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擴建原機械總廠的教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457
颗粒名称: 接受擴建原機械總廠的教訓
分类号: F426.31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鞍钢机械总厂扩建立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文章指出,虽然工程已基本施工完毕,但投入生产半年多来,部分车间任务不足,设备利用率低,与庞大的投资相比极不相称。设计上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如没有实事求是地统计生产和基建的逐年需要量,没有研究其配合关系,只是根据不准确的资料来确定生产纲领。此外,还存在设备选择盲目追求“新”“大”,不从工艺要求出发,导致多化投资等问题。文章总结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对增产节约的方针缺乏认识,没有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改建方针,而是抱着“上级决定,我就敢做”的不负责任的思想进行设计的。作者表示,作为设计人员之一,今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和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纠正错误,在完成祖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中负起设计人员的责任,为祖国作出优良的设计。
关键词: 鞍山市 工业部门 经济建设

内容

鞍鋼機械總廠擴建工程到現在已經基本上施工完畢了,施工決算共化資金二千五百餘萬元。但從投入生產以後半年多來的情況看來,它對鞍鋼生產及基本建設的作用與這樣龐大的投資相較是極不相稱的。擴建後的車間大部分因任務不足,生產量只達設計規定產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第四機修車間僅爲■分之五十弱。部分大型設備因爲計及施有問題尙未投入生產,設備的利用率很低。這正如黨報所批評的是「一項嚴重浪費國家資金的工程」。
  這個擴建工程的設計暴露出許多嚴重問題,我僅就其中主要的,來談談我的認識。
  擴充機總工程的目的是爲了满足鞍鋼生產及基本建設的備品零件及加工訂貨的需要。但是我們接到重工業部指示編製機總擴充生產綱領中却沒有實事求是地詳細統計生產及基建的逐年需要量,也沒有硏究它們的配合關係,只是根據總機械師及計劃處所統計的木正確的資料來確定的生產綱領。我們沒有考慮到在鞍鋼基建工程完成之後,機總所承担的任務就將縮小的特點,也沒有硏究廠外協作的可能性及鞍鋼內部現有加工能力,只是抱着「上級決定,我們就敢做」的不負責任的態度,把計劃任務書中所提出的槪略的規模和擴建範圍原封不動的報吿給重工業部。而事實是怎樣的呢?按設計確定的生產部門的需要計劃,是在一九五八年才達到的,在此以前只需三分之二左右;基建需要量每年實際只達設計規定的二分之一左右,而到一九五八年將趨於零。鞍山市及附近城市的機械製造業尙有富裕能力可協作。鞍鋼內部當時也有一些機床如能發揮潛力,合理負担任務,可满足設計規定生產計劃的四分之三左右。如果我們能够全面地細緻地考慮,精打細算,擴充的內容將大大削減,能削減投資的四分之三左右。原預算的投資額爲二千萬元,不必要的投資近一千五百萬元,這是多麽驚人的浪費!
  我們沒有能合理的確定擴充規模已經造成了錯誤,加上我們好大喜功、厭舊喜新就錯上加錯了。如西工地鑄造車間設計的年產量比在確定生產綱領時平衡中所應負担的產量大一倍稍弱,並成了中等機械化程度的鑄造車間——化鐵爐是國內最先進的,配砂及淸砂採用了成套的設備,車間設置了全套的通風除塵裝置——完全忽視了這個車間爲基建服務的帶有臨時性的。我們盲目的考慮西工地的遠景發展,將西鑄造車間和三機修車間之間的吊車棧橋設計爲二十噸的,而實際上最大工作物僅爲十噸。此外,我們在每一個機修車間都設置了露天吊車棧橋,車間運輸大都採取了電動平板車。這些都不是必需的,而露天棧橋的設立更是違反了重工業部的「不增建廠房」的指示。這些技術決定都大大的增加了投資。據不完全統計,由於設置不必要的設施及標準過高,多化投資達四百萬元之巨(包括生活福利設施)。
  設備選擇是技術操作設計中的根本問題,這一點我們缺乏足够的認識,沒從工藝要求出發,而是盲目追求「新」「大」。我們在設計中沒有考慮基本建設的特殊需要,而是以鞍鋼生產設備中最大的工作物來選擇大型機床的,如第四機修車間的四米人字齒銑床(後取消),一米五傘齒輪鉋床,三米直徑銑齒機,中心距爲八米的車床等等。當時我們竟不知道有許多大型設備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左右,經濟核算思想何等薄弱!據不完全統計,由於盲目的採用設備,一共多化投資六十餘萬元。而很多價格昂貴的大型設備至今閑置不用或使用率極低,眞是令人痛心。
  設計內容很複雜,設計人員又缺乏經驗,這是事實,但設計質量的低劣是不能由這些理由來說明的。擴建的四個車間在施工中發現管道之間及管道與構築之間的衝突錯誤有幾十起之多,特別是西工地兩個車間施工中上述衝突事件竟達二十件之多。四機修設備與隱蔽母綫、廠房拉筋相衝突,西鑄造配砂槽與吊車相碰,二機修地坪與舊有設備標高不相符,地脚螺絲位置不對等等,這些錯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設計不實事求是,不虛心聽取現場意見所造成的不合理現象也是很多的,影響施工,浪費資金。
  造成錯誤的原因是我們沒有認眞學習黨的政策,對增產節約的方針缺乏認識。我們沒有實事求是地分析硏究改建方針,而是抱着「上級決定,我就敢做」的不負責思想進行設計的。設計時又盲目追求「標準化」「正規化」,而忽視了實際的經濟効果。這個敎訓是用國家大量資金買來的,我們要在實際行動中來接受這個敎訓。我是科的負責人之一,今後一定要兢兢業業地認眞學習黨的政策和蘇聯先進的科學技術,糾正錯誤,在完成祖國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中負起設計人員的責任,爲祖國作出優良的設計。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林興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