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春作關於五年計劃的報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1075
颗粒名称: 李富春作關於五年計劃的報吿
分类号: D622
摘要: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五日下午在擧行開幕式以後,即進入第一項議程。今天的會議由主席團常務主席劉少奇、宋慶齡、林伯渠、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黃炎培、陳叔通、彭眞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代表國務院向會議作「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吿」。李富春首先說明現在正式提請大會審議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的編制經過。五年內,農業及其副業的總產値將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點三,即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四點三。五年計劃對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了適當的規定。
关键词: 全国代表大会 李富春 五年计划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五日電】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五日下午在擧行開幕式以後,即進入第一項議程。
  今天的會議由主席團常務主席劉少奇、宋慶齡、林伯渠、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黃炎培、陳叔通、彭眞主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代表國務院向會議作「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吿」。
  李富春首先說明現在正式提請大會審議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的編制經過。他說: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期間是從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在編制這個計劃草案的過程中,因爲進行了許多準備工作,在執行一九五三年、一九五四年兩個年度計劃的過程中又取得了不少的經驗,這就使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更加接近實際,更加能够保證它的勝利完成。
  李富春指出,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在國民經濟已經恢復的基礎上開始實行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領導作用和領導地位已在恢復時期大大地加强起來,因而也就大大地爲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開闢了道路。李富春又指出,蘇聯的眞誠的、無私的、兄弟般的援助,是我國能够迅速地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重要條件,蘇聯政府和蘇聯人民帮助我國設計新企業和供應我國建設所需的設備,以及對我國的其他一系列的援助,表現了最偉大的和最崇高的國際主義。
  李富春接着在報吿的第一部分着重闡述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他指出: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一九五二年提出的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亦即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而制定的。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很艱巨很繁重,也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按照我國的實際情況,完成這個過渡時期的總任務,除了恢復時期的三年外,大槪還需要十五年左右的時間,即大槪需要三個五年計劃。
  李富春在報吿的第二部分談到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槪要。他首先指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槪括地說來,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帮助我國設計的一百五十六個單位爲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六百九十四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地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建立對於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李富春接着說: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實現國家過渡時期總任務的一個重大步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規模是很大的,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
  在五年內,全國經濟建設和文化敎育建設的支出總數爲七百六十六億四千萬元,折合黃金七萬萬兩以上。其中屬於基本建設的投資佔了百分之五十五點八。在基本建設投資中,工業部門的投資又佔了百分之五十八點二。工業建設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中心,而在蘇聯援助下的一百五十六個工業單位的建設,又是工業建設的中心。這些工業建設單位,規模大,技術新,許多是我國工業史上完全嶄新的創擧。投資的分配也已照顧到工業以外的其他各部門事業發展的需要。五年內,我國工業基本建設的新建和改建的單位,包括蘇聯帮助我國建設的一百五十六個單位在內,在限額以上的有六百九十四個,加上農業、林業、水利方面的二百五十二個,運輸交通和郵電方面的二百二十個,文化、敎育、衞生方面的一百五十六個,城市公用事業方面的一百十八個,其他方面的一百六十個,全部限額以上的基本建設單位共有一千六百個。此外,還有限額以下的建設單位六千多個。不只是許多工業建設單位的規模是很巨大的,許多鐵路、公路、水利等等的建設單位的規模也是很巨大的。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工業生產力將有很大提高。到一九五七年,現代工業在工業農業總產値中的比重,將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七上昇到百分之三十六。一九五七年比一九五二年,我國工業總產値將增長百分之九十八點三,即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十四點七。各種工業產品的產量都將有顯著增長,其中僅鋼的產量就增長二點一倍,到一九五七年,我國鋼的產量將從一九五二年的一百三十五萬噸增加到四百十二萬噸。生產資料的產値在工業總產値中所佔的比重,將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三十九點七到一九五七年上昇爲百分之四十五點四,消費資料的產値所佔的比重,將由百分之六十點三下降爲百分之五十四點六。
