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704
颗粒名称: 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
其他题名: (根據毛澤东同志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在省委、市委和區党委書記会議上的報吿通过的決議,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一日)
分类号: F321.2
摘要: 現在農村中正在經歷着一個深刻的社会主義改造動。到一九五五年夏季,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由一九五四年春季的十万個增加到六十五万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已由一百八十万戶增加到一千六百九十万戶,約佔全國農戶的百分之十五。在老解放區的許多地方,由於農民有更丰富的鬪爭經驗和多年的互助組基礎,合作化動已具有廣大的群規模。在这些地方,有的全鄕、全區,也有全縣,合作化已達到農戶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七十或八十。在解放較晚的东南、中南、西南和西北的各省,大部分的鄕也已建立了第一批農業生產合作社,而爲農業合作化動的大發展開闢了道路。
关键词: 农业合作 农业生产 委员会

内容


  現在農村中正在經歷着一個深刻的社会主義改造運動。到一九五五年夏季,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由一九五四年春季的十万個增加到六十五万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已由一百八十万戶增加到一千六百九十万戶,約佔全國農戶的百分之十五。運動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老解放區的許多地方,由於農民有更丰富的鬪爭經驗和多年的互助組基礎,合作化運動已具有廣大的群衆規模。其中,華北各省,如山西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已達到百分之四十一,河北已達到百分之三十五;东北三省合計,加入合作社的農戶也已達到百分之三十四。在这些地方,有的全鄕、全區,也有全縣,合作化已達到農戶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七十或八十。在解放較晚的东南、中南、西南和西北的各省,大部分的鄕也已建立了第一批農業生產合作社,而爲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大發展開闢了道路。
  事实正如党中央的估計,農村中合作化的社会改革的高潮,即將在全國到來,有些地方已經到來了。
  二
  面臨着農村合作化運動日益高漲的形勢,党的任務就是要大胆地和有計劃地領導運動前進,而不应該縮手縮脚。必須了解:我党領導農民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这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但是工人階級的目的,是要經过这個革命,再進一步引導農民走進社会主義的革命。前一個革命階段的農村階級鬪爭,主要是農民同地主階級的鬪爭,要解決的農民問題是土地問題;但是在新的革命階段則主要是農民同富農和其他資本生義因素的鬪爭,这個鬪爭的內容,就是關於發展社会主義或發展資本主義的兩條道路的鬪爭,要解決的問題是新的農民問題即農業合作化的問題,而工農联盟的新關係和工人階級在这個联盟中的領導作用,必須在社会主義工業化和農業合作化互相適应的基礎上建立和加强起來。我國工業的發展是迅速的。事实已經表明:如果農業合作化的發展跟不上去,粮食和工業原料作物的增長跟不上去,我國的社会主義工業化就会遭遇到極大的困难。情況根本變化了,但是我們有些同志对於農民問題的看法却还停留在老階段上,看不見現在農村中的兩條道路的尖銳鬪爭,看不見大多數農民群衆願意走社会主義道路的積極性。他們滿足於農民已經从地主手裡取得了土地,希望穩定農村的現狀,或者認爲在農業合作化發展的問題上应該採取特別遲緩的速度,而不了解这樣就会放棄党对於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積極領導,放任農村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結果也就將破壞工農联盟,喪失工人階級对於農民的領導作用,因而也就將把我們的社会主義事業引向失敗。