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的兒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958
颗粒名称: 部長的兒子
分类号: I266.3
摘要: 本文讲述方副局长处理封鑑南一事引发争议。封鑑南是市委部长的儿子,不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态度恶劣,经常閙事,影响极坏。人事局和工业局曾多次提出开除他,但方副局长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处理。封鑑南被视为“机动干部”,长期不分配工作,却照常领取工资。尽管有人提出要开除他,但方副局长总是替他辩护。封鑑南的父亲,市委部长封可涵,对儿子的行为似乎并不关心。此事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省委各部委也过问此事,要求尽快处理。
关键词: 方部长 办公室 小品

内容

方副局長正在辦公室裡忙着公事,一個光着腦袋,拖着破鞋,穿了一身滿是油膩的幹部服的年靑人,衝進了他的辦公室。他一看見坐在那裡的方副局長就破口大罵:「你不給我漲工資,我就用刀宰了你,兔崽子!」方副局長對這位年靑人的粗野擧動,不但沒有半點怒意,反而滿臉陪笑地給他倒了一杯水,恭而敬之地遞給他,說:「你看,甚麽事情還値得這樣動氣,有意見可以慢慢的提嘛!」「哼!這還不錯,下次我連罵也不駡你了。」年靑人得意洋洋地說,「我要漲工資!」「你不工作,怎能漲工資?」「什麽?是你不給我工作,還是我不工作?」……這位方副局長,就是市人事局副局長兼中共鞍山市委財政貿易工作部幹部處副處長方向。年靑人是他的上司——中共鞍山市委財政貿易工作部部長封可涵的兒子封鑑南。
  不用說,他對這個「機動幹部」封鑑南的處理,是有幾分「難處」的,它的原因,與其說是怕封鑑南用刀「宰」了他,倒不如說是怕得罪了他的上司,與自己不利。
  封鑑南是個二十四歲的靑年,在他的父親身邊長大。俗語說「將門出才子」,封鑑南有這樣一個做部長的父親,按理,對他的敎育一定不能壞了。可是,究竟是好是壞,只有事實來證明,現在讓我們來看封鑑南的一段簡歷吧:
  一九五零年他父親送他到市立第一中學唸書。在學校裡,因爲不遵守制度,調戯女同學,謾罵老師,被學校開除了。接着他父親又介紹他到部隊當戰士,他又不遵守軍紀,站崗時,把槍放在崗位上去看滑冰,丢了槍,被開除軍籍。一九五一年末,封部長親自寫了封信,介紹封鑑南到原市合作總社去工作。工作中,主任讓他寫個開會的通知,但他却把通知寫成這樣:「我奉主任命令,給你們下通知開會……」後面蓋上了自己的名章。一九五二年七月間,原合作總社領導上把他送入了行政幹部學校。在學習期間,他舊性仍然不改,大吵大閙。在這年年底,好歹總算畢業了。
  畢業,並不意味着提高了封鑑南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他成了幹部學校分配不出去的幹部。知道封鑑南歷史的,都恭手謝絕,不願接受他。沒有辦法,人事局就硬分配給市工業局。方副局長對工業局的不同意見,是這樣指示的:「不要也得要。」好吧,旣然這樣,工業局只好留下,把他分配到鉚造廠行政福利科做採購員。
  封鑑南當上了採購員,倒也逍遙自在,成天在街上蹓蹓躂躂,逛逛百貨公司啦,看看電影啦,買把鎖也要用一天時間。百貨公司一個女營業員的嘴唇破了,封鑑南也湊到跟前問:「你怎麽啦!」營業員說:「你買東西,管我嘴幹啥?」他就嘻皮笑臉地說:「我關心你呀!」就這樣到處耍流氓,胡閙。晚上下班時,他悄悄地躱在胡同裡去堵和他一起工作的女同志,要和人家「搞對象」,吓的這些女同志不敢回家。廠裡的幹部和工人,稍不順他心思,他張口就駡,擧手就打,打過了還理直氣壯的認爲自己打的有理。人事科的領導上多次找他談話、敎育都無效,沒有半點改悔之意。
  這樣閙了一年,越來越不像話了,市工業局人事科請示人事局,要開除他。但方副局長的答覆是:「不要開除吧,開除了怎麽辦?」以後再問,方副局長總是說:「還是等一等吧,不好處理啊!」究竟爲什麽不好處理,方副局長可並沒說淸楚。
  一九五四年,封鑑南被市工業局列爲編餘人員。同年九月,他「名正言順」地成爲人事局的「機動」幹部了,可是,「機動」了快到一年也沒挪窩。長期以來,封鑑南每月照領一百六十分;實際工作是:逛馬路,遊大街。但他並不滿足,還經常到人事局去吵着要加薪,常說:不給加薪,分配什麽工作也不幹。並且要「宰」這個「殺」那個的,成天罵不絕聲。這中間又有人提出要開除他,但一提起這件事,方副局長就趕忙替他辯護說:「他有病嘛!我看他神經有點不正常。」有病就去檢查吧,但檢查結果並沒給方副局長留臉,原來他的神經很正常。於是方副局長又說:「不行啊,開除後他的生活怎麽辦?再說也會影響社會治安啊,還是以後再說吧!」看,方副局長考慮的多週到!要是封鑑南的爸爸不是市委財政貿易工作部部長,方副局長也能這樣考慮嗎?這,別人很難說,只好讓方副局長自己來回答。
  再說,封鑑南閙到這樣,他的父親封可涵知不知道呢?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知道,不過問,那是爲了什麽?難道一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按月由國家發給工資,是能容許的嗎?一個道德敗壞到這樣程度的靑年人,他的父親難道沒有敎育他的責任嗎?不知道,也不能成爲解脫責任的理由,因爲父親應當了解兒子的擧動行爲,要不,又怎能盡到敎育兒子的責任?而這種責任,是每一個父親的社會義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更不要說一個市的黨委機關的部長了。事實上封部長對他兒子的事情是知道一些的。有一次封鑑南到方副局長那裡去閙,被他父親碰到了,就打過他兩個耳光子,這能說封部長不知道嗎?可是,打是打了,封鑑南該怎樣閙還是怎樣閙。
  近來,這個事情終於閙得很多人都知道了,中共遼寧省委檢查組、省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省委組織部,都來詢問這件事爲什麽遲遲不予處理。五月上旬,方副局長主持開了個局務會議,專門討論了封鑑南的問題,局裡的許多科長都提出應當開除封鑑南,但方副局長考慮了許久還未考慮成熟,只是說封鑑南的書面材料不具體、不確實,需要調查準確以後再處理。這次會議就這樣結束了。五月中旬,材料充實了,又召開了第二次局務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方副局長似乎比以前果斷得多了,表示:「應趕快處理,到處都問咱們來了。」但這還不是方副局長着急的根本原因,它的根本原因,據方副局長自己說是因爲:「要不,就會給同志們造成這樣的錯覺:說我不敢處理,包庇封部長的兒子。」以前大家提出的關於封鑑南的處理意見,這次總算取得了方副局長的「基本」同意,但是,「基本」同意還不等於問題的完全解決,因爲須要市長批准後方副局長才能決定呢。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永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