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的醜惡面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381
颗粒名称: 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的醜惡面目
分类号: D651.5
摘要: 蘆甸是胡風反革命集團的忠實走狗。他在一九三四年就考入了國民黨的幹部人員養成所,畢業以後,曾任僞聯保主任,無惡不作。一九三五年冬,又考入僞南京敎導總隊,受訓六個月後,被派到僞杭州集訓總隊任班長,曾到蚌埠爲國民黨招募新兵。一九三九年蘆甸就結識了「七月社」的胡風分子們,並參加了胡風分子方然、謝韜等主持的「現代文學社」的活動。一九四五年他混入我中原解放區之前,曾「特意」到重慶胡風家去「拜訪」,並由阿壠給他弄了通過蔣管區的護照。一九四六年中原突圍時,他化裝轉移,又回到蔣管區,一到上海,就住到胡風分子冀汸家裡,接着就拜見了胡風。
关键词: 鞍山市 反革命集团 芦甸

内容

蘆甸
  蘆甸是胡風反革命集團的忠實走狗。他在一九三四年就考入了國民黨的幹部人員養成所,畢業以後,曾任僞聯保主任,無惡不作。一九三五年冬,又考入僞南京敎導總隊,受訓六個月後,被派到僞杭州集訓總隊任班長,曾到蚌埠爲國民黨招募新兵。一九三七年又被保送入僞黃埔軍校十四期「深造」,在那裡參加了國民黨,以後又受過僞政工人員訓練,做過國民黨中央軍官學校的分隊長、指導員等職務。一九三九年蘆甸就結識了「七月社」的胡風分子們,並參加了胡風分子方然、謝韜等主持的「現代文學社」的活動。一九四五年他混入我中原解放區之前,曾「特意」到重慶胡風家去「拜訪」,並由阿壠給他弄了通過蔣管區的護照。一九四六年中原突圍時,他化裝轉移,又回到蔣管區,一到上海,就住到胡風分子冀汸家裡,接着就拜見了胡風。蘆甸第二次進入解放區時,憑着兩本「七月詩叢,一套「希望」雜誌,馬上與胡風分子魯藜一見如故,接上「關係」,並藉此參加了晉冀魯豫邊區文聯的工作。他靠使用兩面手段,騙取了人們的信任,在隱瞞了參加國民黨等反動歷史的情況下,混進了共產黨內。
  進天津以後,他竊取了天津文協秘書長的職務,便大肆活動起來。一面暗地到處謾罵汚衊共產黨的文藝領導,黨與非黨的進步作家,一面公開地到處給胡風捧場,宣傳胡風的反動理論。他與魯藜聯名寫信邀請阿壠到天津工作,還用盡辦法想把阿壠拉進共產黨內,但阿瓏入黨申請沒有通過,他竟鼓動阿瓏爲此事向中共中央提出控訴。
  蘆甸在天津幾年來一貫挑撥離間,破壞團結,進行有計劃的反黨反領導的罪惡活動。他抓住天津文協幾個思想上有毛病、品質惡劣的靑年幹部,挑撥他們對領導不滿、對抗,培養他們對胡風、阿壠的崇拜,那時天津文協機關差不多成了「淸一色」的胡風陣地。一九五一年文藝整風時,中共天津市委負責同志指出天津文聯有嚴重的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爲工農兵服務的方針不明確。蘆甸就到處煽動對市委的不滿,並趁整理文聯黨支部對市委整風總結的意見的機會,寫了一份反對市委、反對黨的文藝政策的報吿,盜用了天津文聯黨支部名義送交市委。這份報吿未經任何其他黨員看過,但却經過了阿瓏的「批准」和修改。
  他還千方百計地盜竊黨內文件、探聽黨內機密,作爲他們進行反革命活動的資本。他能看到的黨內文件,差不多每本都要拿到胡風家裡放幾天,他看不到的,就設法陰謀竊取。他給胡風「傳閱」黨內文件,幾乎已形成「制度」。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凡是我所知道的一切機密,不管對胡風有利或無利,我都吿訴他。」蘆甸這個不學無術的反革命分子,他冒充作家混進來,其實他的「作品」大都是阿壠帮他寫,甚至代他寫的。他就憑着那些十足的奴才手段而取得胡風的寵信的。
  就是這個蘆甸,他建議胡風向共產黨採取以攻爲守的策略,「給他們來一個悶棍吃吃」。後來胡風果然實行了,這就是胡風來北京請求派工作,請求討論他的問題,三十萬字的上書言事,最後抓住「文藝報」問題放大砲。蘆甸是胡風向黨進攻的「對文藝問題的意見」書的起草人之一。他與路翎、綠原、謝韜、歐陽莊等人逐章逐段地傳閱草稿,提供意見,原稿沒有「五把刀子」的結論,蘆甸建議說,「要有,不然不尖銳。」這樣「意見書」上就出現了「五把刀子」的結論。他還建議胡風加上一點「自我檢討」以欺騙中央。
  批判胡風思想運動在全國展開以後,蘆甸一看風向不對,馬上順風轉舵,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彎子」,見人就講「胡風錯了」。四月以後,他更「主動」向黨組織彙報,聲揚「過去盲目崇拜過胡風」,「要與胡風劃淸界限」,「要徹底交代自己的問題」,樣子顯得非常「眞誠」「沉痛」。但事實證明他完全是僞裝,據查明,今年一、二、三、四月內,他「晉見」胡風竟在十四五次以上。原來胡風、路翎得到了「情報」,說有人檢擧了蘆甸,於是他們「召見」了他,面授機密,叫他「主動」地進行假檢討,路翎吿訴他「只談自己,不要談旁人,絕對不許暴露謝韜」,他完全執行了這個「指示」。運動展開後,組織上已掌握了他一部分材料,但他還是只交代一些枝節問題,痛哭流涕的向黨保證說「再沒有了」,可是他還是保留了「謝韜」和許多重要的反革命活動材料。
  方然
