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志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363
颗粒名称: 他們的志願
其他题名: ——記靑年都本文等志願開荒
分类号: S28
摘要: 今年七月的一天,幾個男女靑年走進了靑年团鞍山市委員会的办公大樓。其中一個身材高大、長掛險的靑年拿着一份「材料」,和統战部的姜凱忱同志說:「老姜,听說新疆需要一批開荒的靑年,有这麽回事沒有?」姜凱忱眼睛無意地往下一溜,看着他手上拿份「材料」,使反問道:「这事你們听誰說的?我們还不知道这個消息呀!」但他又像發現了什麽似地說:「你們是不是从報紙上看到了北京靑年參加開荒的消息。」。这幾個靑年人就是最近响应瀋陽靑年徐雪卿等志願開荒倡議的都本文等五人中的張成銘、馬恩芳、何經德。於是他們这次剛一看到徐雪卿等七名靑年提出開荒的倡議,都爭先恐後地報了名,並寫出了自己的申請書。
关键词: 鞍山市 青年 志愿

内容

今年七月的一天,幾個男女靑年走進了靑年团鞍山市委員会的办公大樓。其中一個身材高大、長掛險的靑年拿着一份「材料」,和統战部的姜凱忱同志說:「老姜,听說新疆需要一批開荒的靑年,有这麽回事沒有?」姜凱忱眼睛無意地往下一溜,看着他手上拿份「材料」,使反問道:「这事你們听誰說的?我們还不知道这個消息呀!」但他又像發現了什麽似地說:「你們是不是从報紙上看到了北京靑年參加開荒的消息。」
  「北京靑年能參加開荒,我們鞍山靑年也可以參加呀!」
  「咱們鞍山沒有号召靑年開荒,我們可以負責向团中央去信問一下。」
  一個身材高大的靑年把手裡拿着的「材料」一手遞給了姜凱忱,並說:「这是我們幾個人志願參加開荒隊的申請書,你們可千万早點給轉去呀,咱們幾個人盼不一時開荒去。」
  这幾個靑年人就是最近响应瀋陽靑年徐雪卿等志願開荒倡議的都本文等五人中的張成銘、馬恩芳、何經德。
  靑年都本文等五人是初中、高小畢業生,他們看到初中高小畢業生徐建春參加農業生產,並取得輝煌成績的時候,深深地受了感動,他們認識到在我們偉大的祖國裡,处处需要人,參加農業生產同樣是光榮的,有遠大前途的。於是他們这次剛一看到徐雪卿等七名靑年提出開荒的倡議,都爭先恐後地報了名,並寫出了自己的申請書。
  都本文說:「我們國家要建設社会主義,可是沒有農業生產粮食,工人們沒有了食粮,怎麽能建成社会主義,过着幸福的生活呢。我要開墾荒地去,不能讓荒地再昏睡下去!我是一個靑年团員,我要克服一切困难,向困难進軍,我要努力学好農業技術,爲祖國貢献出一切力量!」
  張成銘,他家裡在解放前生活是很苦的,就父親一個人在工廠做工,要养活七口人,不是缺吃就是少穿,过着飢寒交迫的生活。从解放後生活好起來,張成銘的父親由工人被提昇爲礦山管理处的測量技師,哥哥是地質处測量見習技術員,現在全家过着丰衣足食、幸福美滿的新生活。新生活,使張成銘更加熱愛祖國,去年國家徵集補充兵員的時候,他報了名,並給彭德懷將軍寫了信,要当人民的海軍;彭德懷將軍給他回了信,要他多多的学習本領,加强鍛鍊身体……正当这時,張成銘報完名,身体檢查沒合格,他仔細地看完信,就更加鼓舞了他,他每天堅持鍛鍊身体,过去曾很少摸籃球,可是現在却成了球場上的熟人。他这次報了名要參加開荒,爸爸媽媽和哥哥都挺樂,爸爸和哥哥說:「成銘到那好好幹,要学好農業技術,多給國家增產粮食。」媽媽也說「你去吧,媽把被和褥子都拆洗作上,可不興走到半道回來,給媽丢人。」張成銘却說:「你們放寬心吧,我要克服一切困难,要把自己靑春的光和熱發揮出來,爭取在開墾荒地的大進軍中,加入靑年团。」
  誰要是向他們幾個人說:「你們到那裡要受累呀,能行嗎?」那個中等身材,梳着兩個一尺多長辮子的姑娘成桂英会翻楞你兩眼說:「困难怕啥,沒困难咱們还不去了呢,咱們不是去享福,咱們是要建設社会主義,是讓荒地長出茁壯的莊稼。」
  从左至右:都本文、馬恩芳、何經德、戚桂英、張成銘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佟培揚
责任者
姜凱忱
相关人物
張成銘
相关人物
馬恩芳
相关人物
何經德
相关人物
徐建春
相关人物
徐雪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