具有这种錯誤覌點的同志不敢相信群衆,同時对於党中央的合作化方針和各級地方党委的領導作出悲覌主義的估計,認爲我們的党对幾十万個小型合作社都难於鞏固,大發展更不敢設想。他們提出了「堅決收縮」的右傾机会主義的方針,並且在有些地方用强迫命令的方法大批地解散合作社。但是已經建立起來的幾十万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日趨鞏固和絕大部分增產的情況,以及許多農民群衆要求參加合作社的積極性,恰恰在事实上否定了这种悲覌主義,宣吿了右傾机会主義的破產,証明了右傾机会主義在实質上只是反映了資產階級和農村資本主義自發勢力的要求。六中全会認爲:党中央政治局对於右傾机会主義所進行的批判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因爲只有徹底地批判了这种右傾机会主義,才能促進党的農村工作的根本轉變,改變領導落在群衆運動後头的局面。这個轉變,是保証農業合作化運動繼續前進和取得完全勝利的最重要的條件。
  三
  農業合作化發展的可能性,当然首先是由於我國已經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爲首的人民民主專政,而这個人民民主專政正在我國組織社会主義建設;同時是由於大多數農民爲了擺脫剝削和貧困,願意走社会主義的道路。这裡所說的大多數農民,主要的就是現在在經濟上还沒有上升的貧農,原來是貧農的新中農中間的下中農,还有老中農中間的下中農。这幾部分農民的經濟情況,在土地改革以後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其中許多農戶仍然有困难,或者仍然不富裕;而且有的还因爲受到富農和投机商的盤剝和抵抗不了自然災害,重新失掉了自己分得的土地。如果党不積極引導農民走社会主義道路,資本主義在農村中就必然会發展起來,農村中的兩極分化就会加劇起來。实際生活敎育了他們:不能按照原來那种個体經營的方式在分散的和細小的土地上耕种而生活下去,出路只有多數人联合起來,採取共同勞動、集体經營的方式。这种共同勞動、集体經營的優越性,已經由廣大的互助組初步地証明出來,隨着又由已經建立起來的大批農業生產合作社在更高的程度上証明出來。正是由於農業生產合作社能够合理地組織勞動力來更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能够有計劃地和有成效地利用土地和擴大耕地,有能力抵抗或者減少災害,有可能在國家援助下逐步地实現農業的技術改革,等等,因而能够迅速地發展農業生產力,使農民得到很多利益和很大利益,所以它就越來越多地吸引了農民的興趣。
  根據幾年來的經驗,採取下列的步驟,就將促使合作化運動在更加可靠的基礎上前進。
  第一,合作化運動不但要同富農和投机商作尖銳的鬪爭,並且还要在这個鬪爭中不斷地敎育農民自己,特別是要敎育和說服中農群衆,以便克服他們在社会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搖擺不定。因此,就必須形成一個堅定的合作化運動的核心力量,这個核心力量,主要的是:現在經濟上还沒有上升的貧農和原來是貧農的新中農中間的下中農——这兩部分人中間的積極分子,也包括一部分老中農中間的下中農的積極分子。党在合作化運動中的第一步,应当是把这些人首先組織起來,以便作出榜樣,說服更多的農民。
  第二,貧農和新老中農中間的下中農——这幾部分農民的經濟地位雖然比較接近,但是由於种种原因,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对於參加合作社的積極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須逐年醞釀,按照他們的覚悟程度,分作多批,在幾年內,建成合作社,或者吸收他們參加已經建立的合作社。对於一切暫時还不想參加合作社的人,即使他們是貧農和下中農,也要耐心等待,不要違反自願原則,勉强地把他們拉進來。入社報名可以反覆幾次,最後定案,使農民有充分考慮的餘地。
  第三,富裕中農(即新中農中間的上中農和老中農中間的上中農)有較好的農具和耕畜,原來的土地經營比較細緻,產量較高,或者有較多的副業收入;当他們还沒有看到參加合作社得到的利益能够比他們自己經營得到的利益更多,或者至少暫時是相等的,他們就不会輕易參加,即使勉强參加了,也会由於实際利益的問題,使社內關係時常發生矛盾。因此,在開始組織合作社的時候,对於富裕中農,除開若干眞正自願的可以吸收入社以外,其餘暫時不要吸收,更不要勉强地把他們拉進來。应該用合作社的優越性去影响他們,讓他們多看一些時候,等到他們的覚悟程度提高了以後,再去吸收他們入社。