  到一九五七年,在全國工業總產値中,國營、合作社營和公私合營的工業的產値的比重將上昇爲百分之八十七點八,私營工業的產値的比重將下降爲百分之十二點二,而且私營工業中的主要部分將接受國家的加工定貨,基本上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這些都表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特點。
  五年內,農業及其副業的總產値將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點三,即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四點三。農業生產合作社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農業增產的基礎,也是改造小農經濟的必由之路。到一九五七年,參加現有的初級形式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在全國農戶總數中的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一左右。
  運輸和郵電、商業、文化敎育和科學硏究事業,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都將有相應的發展。
  五年計劃對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了適當的規定。五年內,就業人數共增加約四百二十萬人,工人職員的平均工資約增長百分之三十三,農村人民的購買力將增長一倍左右。
  李富春說: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將使我國國民經濟發生重大的變化。這一切變化,無疑地將進一步地鞏固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進一步地加强我國的國防力量,並爲進一步地改善我國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創造條件。因此,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使我國繁榮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第一個計劃,這個計劃的實現,也將增强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力量。
  李富春報吿的第三部分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若干問題」。李富春在今天的會議上開始對其中的幾個問題作了說明。
  在六日的會議上,李富春將繼續報吿。
  【新華社北京六日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六日下午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代表國務院繼續作「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吿」。
  李富春在今天的會議上繼續對他的報吿的第三部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若干問題」作了說明。
  李富春的報吿的第三部分共分九個問題,這就是:關於工業和運輸業的基本建設問題、關於工業的生產問題、關於農業的增產問題、關於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關於保證市場的穩定問題、關於培養建設幹部問題、關於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問題、關於厲行節約問題、關於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同我國建設的關係。
  在第一個問題中,李富春對基本建設規模的大小、輕重工業投資的比重、大中小型企業的配合、工業的地區分佈、基本建設的標準、保證工程的質量等問題作了說明,
  李富春認爲在目前條件下,已經確定的基本建設規模是適當的,是應當而且可以爭取完成的。他從各方面分析了那種主張削減五年建設的規模,打算減輕自己所應該担當並且能够担當的責任,或者認爲可以不顧可能的客觀條件而無限制地擴大建設規模,都是不能採取的。
  李富春說,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重工業投資的比重特別大,而且比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投資的比重還要大。這是因爲我國原有重工業的基礎特別薄弱,需要我們積極地長期地去擴大重工業的基礎以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同時,輕工業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沒有使用的潛在力量,並且還有廣大的手工業可以做重要的補充。他指出,我國目前輕工業的發展,主要還不是增加投資的問題,而是增加原料生產的問題。
  李富春說明,五年基本建設計劃已經對地區的分佈作了比較合理的部署,這就是: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東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業基礎,發揮他們的作用,以便迅速地擴大生產規模,供應國民經濟的需要,支援新工業地區的建設;另方面則積極地進行華北、西北、華中等地新的工業基地的建設,在西南開始部分的工業建設。同時根據這種工業部署的方針,城市建設的任務就不是發展沿海的大城市,而是要在內地發展中小城市,並適當地限制大城市的發展。
  李富春强調指出必須把生產性的建設和非生產性的建設這兩種標準區別開,以便節約資金,用於增加生產性的建設,來加速我國建設的速度。
  李富春在說明第二個問題,即關於工業的生產問題時,李富春特別指出,五年內工業生產計劃的完成,主要地依靠原有的企業。按照全國的工業總產値大體計算,一九五七年比一九五二年新增加的產値中約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爲原有企業所增產;由新建和重大改建的企業增產的還只佔百分之三十左右,原有企業除供應新建企業以設備、材料和滿足人民所需要的日用品外,還担負着爲國家積累資金和培養幹部等重大任務,因此,必須重視現有企業的生產工作,充分發揮現有企業的潛在力量,爭取超額完成生產計劃。李富春同時還强調我國地方工業和手工業在供應城鄕人民的生產需要和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
  李富春接着就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規定的工業生產指標有決定意義的三個問題,即增產和節約工業原料,試製新種類產品、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水平等問題,分別作了說明。
  李富春說明的第三個問題,是關於農業的增產問題,他指出,防止和克服農業同工業的脫節,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務,他說,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農業的增產指標因爲是以農產品豐收的一九五二年爲基數,所以是高的,而且因爲前兩年的農業生產由於災荒沒有完成原定計劃,就增加了後兩年的增產任務。因此,要達到指標還必須作很大努力。
