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誤投、漏送、積压郵件的現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607
颗粒名称: 消除誤投、漏送、積压郵件的現象
分类号: F618
摘要: 郵電局是們重要的部門;它以傳遞的方法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和文化交流,爲相处異地的人們取得事務上的联系、思想上的交流。因此,郵電部門工作人員必須準確、迅速、及時地將文件、書信、報刋遞給收件者。本市郵電局大部分工作人員是这樣做了的。但也有些工作人員却錯誤地認爲「郵政工作沒有前途,幹幾年投遞工作还是送信的」,而不安心工作,使誤投、漏送、積压和丢失等現象不斷發生。千山郵電營業处投遞員宋振山,今年有一次將三十多封信遺失在道上。雖然存在这些嚴重情況,但並沒有引起郵電局領導上的重視。因此,希望市郵電局能經常对投遞員進行政治思想敎育,以提高他們的政治責任感,充分做好投遞工作,爲國家建設和人民群服務。
关键词: 邮电局 邮政工作

内容

郵電局是們重要的部門;它以傳遞的方法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和文化交流,爲相处異地的人們取得事務上的联系、思想上的交流。因此,郵電部門工作人員必須準確、迅速、及時地將文件、書信、報刋遞給收件者。本市郵電局大部分工作人員是这樣做了的。但也有些工作人員却錯誤地認爲「郵政工作沒有前途,幹幾年投遞工作还是送信的」,而不安心工作,使誤投、漏送、積压和丢失等現象不斷發生。
  首先是常誤投、漏送、積压和丢失信件。如寄給市電業局財務科某同志的信,却被投遞員送到市政建設工程处;寄給本市新華書店的信,被送到鉄西百貨商店;寄給媒建公司媒炭營業部的信,被送到市人民銀行營業部;寄給市人民銀行的信,被送到市五金公司。千山郵電營業处投遞員宋振山,今年有一次將三十多封信遺失在道上。第一區东河南村軍屬李金璽寄給他在朝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兒子的信,被郵電局压了二十四天才發去。讀者李学德來信說,今年四月他在山东省歷城縣的老家給他來了兩封信,雖然每次把通信地址都寫的很淸楚,但都被鞍山郵電局投遞員胡秉賢以「此人已遷往別处」爲理由給退回。結果,由於沒有取得联系,他父親不得不从山东來鞍尋找他。
  其次,漏訂、誤送、積压、丢失報刋、雜誌等現象也當發生。如千山人民文化舘在今年第二季度向千山郵電營業处預訂的「旅大文藝」、「吉林文藝」、「黑龍江文藝」和「農業科学通訊」,雖然当即交齊了款,但却被該營業处給漏訂了。市公安局白錫金向郵電局訂的第三季度「学習」雜誌,至今只收到一份第八期的,而在第三季度出版的第七期、第九期却未收到。他到郵電局去查詢,郵電局雖說「待我們查到後給你寄去」,实際到現在也未寄去。第一區中所屯村政府預訂的兩個季度的「遼寧日報」全都被錯送給該村鉄匠爐了。
  雖然存在这些嚴重情況,但並沒有引起郵電局領導上的重視。本報从今年六月到九月曾轉給該局三十八封批評郵電工作的讀者來信,請他們硏究处理。可是,不僅被弄丢了五件,还把有的來信压了四個多月不作答覆。該局对投遞工作的檢查是很差的,該局雖然名義上有個檢查科,但实際沒有一個檢查工作人員。結果,由於缺乏經常檢查,投遞工作中的差錯也就愈來愈多。
  郵政工作做得好壞,与人民群衆的利益有直接關係。因此,希望市郵電局能經常对投遞員進行政治思想敎育,以提高他們的政治責任感,充分做好投遞工作,爲國家建設和人民群衆服務。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振山
相关人物
李金璽
相关人物
李学德
相关人物
胡秉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