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消費者準備滿意的冬季物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310
颗粒名称: 爲消費者準備滿意的冬季物資
分类号: F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鞍山市国营商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为旺季供应做了充分准备,改进了产品质量和价格问题,增加了新品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通过学习先进技术,改进规格、提高质量、增加种类、降低成本,响应国家节约号召,利用废料、代用品和国家潜在物资,降低了产品成本。
关键词: 鞍山市 国营商业 手工业

内容

本市國營商業和輕工業生產部門,爲適应旺季供应需要,早就開始爲消費者準備冬季物資。
  百貨公司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先後擧办了工業產品鑑定会,根據消費者的意見,分头組織貨源,按照加工,基本上改善了歷來存在的產品質量和價格問題,爲旺季供应提供了有利條件。
  百貨公司由外地組織進貨的季節物資,都已陸續啓運,有許多商品已經進貨,並調撥到各基層單位供应了。提花、條花、網花的春秋衫,絨衣、褲,毛衣、褲,皮大衣,小孩冬裝、斗蓬等,備貨都很充裕,也爲顧主喜愛。新品种較去年同期增加了四十多种。爲適合農村应用,还加工了一批狗皮帽、襪,反皮大头鞋,特爲農村婦女們準備的毡鞋,毡疸瘩及深色全開襟的絨衣等,各种棉幹部服,正在加工。
  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在学習了旅大、哈爾濱、瀋陽等地手工業生產先進技術後,对改進規格、提高產品質量以及增加產品种類、降低產品成本方面,都起了積極作用。女式西服大衣,苏联式坤半高跟鞋,东北式男棉鞋,都是價廉物美的新產品。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响应了國家厲行全面節約的号召,利用了廢料、代用品和國家潛在物資,降低了產品成本。例如,使用加工染色的靑細布代替斜紋布做苏联式棉上衣,價格由过去的八元五角九分下降到五元五角二分,用廢膠胎代替皮底,使每双男勾鞋價格,比以前便宜八元四角八分;在製作採暖用具——爐筒子時,他們以薄鉄板代替了規格料,每節由一元五角九分,降低到九角五分,另外他們还用廢鉄板加工各种鉄製品,同樣都保証了產品質量,还給國家節省大批好鉄板应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吳慶林
责任者
于大良
责任者
唐戈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