二十六歲了,超过了報考的規定年齡。因此,他沒能投考。当時他向投考大学的同学表示:「我雖然不能昇入大学,可是你們畢業後,我也一定達到大学的水平……。」
一九四九年九月,王振和到鞍鋼計劃处工作。以後又被調到電修廠作電力試驗見習技術員。这時,他每天在業餘時間学習電氣理論知識,已經成了習慣。当他被提拔爲技術股長、設備檢查副科長的時候,就越發感到自己知識的缺乏了。鞍鋼夜大学的成立,給他学習科学知識開闢了廣濶園地,他入了工業企業電氣化这一專業班。
王振和过去始終搞不通電氣的向量問題。这樣,就难以判斷電流互感器、電压互感器与接綫等的相位關係。可是經过学習,搞通了这件事,並在理論上懂得了電工的原理,電机学知識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現在剛入鞍鋼夜大学的人,經过艰苦学習,六年後就將成爲我國冶煉、压延、電氣等工業部門的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專門人材了。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佟培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