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增產四千五百多噸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760
颗粒名称: 二十天增產四千五百多噸鉄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煉鉄廠職工熱烈開展生產競賽,在十月份的前二十天中,爲國家增產了四千五百十二噸生鉄;一級製鋼鉄比國家計劃高百分之四點三。全國靑年社会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会代表、靑年爐爐長王洪順向全廠職工傳達了大会的精神後,鼓舞了全体職工的生產熱情;当靑年爐職工提出保証全年給國家增產二万一千噸生鉄的增產計劃,並以此條件向全廠各高爐提出挑战後,該廠職工掀起保証全年增產十方噸生鉄競賽的高潮。靑年爐職工在競賽中走在最前面,在二十天中就爲國家多生產了一千三百九十九噸生鉄,而煉一噸鉄所需的焦炭,又比計劃節省六十九公斤。八高爐職工由於認眞推行了苏联先進經驗,提高了風温,也比國家計劃多生產了一千三百九十三噸生鉄。
关键词: 炼铁厂 职工 生产竞赛

内容

煉鉄廠職工熱烈開展生產競賽,在十月份的前二十天中,爲國家增產了四千五百十二噸生鉄;一級製鋼鉄比國家計劃高百分之四點三。
  全國靑年社会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会代表、靑年爐爐長王洪順向全廠職工傳達了大会的精神後,鼓舞了全体職工的生產熱情;当靑年爐職工提出保証全年給國家增產二万一千噸生鉄的增產計劃,並以此條件向全廠各高爐提出挑战後,該廠職工掀起保証全年增產十方噸生鉄競賽的高潮。靑年爐職工在競賽中走在最前面,在二十天中就爲國家多生產了一千三百九十九噸生鉄,而煉一噸鉄所需的焦炭,又比計劃節省六十九公斤。八高爐職工由於認眞推行了苏联先進經驗,提高了風温,也比國家計劃多生產了一千三百九十三噸生鉄。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洪順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