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豐收是怎樣得來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782
颗粒名称:
豐收是怎樣得來的
分类号:
S51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徽省阜阳县板桥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麦丰收,增产得益于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和社员们的辛勤劳动。社员们开展了积肥、除草、防虫和防霜冻等措施,及时应对了冰雹灾害,减轻了损失。
关键词:
小麦
丰收
冰雹灾害
内容
今年,安徽省阜陽縣板橋鄉第一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二百九十多畝小麥,全面豐收。六月的頭十天,這個合作社已經收割小麥七十五畝,打糧一萬三千零五十八斤,每畝產量比一九五四年提高了三十四斤。
這些豐收的小麥,是像打仗一樣奪得來的。去年,開始播種一百六十多畝小麥的時候是比較順利的。但是以後一連兩個多月很少下雨,土地裂縫兩寸多寬,土塊硬得像石頭。本來是一頭牲口犂地的,現在套三頭牲口還是很吃力,翻起的土塊都有臉盆大,一天只能犂一畝多地。為了及時播種,全社八十多個男女勞動力,一齊扛了釘鈀下地打土塊。許多人的胳膊被土塊震得又酸又疼,手掌上磨起了血泡,還是堅持下地。就這樣,他們苦幹了九天,種下了八十畝小麥。
天仍舊不下雨。社長、共產黨員呂東揚幾番尋思,找出了「澆水犂地」的辦法。社長呂東揚和第二生產隊長、共產黨員董雲山,挑水把肩膀都挑腫了。在共產黨員的帶頭下,所有社員更加積極起來,一天挑六十担的都提高到九十担。就這樣,他們又種下了四十多畝小麥。直到十二月裏,社員們還在風天雪地裏突擊翻雪種麥。這個農業生產合作社一共就種下了二百九十四畝小麥,超過預定播種計劃百分之三。
社員們種下小麥,緊接着開展了積肥運動。男社員們每天清晨冒着寒風,踏着冰雪四出拾糞。他們改變了麥子不施肥的舊習慣,在百分之七十的麥地裏每畝平均追施了三千六百多斤肥料,還普遍鋤了三次草,拔了兩次草。當今春麥苗正在旺盛成長的時候,麥田裏普遍發生了紅蜘蛛、吸漿蟲等蟲害,社員們又立卽開展了撲滅蟲害運動。為了預防霜凍,很多社員曾通夜不睡在麥地裏巡迴檢查防霜工作。在社員們辛苦的保護下,麥子果然長得很好。大家正高興地盼望收穫,誰知五月三日突然下冰雹,麥子被冰雹打壞百分之三十。社裏幹部連夜開會硏究,動員社員們立卽澆水澆糞,進行搶救,由於搶救及時,結果減輕了損失。要沒有這場雹災,收穫量一定會更多更多。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阜阳县
相关地名
板桥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