  第四,中農是工人階級和貧農的永久同盟者,不論在社內社外,都必須善於同中農共处,決不能侵犯中農的利益,決不应該去剝奪中農的財產。对於中農的落後思想,特別是对於富裕中農的資本主義傾向,应該採取說服的方法給他們以適当的批評,決不应該用行政的强制手段。同時,这种批評是爲了達到团結他們的目的,決不应該利用这种批評作爲反对中農的藉口。
  第五,建社要有群衆的思想準備。要在党內批判和克服右傾思想。要在農民群衆中有系統地和反覆地宣傳我党關於農業合作化的方針、政策和办法。在向農民作宣傳的時候,不但要解釋合作化的好处,也要指出合作化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和克服这些困难的條件。
  第六,建社要有群衆的組織準備。要普遍地大量地發展農業生產互助組,並且只要有可能就促使許多互助組联合起來,組成互助組的联合組,打好進一步联合起來建立合作社的基礎。有互助組和合作社的鄕村,可以組織互助合作联合委員会,定期開会,也吸收單幹農民的代表人物參加,以便交流經驗,進行必要的和可能的互相援助,爲將來各合作社能够進一步联合準備條件,同時也爲使互助組逐步地轉變爲合作社和單幹農民逐步地參加合作社準備條件。
  第七,建社的重要準備工作之一,是用短期方式訓練办社幹部。受訓練的幹部必須經过愼重的挑选。
  四
  合作社的發展工作要同合作社的鞏固工作互相結合。只顧鞏固而不顧發展,否認合作社數量的增加將会促進合作社質量的提高,或者只顧發展而不顧鞏固,單純地追求數量而不注意質量,这些都是片面的、錯誤的。因此,必須在建社以後進行一系列的整頓工作,不是一年整頓一次,而是一年整頓兩次到三次,以便達到不斷地提高合作社質量的目的。
  第一,按照各合作社的特點和所存在的具体問題,分別提出整頓的方針和办法。
  第二,分批整頓,先从問題較多的合作社開始,介紹各類合作社整頓工作的不同經驗,帶動全局。
  第三,整社工作必須採取熱情帮助和審愼从事的態度,不应採取簡單粗暴的態度。預先定出压縮數字而强迫解散合作社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苛刻地对待「自發社」,而不是有分析地給以熱情帮助的做法,也是完全錯誤的。
  第四,整社工作要注意抓住生產这個中心環節,通过組織生產去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强对於社員的思想敎育工作,改善經營管理,貫徹執行党的關於合作化運動的自願互利的政策。
  第五,整社工作要注意純潔社的組織,適当地調整社的領導成分,注意培养貧農的領導骨幹。
  第六,建社工作和整社工作都要依靠党和靑年团的鄕支部。健全党和靑年团的支部,是办好合作社的關鍵。因此,建社工作和整社工作都要同在鄕村中的建党建团工作和整党整团工作相結合。这些工作都应当以鄕村中当地的幹部爲主要力量,以上面派去的幹部爲輔助力量。
  五
  我國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在現階段一般地是以土地入股統一經營爲特點的半社会主義性質的初級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到完全社会主義化的过渡形式,它还在基本上或在較大的程度上保留社員的土地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生產資料的私有权,而不是急於实現社員的生產資料公有化。所以不論在建社或整社的時候,都必須根據互利的原則,合理地处理社員的私有財產,以利於合作社的發展和鞏固。这就是:私有公用的土地、耕畜、大農具等生產資料,由合作社給予一定的報酬;耕畜、農具等这些私有生產資料轉歸合作社公有的時候,由社給予公平的代價。因爲社員之間所有的这些生產資料存在着數量多少和質量好壞的差別,同時,因爲各地區各合作社之間对於社員私有的生產資料採取由社租用或歸社公有的具体办法和時間,需要根據不同的條件來決定,所以農業生產合作社必須在社員之間,主要地是在貧農和中農之間,就这些問題以及副業等問題,取得適当的協議。
  第一,關於社員的土地:
  (1)入社土地產量的評定办法,要根據土地的質量,照顧社員因原來無力經營以致土地產量較低而在入社以後產量能够提高的經濟利益,同時要根據土地的常年实際產量,承認社員原來在土地上加工施肥的經濟成果,以便適当地解決貧農和中農的土地实際產量高低不同和土地潛在力大小不同的矛盾,从而促進社員对於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和投資的積極性。
