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578
颗粒名称: 張永梅
分类号: F323.3
摘要: 一九五三年初秋的一天傍晚,一區老虎屯村的農民,習慣地聚集到村裏的一棵大柳樹下,談論起这年莊稼的收成。可是張永梅却悶声不响的坐在家裏的飯桌前面,在核計自己的問題:。高小畢業後,本想找個工作做。可是近一個月來每天起五更爬半夜的往區政府、市勞動介紹所跑,下晚有時需要七八點鐘才能回家。村裏党支部書記知道張永梅的思想顧慮,找她談过話,給她解釋了參加農業生產的意義,她对參加農業生產的認識提高了。經过党支部的動員、帮助,在这農忙的季節裡,老虎屯村有一個婦女組下地了,这個組的組長就是張永梅。今年春天,領導把她調到熊岳農校,現在她正在該校学習農業技術。不久以後,張永梅就会成爲一個懂得技術的農業幹部。
关键词: 张永梅 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

内容

一九五三年初秋的一天傍晚,一區老虎屯村的農民,習慣地聚集到村裏的一棵大柳樹下,談論起这年莊稼的收成。可是張永梅却悶声不响的坐在家裏的飯桌前面,在核計自己的問題:
  高小畢業後,本想找個工作做。可是近一個月來每天起五更爬半夜的往區政府、市勞動介紹所跑,下晚有時需要七八點鐘才能回家。特別是最近,爹連點盤川錢也不給了,到市裏有二、三十里路就得硬走……,以後得怎麽办呢?
  她一想到这,就和有什麽委屈似的抽抽噎噎地哭起來。因爲沒有想通而不願意參加農業生產的張永梅,这時心裏老像有個疙疸沒有解開。
  村裏党支部書記知道張永梅的思想顧慮,找她談过話,給她解釋了參加農業生產的意義,她对參加農業生產的認識提高了。接着团支部開会找她,上团課也找她。而在团課学習当中,最使她感到興趣的是徐建春參加農業生產後的事兒。
  天漸漸涼了,高粱穗子都晒紅米了,比猫尾巴还粗的穀子穗被風吹的擺來擺去,眞招人喜欢。
  俗話說,「三春不如一秋忙!」人們在这個季節裡,眞忙得有些喘不过氣來。經过党支部的動員、帮助,在这農忙的季節裡,老虎屯村有一個婦女組下地了,这個組的組長就是張永梅。
  在地裏幹活的老程头,離老遠看見她們就說:「快小傍晌了,才來!」一些年靑人更会說風涼話:
  「她們能上陣才怪呢!」
  張永梅偶爾也听到些風涼話,生了點氣,但她又一想:「这何必呢?我若洩氣組員們更完了。」沒有理这些。
  第一天她們割的是豆子,割的还好。下晚回家時,她就覚得腰痛。第二天吃了兩碗飯,就又挨家召喚人去了。等有小孩的組員把孩子奶完,尾裏活收拾完,又是小傍晌了。这天下晚回家,張永梅累的也沒吃飯就躺下了。她想:这活能幹下去嗎?舅舅來信叫我到鉄路上工作,去不去呢?……
  正在这時候,团支部書記刘珙生來了。她把下地情況講完了後,团支書說:「工作还有沒有困难的,洩氣还行。这是呂根澤的材料,你好好看看吧。」
  隔了一天,她們互助組又下地了。这天,又有幾個新的高小畢業生和她們一同下地。休息的時候,工作情緖又高漲起來的張永梅,就領她們唱歌,因此大家的情緖很高。
  这一秋張永梅除了把自家地割完、忙完,还揀了五畝棉花。这時愛說風涼話的人,也說他們的好話了。
  入冬,政府開始購餘粮。一天晚間,張永梅正在宣傳賣餘粮的好处,忽然听到背後有人叨咕:「光出嘴說別人,你家賣多少?」她听了这話,臉唰啦一下紅了。村裡人都知道,她的父親是很保守的。即使是这樣,張永梅和她的哥哥,还是耐心地說服了父親。在村裏的報餘粮大会上,老張头首先報名賣了一千五百斤餘粮。当時人們听了都說:「老張头那麽保守,都賣餘粮了,咱們还能落在他後边嗎?」於是大家也都紛紛報名賣餘粮。全村超过購粮任務百分之二十。
  張永梅參加農業生產的第二年——一九五四年春天,她領着女組員刨糞、裝糞、跟車、打楂子什麽都幹。最後她还学会了扶犂。由於她工作積極,在政治上又進步,很快的入了团,以後又入党了。当她們互助組和張吉春互助組合併成生產社時,她在社員大会上被选爲社主任。
  自从当社主任後,她更加忙了。白天得領導社員生產,下晚有時还要開会,或者寫黑板報。就是这樣,她也能愉快的完成任務。
  今年春天,領導把她調到熊岳農校,現在她正在該校学習農業技術。不久以後,張永梅就会成爲一個懂得技術的農業幹部。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德权
责任者
張永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