  李富春就關於農業合作化、農業的增產措施、對農業生產的領導等三個問題作出具體說明,李富春說,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必須積極地有步驟地在自願互利原則的基礎上,依靠貧農(包括全部原來是貧農的新中農),鞏固地團結中農。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國家在財力物力上,將全力支持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發展,李富春並且着重地說明了開墾宜於耕種的荒地,興修水利,充分地利用土地,增加稻米、玉米、薯類提高產量作物的播種面積,使用新式農具等重大的農業增產措施。
  關於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李富春着重說明了改造的步驟、資本主義工業改造的部署、資本主義商業改造的部署、資本家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接受改造等問題。
  李富春說,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預計對於私營工商業的改造將達到如下的成就,就是:私營工業的大部分將都變爲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而私營的現代工業的大部分將轉變爲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即公私合營;私營商業中有一半以上將轉變爲各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商業和由小商小販組織起來的合作形式的小商業。
  李富春在談到第五個問題時指出,保證市場的穩定,是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必要條件。在這個問題中,李富春特別說明了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政策實施以來的重大成就。他指出,這個政策是完全必要和必須堅決貫徹的,但是具體辦法應該不斷改善,克服缺點,鞏固成績。
  李富春談到了培養建設幹部的問題,他指出,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大量的忠實於祖國、忠實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工程技術人員,培養熟練工人,以及各方面的專門人材。他着重對逐步提高高等學校和中等專科學校學生質量、重視在職幹部和職工業餘敎育計劃、合理使用和提高現有科學技術人員等問題,作了說明。
  李富春說明,解放以來我國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是逐步地提高的,五年計劃規定的各項指標和措施,又將使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新的提高。他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指出,五年計劃規定的關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標是目前可能實現的限度,這些指標和措施必須盡可能地保證實現,他說,我國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唯一康莊大道,是靠自己克勤克儉的勞動來提高我國的生產力,其他的途徑是沒有的。
  李富春接着以較多的時間說明了第八個問題,即厲行節約的問題,他指出厲行節約以積累資金對於我國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們應該學習蘇聯人民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節衣縮食艱苦建設的精神,繼續發揭我國人民艱苦奮鬪的優良傳統。他號召全國人民首先是全體職工都要動員起來,積極地參加各個企業和機關的節約資金,反對浪費、監督財務的鬪爭。
  李富春在報吿的第三部分中,還特別指出我國所以能够這樣迅速地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同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援助分不開的,特別是同蘇聯的援助分不開的。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援助,特別是對蘇聯的偉大的、長長期的、全面的、無私的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謝,爲着鞏固和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必須進一步地鞏固和發展我國同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經濟聯盟和友好合作,以促進社會主義陣營經濟的共同高漲。增强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李富春在報吿的最後部分提出了「爲完成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鬪」的號召。
  李富春說,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執行了兩年,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的年度計劃,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已經勝利地實現。完成和爭取超額完成五年計劃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是完全有可能的,當然,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不論那方面的任務,都很艱巨。後三年的任務要比前兩年更爲艱巨。我們必須充分估計到技術人材、設備供應同建設需要的矛盾而發生的困難,農業落後於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發生的困難,以及在社會主義改造進程中各種經濟成分統籌安排的困難,面對着這些困難,我們必須最合理地和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强各方面的工作和採取適當的辦法,加以克服。對於國內外敵人,我們必須隨時地保持充分的警惕,戰勝他們的破壞和反抗。
  李富春指出,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爲實現過渡時期總任務而奮鬪的帶有決定意義的綱領,全國人民都負有爲全部實現五年計劃而奮鬪的責任,他同時指出了向所有的兄弟國家學習,特別是向蘇聯學習,對於順利完成五年計劃的重要性。
  李富春最後說,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一個偉大的計劃,像毛澤東主席所說的:「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是重大的,我們的經驗又不够,我們必須勤勤懇懇地和兢兢業業地做工作,同時又必須具有像過去那樣不怕困難、百折不回、爭取革命勝利的精神。我們有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國家對內對外的政策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全國各族人民群衆、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一切愛國人士團結起來,努力奮鬪,我們就一定能够勝利地完成和超額完成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劉少奇
相关人物
宋慶齡
相关人物
林伯渠
相关人物
李濟深
相关人物
沈鈞儒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
黃炎培
相关人物
陳叔通
相关人物
彭眞
相关人物
李富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