  (2)入社土地的報酬,各地區存在着幾种不同的办法。一般說來,規定固定的土地報酬數量的办法,比較有利於發揮社員的勞動積極性。但是在合作社初办的時候,或者是在產量比較不穩定的地方,規定土地和勞動按一定比例分取報酬的办法也是合適的。此外,有的地方还規定一些其他補充办法。不論採取何种办法,都需要注意下列幾項;
  土地報酬一般地应該低於勞動報酬,过高是不对的;但是同時应該照顧勞動力少而土地多的社員,特別是那些老弱孤寡的社員,使他們也能够得到適当的收入,过低也是不对的。
  土地報酬所佔的比例,应該照顧各地區地少人多或地多人少的不同情況,以及某些地區种植技術作物費工較多的具体條件,不应該强求劃一。
  爲了照顧農民对於土地的私有覌念,合作社所規定的土地報酬的數量,应該穩定一個時期(例如从建社起兩年或者三年),不应該年年压低,更不应該过早地取消土地報酬。
  (3)社員应該有小量的自留地,大約相当於全村每人平均土地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作爲菜園,或者用以經營某些補充的農作物和農業副業。自留地的產品供給家用,也可以在市場上出售。有些合作社不讓社員有自留地,这是不妥当的。
  第二,關於社員的耕畜和農具:
  (1)处理社員的耕畜是否歸社公有的問題,需要很謹愼。在合作社初办的一年或者兩年以內,經濟力量和管理經驗都还不足,爲避免社員負債过多和耕畜因餵养不善而受損失,可以採取私有私养由社租用或者雇用的办法,待合作社的生產有所發展之後,再有分別地採取折價歸社的办法。但是对於有些合作社說來,如果它們的組織基礎和經濟條件比較好,初办的時候耕畜已經折價歸社,畜主和其他社員都沒有意見,可以不再改變。有的地方,因爲草料不發生困难,同時畜租較高,早些折價歸社对於全社生產有利,在得到畜主同意之後,也可以按照当地具体的情況作出適当的处理。还有的地方因爲生產的需要,或者当地農戶原來有合餵牲口的習慣,在折價歸社以前,採取私有公养(或者在農忙時公养,在農閑時私养)的办法,只要牲口能够养好,对於耕作便利,这也是可以允許的。
  (2)合作社同有耕畜的社員在充分協商之後,訂立有關耕畜租用或者折價歸社的各种事項的合同。对於租用的耕畜,分等規定合理的租金;对於折價歸社的耕畜,分等規定合理的價款和償还的期限,並且在还淸之前分期給予一定的利息。根據各地區和各合作社的不同經濟條件,償还價款的期限可以不一,一般以三年爲適宜,最多不能超过五年。有些合作社对於耕畜作價偏低,还期太長,甚至遙遙無期,又不付利息,因而造成社員不愛惜耕畜的現象,这是应該糾正的。
  (3)合作社应該对於由社租用、折價歸社和私有私用的大中小耕畜,適当地作出統一的安排,並且注意照顧母畜和保護幼畜,以利耕畜的繁殖。
  (4)处理社員的大型中型的農具的問題,也可以採取經过一個適当的租用時間而後逐步地折價歸社的办法。租用,应該給予合理的租金;歸社公有,应該分期償还價款。有些合作社長期使用社員的農具,不給租金,損壞不給修理,也不賠償,这類錯誤的做法必須改正。
  第三,關於社員的副業生產資料、林木、魚塘等:
  (1)应該分別農民原來的副業,看哪些是以分散經營爲有利,哪些是以集体經營爲有利。屬於個人分散經營有利的副業生產資料,不宜入社,更不宜歸社公有。屬於集体經營有利而便於更大地增强全体社員經濟地位的副業生產資料,則可以同原主協議,逐步地採取租用或者分期折價歸社等不同办法,由合作社經營。
  (2)社員的小量樹木(包括菓樹、竹子和其他屬於技術作物的樹木),一般仍歸社員自己經營。社員如果有成片的林木,在需要統一規劃農業和林業生產的時候,經过原主自願,可以入社統一經營,但是保留原主的私有权;分配收益的办法,需要經过社員充分協商決定。
  社員的魚塘問題,可以參酌林木問題的解決办法,分別情況处理。
  六
  農業生產合作社应該採取股份基金和公積金这兩种主要的形式,逐步地建立公共基金,以便鞏固合作社公共經濟的基礎。
  股份基金的籌集办法是:按照入社的土地(有的也可以按照土地和勞力的適当比例,在土地多而土地報酬很低的地區也可以按照勞力),分攤种子、肥料和耕畜草料等生產費用,或者分攤应該償还社員折價歸社的耕畜和農具的價款。分攤的數字要適当,以大多數社員繳納得起爲限。繳納股份基金可用实物或者現金;繳納实物超过应攤數的,作爲投資。貧農入社繳納不起股份基金的,可由國家貸款。
  爲着合作社增加生產資料而使用的公積金,每年应該留多少,必須根據合作社的具体條件決定,在開头幾年內,一般以不超过合作社每年農業和副業總收入(總產量扣除了生產費用)的百分之五爲適宜,以後隨着生產的發展,可以適当地提高。爲着合作社社員的福利事業而使用的公益金,在開头幾年內,一般也以不超过合作社每年總收入的百分之一爲宜。在种植技術作物地區的合作社,扣除公積金和公益金的比例,可以斟酌情況略爲提高。