  早在抗日戰爭爆發以前,方然就參加了國民黨特務組織「復興社」。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別有目的地混到延安潛伏了幾個月,很快就回到國民黨統治區,到處造謠說「延安有軍閥統治」,因此要「回到自由的天地裡來」。這以後,他就幹着反共、反人民的勾當,並替國民黨特務機關提供迫害革命作家的證據和綫索。
  一九四七年左右,方然得到當過國民黨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三十九軍軍長劉尙志和國民黨中央靑年部部長大特務頭子陳雪屏的「帮助」和支持,在杭州創辦了「安徽中學」,胡風就將阿瓏、冀汸、羅洛、朱谷懷……安揷在這個中學裡,建立了他們從事反革命活動的「據點」。
  解放後,胡風指示混進黨內的胡風分子替他僞造歷史證明材料,把這隻豺狼打扮成一隻善良的綿羊了。後來,方然又通過腐化墮落,蛻化變質分子周力行(當時尙未發覺)的介紹,混進了黨。接着,他又設法鑽進了民主黨派組織裡去。他不斷地用「我們黨對你們民主人士」的黨員口吻和民主人士說話,以取得民主人士對他的尊重和敬仰。他並先後竊取了省文聯籌委會常務委員、杭州市文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以及文聯編審部部長的職位。披着這些外衣的方然,也就可以大胆地進行反革命活動了。
  方然在「安徽中學」,不僅隱藏過阿瓏等反革命分子,在一九五一年鎭壓反革命運動中暴露出它還隱藏着「看管」過葉挺將軍的憲兵軍官,三靑團的骨幹分子,甚至有在南京解放前夕化裝逃至杭州的國民黨的骨幹分子。一向以「革命作家」自居的方然,在他「苦心經營」的「中學」裡,竟隱藏着這樣多反革命分子,用意何在?不是很淸楚嗎。
  就是這個方然,還經常運用所謂「好客的習慣」,邀請一些人到他家裡去「聚餐」「談文藝問題」「帮助解決婚姻對象」,或者是捧你寫的作品爲「天才的光輝」達到「物色對象」「建立友誼」,以達到擴大胡風反革命組織的目的。有好些人不自覺地或自覺地被他一步步拖下了水,終於變成了這個反革命集團中的一分子。方然也用同樣卑劣的方法來引誘、脅迫一些對他表示敬仰的女學生和女工作人員,來滿足自己的獸慾。
  這個陰險的反革命分子,在去年胡風策劃向黨瘋狂進攻的時候,便立刻響應胡風「一齊攻上去」的口號,寫了個報吿給中共中央宣傳部陸定一部長,爲胡風辯護,並誣衊黨的文藝領導;同時又向胡風献策,叫他「把鬪爭的步驟分爲兩步:第一步,要爭得『創作自由』『出版自由』『爭論自由』;第二步,要爭取改組刋物和出版機構」以便徹底取消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當然,方然的最後目的就是他一直幻想着的反革命復辟。
  這裡揭露的還只是方然的罪惡活動中的一部分,就從這一部分材料,我們可以看到敵人是如何凶狠、毒辣,他們曾騙過我們,給我們一些危害,但最後失敗的還是他們自己。
  張禹
  當全國人民粉碎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鬪爭深入開展的時候,做爲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重要根據地——「泥土社」編輯部實際負責人和「理論」審查的主要負責人張禹,見到「大勢已去」便「裝死躺下」,說什麽:「現在我什麽都不知道,人家說太陽從西邊出來的,我也不知道;從東邊出來的,我也不知道,反正都不知道,」
  但是,張禹幹了一些什麽反革命活動?事實俱在,要無賴也賴不掉。
  「泥土社」出版了很多胡風分子的反動著作,如:胡風的「劍、文藝、人民」「論現實主義的路」,耿庸的「『阿Q正傳』硏究」等都經張禹校閱的。張禹本人也曾由「泥土社」出版了有嚴重政治錯誤的「台灣二月革命記」和極力反對黨對文藝戰綫領導的「文藝的任務及其他」等書。
  一九五一年「文藝報」發起關於「趕任務」問題的討論。其實,這不單純是文藝工作者應否趕任務的問題,而是文藝工作者要不要爲當前迫切的主要的政治任務去服務的問題。張禹乘隙向黨進攻,說「趕任務」是「毫無責任感的、墮落的、爲人民文學所不能容忍的行爲」,汚衊黨在文藝戰綫上的思想領導是「建立在左傾機械論基礎上的……反現實主義文藝理論。」
  「武訓傳」批判運動開始後,胡風反革命集團便乘機活動起來。張禹以擁護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左」的面目出現,謾罵黨的領導幹部和文藝領導機關是「誤將砒霜當白糖發賣的人和公司」。
  張禹還以「非黨布爾什維克」「一貫進步的革命幹部」自居並竊取了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的重要職位,幹了很多壞事,嚴重地危害了人民革命事業。當一九四七年「二·二八」台灣人民起義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時候,也正是這個張禹在報上大呼「國家至上」(即蔣介石的統治至上)的時候。
  翻翻他的老底子,原來這個自稱爲「非黨布爾什維克」的,是一個別有來歷的人物。張禹原是國民黨員、三靑團員,是國民黨僞中央軍校畢業的反動軍官,曾任國民黨第三戰區僞「陣中日報」編輯主任,台灣僞「和平日報」(它的前身是臭名昭著的「掃蕩報」)主筆,温州僞「浙甌日報」主筆。
  事實很淸楚:張禹是以「文化人」的姿態出現的狡猾異常的反革命分子。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芦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