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變荒地爲粮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326
颗粒名称:
變荒地爲粮倉
其他题名:
都本文等五人响应瀋陽市青年徐雪卿等七人倡議志願開荒給团市委的申請書
分类号:
F325.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名青年响应沈阳市开荒倡议,向团组织申请参加辽宁省青年开荒队。团市委支持并决定组织全市二百人青年开荒队,选拔五十人参加全省垦荒团。此举体现鞍山青年建设祖国的热情,具有重大政治与经济意义。全市青年积极响应,未入选者也应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为祖国建设奋斗。
关键词:
沈阳市
粮仓
青年
内容
靑年团鞍山市委員会
我們是鞍山市鉄西區第一街的五個靑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決心把自己的靑春和智慧献給偉大的祖國建設。当我們在九月二十日遼寧日報上看到瀋陽市高小、初中畢業生徐雪卿等七人提出志願開荒的倡議後,大家都很興奮,馬上凑在一起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都認爲这個倡議代表了我們想參加祖國農業建設的共同志願。我們經过愼重考慮,決心学習首都靑年,組織志願墾荒隊的愛國主義行動,熱烈地响应瀋陽市靑年志願開荒的倡議,請求团組織立即批准我們參加遼寧省第一批靑年開荒隊去開發祖國的大地。
一日千里地向前發展的社会主義建設迫切需要有更多更好的粮食和各种原料作物來支援,而我們國家还有近十六億畝肥沃的荒地、全省也有一百万畝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的荒地等待着我們去開墾。我們沒有理由可以讓这麽好的土地閒着,讓它叢生野草,而不讓它生長出高粱、水稻、大豆……來爲社会主義工業化服務。北京和瀋陽市靑年爲我們作出了榜樣,我們鞍山市靑年也同樣有讓昏睡沉沉的大地甦醒过來,變荒地爲粮倉的願望。我們也熱情地向全市靑年建議,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要求团組織批准我們也組織一支鞍山市靑年志願開荒隊,向祖國需要我們去的地方——荒地進軍。
我們也曾經在一起計算过,二百人的墾荒隊,如果能給國家開墾二千多畝荒地,那就能增產二十多万斤粮食。当然,開墾这一大片的荒地需要不少錢,而我們國家正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祖國重工業的建設,我們不能讓國家拿出太多的錢。因此,我們希望团組織和全市靑年能給我們一些支持。我們保証这友誼的支援,將会在我們勞動的双手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朶——更多的高粱、大豆。
我們知道開荒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要在荒無人煙的田野上建立起新的農莊,困难是很多的。可以想像到工作和衣食住行都不会像現在这麽舒適,特別是有些困难是我們想像不到的。这些問題我們也想过了好幾次,但是困难又算得了什麽呢!我們決不怕困难,党从來就是这樣敎導我們,新中國的靑年从來不找輕鬆的生活。爲了把祖國建設成爲偉大的社会主義國家,就是吃點苦受點累又算得了什麽呢!到最艰苦的崗位上去,不正是靑年人最大的幸福和愉快嗎!沒有任何困难能够擋得住我們變荒地爲粮倉的決心,沒有任何困难能擋得住我們在荒地建設起新的集体農莊的決心,有什麽榮譽可以比得上苏联共靑团員們在絕無人跡的荒野上創建起「共靑团城」更光榮呢!在困难面前,我們保証做到像毛主席敎導我們那様,「讓高山低头,讓洪水讓路!」我們保証做到像倡議提出的那樣:「我們一定抱着去吃苦、去勞動、去創造的決心,勇敢迎接困难、战勝困难。」用自己辛勤而艰苦的勞動和創造智慧來開發大地,讓丰穗的莊稼在自己勞動双手中長起來,支援國家建設。这就是我們的誓言。
此致
敬礼!
都本文 張成銘 戚桂英
馬恩芳 何經德
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日
青年团鞍山市委会給都本文等同志的覆信
都本文等五名同志:
你們的來信收到了。我們同意你們响应瀋陽市高小、初中畢業生徐雪卿等七人倡議志願開荒的申請。你們这种爲了祖國建設增產粮食,不怕艰难困苦,向荒地進軍,變荒地爲粮倉,變荒地爲自己幸福家園的愛國主義行爲,是完全符合党和國家的利益,也一定会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
都本文等五人向团組織提出的申請書,充分反映了鞍山靑年建設祖國可貴的熱情,無疑的这种行爲对祖國社会主義建設有着重大的政治意義与經濟意義。我們大力支持你們这种愛國主義行爲,除选拔五十名參加全省靑年墾荒团外,並在全市組織一支二百人的靑年開荒隊。我們相信全市高小、初中畢業生一定会熱烈而自覚地响应開荒倡議。
目前,各區報名的人數已很多,这是全市靑年愛國主義思想覚悟高漲的具体表現,这种可貴的行爲是値得讚許的,是値得全市靑年学習的。如果因爲其他條件,未能批准參加開荒的高小、初中畢業生,仍应積極地參加自学小組,努力学習,鍛鍊身体,帮助家庭勞動和多做些社会公益的事情,服从祖國需要,時刻準備着,爲參加偉大祖國建設实現共產主義而奮鬪!
你們是鞍山市第一支向着荒地進軍建立新生活的靑年開荒隊伍,这是全市靑年的光榮。全市靑年一定会支援你們。希望你們要保持鞍山市靑年的榮譽,以高度愛國主義的熱誠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氣槪勇往直前,战勝困难,爲祖國農業建設不斷地作出貢献。
中國新民主主義靑年团鞍山市委員会
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都本文
责任者
張成銘
责任者
戚桂英
责任者
馬恩芳
责任者
何經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沈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