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長的幫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873
颗粒名称: 工長的幫助
分类号: TG338
摘要: 八月二号,軋鋼工程公司廠外工地的十二個普通工小組分头在劃分好的位置上挖土。負責領導这裡施工的一工段立即召開了工段長会議,这是爲实現段長們自己訂立的帮助工人突破新定額的諾言。一米深開口掏土法剛試行了兩天,各小組紛紛突破了新定額,平均達百分之二十一點二。自从馬車趕到坑底下,由工人直接裝土以後,各小組突破新定額的數字漸漸地上升,十二個小組平均突破百分之二十七點五,大車也从每天每輛拉十次土提高到十四次。工人和車戶滿意地說:「段裡替咱們想的眞週到,这一來,不但对國家有好处,咱們也多收入一筆超額工資,眞是双全齊美啊!」
关键词: 鞍山市 工长 工人 轧钢

内容

八月二号,軋鋼工程公司廠外工地的十二個普通工小組分头在劃分好的位置上挖土。
  这裡的土質很堅实,地面上还有一層硬殼,鎬往下一刨一蹦躂,鍬一挖一吃溜,幹了兩個來鐘头,費了挺大勁,一點沒出活。
  負責領導这裡施工的一工段立即召開了工段長会議,这是爲实現段長們自己訂立的帮助工人突破新定額的諾言。工長謝宝珍和王宝財提出:先讓每小組都挖個一米深的開口坑,然後从坑壁中間往外掏土,等掏出洞來,上边的硬殼自己就塌下來了;繼續这樣去掏,工人光挖淌下來的浮土,效率一定能高。
  一米深開口掏土法剛試行了兩天,各小組紛紛突破了新定額,平均達百分之二十一點二。工人們反映:「如果不是工長們帮咱們改變操作方法,決不会有这樣成績的!」
  坑的面積越挖越大,工人把挖出的土抬到坑沿上去得走三十米遠的路。在坑沿上有五十多輛馬車載土到另一個工程去回塡基礎。抬着大筐的工人很累,汗如披雨。工長謝宝珍蹲在坑沿上皺着眉头在想这件事,忽然有人拍了他一下,他回头一看原來是材料科運輸組的袁成家。老謝用手比量着說:「如果把坑沿的坡度放大點,讓大車到坑底下去,工人直接往車裡裝土,不就省着工人再抬了嗎?」「对啊!」謝宝珍一拍大腿站了起來,拉着老袁的手到工段去了。
  段裡特意把運輸部大車隊隊長趙永成請來了,大家一致認爲这樣做对:減少体力勞動;工人直接往車裡裝土比車夫裝的快,車的週轉率也能提高。
  自从馬車趕到坑底下,由工人直接裝土以後,各小組突破新定額的數字漸漸地上升,十二個小組平均突破百分之二十七點五,大車也从每天每輛拉十次土提高到十四次。工人和車戶滿意地說:「段裡替咱們想的眞週到,这一來,不但对國家有好处,咱們也多收入一筆超額工資,眞是双全齊美啊!」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曉川
责任者
謝宝珍
相关人物
王宝財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