  社員退社的時候,可以帶走所繳納的股份基金,但是不能帶走公積金和公益金。一九五三年二月党中央公佈的「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中,關於社員退社「有帶出所投資金和所納公積金的完全自由」的規定,应該加以修正。
  合作社除了籌集股份基金和積累公積金以外,应該鼓勵社員向社投資,由社定期償还本息。
  七
  農業生產合作社必須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証農業生產力的增長,並且在事实上証明合作社比較單幹戶以至互助組有巨大的優越性。
  第一,作出年度的生產計劃和長期的全面的生產計劃,充分地利用本地和本社的各种有利條件,尋找增產的主要關鍵,發掘農業生產的潛在力量。
  (1)提高耕作技術,改進耕作方法,例如深耕細作,合理密植,增加複种,採用良种,推廣新式農具,同病蟲害作鬪爭等。
  注意向老農民学習,吸收他們的良好經驗。積極敎育靑年男女社員提高耕作技術。
  (2)進行必要的和可能的農業基本建設,例如興修小型水利,修整梯田,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增添牲口和農具。利用本地的自然肥料資源,努力積肥造肥。对於社員積肥交社公用的,应該給以合理的報酬。
  (3)擴大耕地面積,种植高產作物。在有河道和一切有水源的地方,尽可能地開闢稻田,以便更多地增加粮食產量。
  (4)按照当地的條件,並且在地方國家机關的計劃指導下,發展包括農業和手工業、畜牧業、林業、果木業或漁業等副業的多部門經濟。
  在林牧業發展的山區,可以組織農林牧結合的生產合作社,使農業、林業、畜牧業相互配合地發展山區經濟。
  第二,推廣各地合作社的包工制的良好經驗,合理地組織勞動力。还不能实行常年包工制的合作社,可以实行臨時包工制或者季節包工制,以便創造條件,準備过渡到常年包工制。
  (1)建立生產隊、生產小組和組員關於耕作、飼养牲畜和保管農具的責任制度,加强勞動紀律。
  (2)建立定量、定質的勞動生產定額(即標準工)的制度,按件計酬,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3)建立經常的逐級檢查的制度,对於生產隊、生產小組和組員的工作不合標準的,及時地加以糾正。
  (4)在季節包工和常年包工的基礎上,实行超產獎勵制。超額完成產量計劃的,給以獎勵;因爲耕作不力而減產的,降低報酬。遇到自然災害的,应該根據受災程度另行規定应產量的標準。对於抗災積極努力而超額地完成应產量的,給以獎勵;对於抗災消極怠工而達不到应產量的,給以处分。
  第三,提倡勤儉办社,健全財務管理和会計工作,發揮財務工作对於發展生產和合理分配的保証作用和監督作用,避免財政管理的混亂現象,反对鋪張浪費。
  (1)各种財務開支应該有一定的限額。推廣簡便易行的「財務包乾」(即根據限額,承包開支)的經驗。節約的应該受到獎勵,食汚或者浪費的应該受到处分。
  (2)选拔可靠的会計人材,設立各合作社之間經常交流經驗的会計互助網。
  第四,加强政治工作和文化敎育工作,提高社員的社会主義覚悟,發揮社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向社員廣泛地宣傳國家的社会主義事業和農業对於國家經濟生活的重大意義。宣傳國家經濟建設計劃特別是農業生產計劃和農產品收購計劃,敎育社員認眞地執行國家關於農村工作的政策,關於粮食和其他農產品的計劃收購的政策。
  (2)提倡愛社和愛護公共財產的集体主義思想,逐漸地克服社員的個人主義,反对破壞勞動紀律的行爲。
  (3)提倡生產隊和生產隊、小組和小組、組員和組員之間的团結互助,開展勞動競賽。提倡不斷地鑽硏和改進生產技術。注意發揮靑年社員和女社員的力量。
  (4)加强社內民主,鼓勵社員提出改進工作的合理化建議。
  (5)定出幾年內掃除文盲的計劃,提高社員首先是社內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
  (6)提高社員的政治警惕性,不斷地同一切反革命破壞行爲作鬪爭。
  八
  國家的財政、經濟各有關部門,特別是農業的行政部門,在財政和技術上对於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援助,应該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
  第一,人民銀行和農業銀行,除了設立貧農合作基金貸款,以便帮助解決貧農入社基金的困难,而有利於貧農同中農的合作以外,应該逐步地增加对於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基本建設投資的貸款,恰当地降低利率,並且延長償还期限(可以規定爲三年到五年)。
