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有廿对礦井在年底前移交生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971
颗粒名称: 將有廿对礦井在年底前移交生產
分类号: F426.21
摘要: 本文报道了国营煤炭工业将有20对新建、改建和恢复的矿井陆续移交生产。这些矿井将增加国营煤炭工业的生产能力,使其达到1952年原有生产能力的30%以上。
关键词: 鞍山市 煤炭工业 矿井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卅一日消息】从九月起到今年年底爲止,國營煤炭工業將有二十对新建、改建和恢復的礦井陸續移交生產。加上过去兩年多內已經投入生產的二十九对礦井,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头三年中,國營煤炭工業新增加的生產能力,將等於一九五二年原有生產能力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計劃在年底前移交生產的礦井,目前大部分已經進入施工結尾階段。其中規模宏大的鶴崗礦務局新建的东山豎井,絕大部分工程已經建設完成,並且已經在七月十六日開始試行生產。遼源西安礦務局新建的中央豎井也已經完成了全部建井工程的百分之九十。这兩对礦井是繼阜新海州露天礦之後由苏联全面援助我國建設的十多对大豎井中最先建成的兩对。
  爲了迅速供应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用煤的需要,幾年來煤炭工業系統貫徹了「投資少、出煤快」的方針。在今年移交生產的礦井中,有二十多对是恢復和改建的舊礦井。这些礦井都只經过一兩年的建設,每年增產的煤炭就足够供应一百多万瓩火力發電設備全年發電的需要。已在今年八月份開始正式出煤的峯峯煤礦东大井,从去年一月開始施工到現在,只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就恢復了生產,而國家对它的投資只相当於新建一個同樣規模礦井的二分之一。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