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定量夠不夠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2251
颗粒名称: 粮食的定量夠不夠吃?
分类号: F326.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国家根据市镇居民的劳动差别和年龄大小等制定分等定量标准,以节约粮食。
关键词: 鞍山市 市镇居民 节约粮食

内容

國務院公布「市鎭粮食定量供应暫行办法」以後,得到了廣大市鎭居民的擁護。但是,也有些市鎭居民对於爲什麽要分等定量、分等定量標準是根據什麽確定的、它是否符合市鎭居民的实際需要、如果飯量超过定量標準又怎麽办等間題还不十分了解。現在,我們就來談談这些問題。
  「市鎭粮食定量供应暫行办法」中所規定的市鎭居民口粮分等定量標準,是根據市鎭居民的勞動差別和年齡大小等粮食消費習慣確定的。爲什麽要根據这些來規定市鎭居民口粮分等定量標準呢?目的就是防止浪費粮食,保証粮食的合理分配,以利於國家經濟建設的進行。
  先拿勞動差別來說,誰都知道,每個人所需粮食多少和他体力勞動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这也就是說,体力勞動重的就吃得多,体力勞動輕的就吃的少。按照勞動差別來分等定量,就不会把体力勞動重的和体力勞動輕的混在一起,讓吃得多的人不够吃,讓吃得少的人白浪費。这樣,吃得多的就能多買到粮食,吃得少的也能得到合理供应,人人都不会再担心粮食不足,大家都能吃飽,生產和工作就有保証。按年歲大小來分等定量的道理更簡單,一般說來,十週歲以下的兒童需要的粮食比大人少得多,如果把他們的定量標準和大人訂得一樣,当然是不合理的。同時,十週歲以下的兒童正处在發育成長的時期,飯量變化很大,如果只簡單地定爲一個等級,也不符合他們的实際需要情況。因此,在「市鎭粮食定量供应暫行办法」中,把十週歲以下的兒童分成三個等級,定量供应。这是符合旣保証合理需要又節約粮食的精神的。
  國家对市鎭居民粮食分等定量供应的办法是公平合理的。供应標準不是某幾個人憑空想出來的。也不是粮食部門主覌規定的,它是總結了兩年來城市供应工作的經驗,經过反覆硏究,对不同年齡和不同勞動情況的城市居民的粮食实際消費情況進行了周密、愼重的調查,才確定下來的。總的說來,这個標準是符合各個類型居民的实際消費需要的。根據廣州市六月份整頓城市粮食統銷工作的材料,各种類型的居民,每人每月的消費水平是:重体力勞動者三十六到四十七斤,中体力勞動者二十八到三十六斤,輕体力勞動者二十四到二十七斤,幹部二十到二十四斤,大、中学生二十三到二十六斤。充分証明:國家規定的市鎭居民口粮分等定量標準,比起市鎭居民平均消費需要是不低的。
  我們說定量標準不低,是指一般情況來說的,並不是說对每一個人都不多不少。各人都有各人的具体情況,要做到对每一個人都不多不少是不可能的。在各個類型的市鎭居民中,由於經濟條件、生活習慣和飯量大小不同,粮食消費數量也不会完全一樣,这裏面一定会有一些差別。根據居民粮食消費水平的典型調查材料看來,在实行居民口粮分等定量的供应制度以後,絕大多數的居民是够吃够用或稍有富裕的,只有少數人略感不足。也許有人說:旣然有少數人略感不足,爲什麽不就按照这少數人的实際需要來規定定量標準呢?我們說,这樣做是不符合節約粮食的精神的。因爲要按照这少數人的实際需要來規定定量標準,多數人就会有富裕,这樣,國家的粮食銷量就会增多,浪費粮食的情況就会大量出現。其結果不是被迫增加粮食收購量,引起農民不滿;就是使國家粮食收支計劃失去平衡,影响國家建設。因此,國家絕不能按照这少數飯量大的人的需要來規定定量標準。
  事实上,这少數人的問題也是能够解決的。首先应該看到,按照目前的消費情形,大多數的人家都是有節約粮食的潛力的。如果能够有計劃地、合理地使用粮食,改進做飯方法,把这部分潛力挖掘出來,就能解決很大問題。上海市楊樹浦居民張希光,一家大小六口,原訂用粮計劃一百四十斤,後來改進了做飯方法,提高了出飯率,就少吃了二十斤,平均每人每月只需二十斤粮食。相反的,如果有人这樣想:「吃着瞧吧,不够吃到月底再說」,而不願从節約粮食方面去想办法,就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还会造成粮食浪費。其次,前面已經說过,按照國家規定的定量標準,不只是有人感到不足,也还有人有富裕,如果能够把富裕的調劑給不足的,也能解決問題。比如:在一個集体伙食單位裏,有人吃得多,有人吃得少,平均起來也能够吃,甚至还会有富裕。在一個家庭裏也是这樣,男女老少平均起來,也能够吃。如果在集体伙食單位裏和在家庭裏都不能解決問題,或是旣不在集体伙食單位裏吃飯也不在家裏吃飯的單身漢,也可以通过戶与戶之間的自由調劑來解決。
  定量供应標準在數量上够,在營养上够不够呢?过去有些人以爲:吃得多就營养足,吃得少就營养不足。事实上这种說法是不科学的。因爲人吃多少粮食,是根據需要和消化能力來決定的,如果超过需要和消化能力,就是吃得再多也沒有益处,甚至还会妨害身体健康。而且營养的來源,不僅是在粮食裏面,而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菜蔬裏面來的,光依靠多吃飯也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这次國家規定的定量標準,根據專家从營养的角度來分析,也認爲是適当的。因此,不論从市鎭居民的实際需要來看,还是从營养的角度來看,國家規定的分等定量標準都是合理的。
  粮食定量供应的積極作用就是推動節約,我們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要精打細算,注意節約,不浪費一粒粮食。市鎭粮食定量供应的办法对國家对人民都是有利的,每一個市鎭居民都应該自覚地遵守口粮分等定量供应的制度。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江靜
责任者
張希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