  第二,農業部門应該有計劃地將農業技術推廣站建立起來,使它們成爲國家在技術上(例如使用新式農具、換用和培养優良品种、改進耕作方法、防治病蟲害等)援助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中心。
  应該加强國營農場的工作,使國營農場对於合作化運動更多地起帮助和示範的作用。
  第三,机械製造工業、商業和手工業等行政部門,除了合理地降低農具的價格以外,对於農藥和農藥器械的價格也应該適当地降低。降低價格不得降低產品的質量,而且必須力求提高產品的質量。
  適应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机械工業部門应該十分重視新式農具的設計硏究工作和修配工作;必須尽速地完成第一個拖拉机製造廠的建設,並且尽速地籌備第二個和第三個拖拉机製造廠的建設。机械工業部門还应該增產水利机械設備。化学工業部門应該增產肥料。
  第四,農業行政部門应該注意訓練大量的会計人材,並且逐步地配備足够的会計輔導員,巡廻指導各社改進会計工作,健全会計制度。人民銀行、農業銀行和供銷合作社的區鄕机構中的会計人員,应該尽可能地帮助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会計財務工作。
  九
  由於合作化運動的發展,原來的地主、富農中的許多人和各种反革命分子,必然要採取各种形式的破壞活動。我們必須警惕他們对於合作化運動破壞的嚴重性。現在已經有不少地主、富農和反革命分子用各种僞裝混進到合作社中來,甚至竊取了合作社的重要職務,篡奪了領導权,企圖使合作社變成他們的工具,或者陰謀搞垮合作社。他們在合作社中破壞党的領導,打擊、陷害群衆的積極分子和合作社的幹部,進行殘害牲畜、破壞莊稼、以至於進行放火暗殺等等罪惡勾当。有的地主、富農和反革命分子还組織了一些假合作社。因此,必須規定:
  第一,在最近幾年內,在一切还沒有基本上合作化的地方,堅決地不要接收地主分子和富農分子加入合作社。只有在那些已經基本上实現合作化並且合作社已經鞏固了的地方,才可以有條件地分批分期地接受那些早已放棄剝削和实行守法勞動的原來的地主分子和富農分子加入合作社,以便在集体的勞動生產当中繼續改造他們。
  第二,对於已經加入合作社的地主、富農,根據他們入社以後的情況,分別处理。对於那些進行破壞活動的分子,必須堅決開除出社;情節嚴重的,送交法院懲处。只有那些能够守法勞動的分子,才可以讓他們留在社裡,繼續改造。
  第三,对於那些被地主、富農和反革命分子窃取了各种職位的合作社,必須分別情況,加以淸理和改組。
  第四,解散那些地主、富農和反革命分子所組織的假合作社。对於其中的貧農和中農,必須分別情況,進行敎育,重行加以組織。
  現在各省还存在着一些土地改革不徹底的落後鄕村,大約佔鄕村數的百分之五左右,封建地主、惡覇、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壞分子还在那裡或明或暗地剝削和压迫農民群衆。在这類鄕村中,也可以把可靠的貧苦農民積極分子組成合作社,同時,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充分地發動群衆,堅決消滅封建勢力和反革命勢力,爲順利地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創造必要的條件。
  十
  爲着積極地和有計劃地領導農業合作化運動,需要有全國的、全省(自治區)的、全專區(自治州)的、全縣(自治縣)的、全區的、全鄕(民族鄕)或者全村的關於合作化的分期实行的規劃。这种規劃除了应該注意合作化運動的共同點以外,还应該注意各地方合作化運動的具体差別。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條件,各地方合作化運動發展的速度,將有下列主要的三類情況:
  第一,在互助合作運動發展比較先進的地方,合作化程度在一九五五年夏季已經達到当地總農戶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大体上可以在一九五七年春季以前先後發展到当地總農戶的百分之七、八十,即在基本上实現半社会主義的合作化。这類地方主要是華北、东北各省,还有其他一些省份的一部或大部。
  第二,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合作化程度在一九五五年夏季已經達到当地總農戶的百分之十左右或者百分之二十左右,大体上可以在一九五八年春季以前先後在基本上实現半社会主義的合作化。
  第三,在互助運動基礎比較薄弱、農業生產合作社現在还很少的地方,实現合作化需要更多的時間。这類地方主要是某些边疆地方。其中有個別的边疆地區,还沒有实行土地改革,还沒有互助合作組織;在这种地區,必須採取比較緩慢甚至於長期等待的政策。
  各省、市和各自治區的党委在製訂合作化規劃的時候,应該注意在有條件的地方,有重點地試办高級的(即完全社会主義性質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有些已經在基本上实現了半社会主義的合作化的地方,可以根據發展生產的需要、群衆覚悟程度和当地的經濟條件,按照個別試办、由少到多、分批分期地逐漸地發展的步驟,擬訂關於由初級社轉變爲高級社的計劃。
  在多民族雜居的地方,可以組織單一民族的合作社,或者是民族联合的合作社。
  在純牧業的地區,如果有條件,也可以試办牧業生產合作社。
  各地方的農業合作化規劃,应該包括当地的林業、牧業、漁業、鹽業等經濟部門的合作化規劃,还应該包括農村的供銷合作、信用合作、手工業生產合作、運輸業合作,以及文化敎育工作、党和群衆团体的建設工作等規劃。
  各級党委——首先是鄕支部和縣委,在擬訂農業合作化規劃的時候,应該同時因地制宜地擬訂以發展農業爲中心的全面的、長期的生產規劃。
  十一
  在進行農業合作化的規劃工作方面,应該特別注意鄕或村的合作化規劃,因爲鄕或村的合作化規劃是整個合作化規劃的基礎。各級党委首先应該指導一些重點鄕村的党的組織,試作一個適合於本鄕本村的條件的逐步前進的全面統籌的規劃,以便取得經驗,指導整個的運動。这种規劃包括如下的內容:
  第一,对於農村的階級情況以及互助合作運動的組織情況,進行具体的分析。
  第二,根據農民各階層的覚悟程度和自願原則,照顧居住條件和人事關係,作出分批分期的建組建社或者擴組擴社的安排。
  第三,从整個鄕村農業生產合作化的利益着眼,適当地配備和培养建組建社的骨幹力量。
  这种規劃必須由幹部和積極分子認眞地硏究,必須同群衆反覆商量,防止强迫命令,並且必須在实踐过程中隨時作出必要的修正。
  十二
  省(自治區)、專區(自治州)、縣(自治縣)、區、鄕(民族鄕)各級党組織,都要嚴重地注意農村問題,切实地改善自己对於農村工作的領導。各級地方党委的主要負責同志必須抓緊硏究農業合作化的工作,要把自己變成內行。總而言之,要主動,不要被動;要加强領導,不要放棄領導。
  領導的工作方法是必須在群衆運動中学習,熟悉情況,總結經驗,靈活地指導運動。不懂不学,亂發命令,有時候走得太慢,有時候走得太急,这些都違反实際運動發展的規律,都是主覌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不反对这种主覌主義,就不能够有正確的領導
  領導的任務是必須尊重和啓發群衆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保護新生力量的生長。当社会新事物剛出來的時候,不是給以熱情的帮助,而是加以阻礙和打擊;或者当新事物还沒有成熟的時候,不是用適当的步驟去促進它的自然地誕生,而是用急躁冒進的办法企圖把它勉强製造出來,这些都將挫折新生的幼芽,都是机会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不反对这种机会主義,就談不上什麽領導。
  合作化運動是要將大約一億一千万農戶由個体經營改變爲集体經營,並且進而完成農業的技術改革,是要消滅農村中的最後剝削制度即資本主義制度,而建立社会主義制度。这是關係幾億人口生活的大事,不能設想沒有困难。主覌主義者和机会主義者在困难面前缺乏淸醒的头腦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因爲他們不懂得依靠群衆和依靠党,或者是不相信群衆和不相信党。但是,我們的党是一個久經考驗的党,是一個密切地联系群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党。三十多年以來我們的党在革命中經歷过許多巨大的風浪,遭受过許多嚴重的困难,由於緊緊地同群衆团結在一起,也就能够把困难一個一個地克服下去,而勝利地領導了入民的革命。社会主義的建設是千百万人的事業。不論是在國家工業化方面,或者在農業合作化方面,或者在其他方面,我們都必須發揮廣大群衆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实事求是,戒驕戒躁。六中全会相信,祇要能够这樣做,我們也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而繼續贏得新的偉大的勝利。
  (新華社北京十七日電)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