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方開汽車式吊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270
颗粒名称: 用電方開汽車式吊車
分类号: F572
摘要: 汽油是交通輸業的燃料。設備處倉庫第二季度請領七噸半汽油,祇批准了五噸,這得節約用油三分之一。司機楊桂華,想起了庫內裝卸設備的三噸蘇聯「吉斯」汽車式吊車,可用普通動力電來發動內燃機。這個建議,早在一九五二年就提過了,一直沒行通。原來,在一九五二年設備處立山倉庫購買了三台三噸蘇聯「吉斯」汽車式吊車,楊桂華在使用新車時,發現在車身旁邊有鐵盒揷座和鐵殼揷頭。當時,他向倉庫領導上提起這件事,領導上懷疑蘇聯的電和中國的電是否有區別,沒把握,不敢試驗就此罷了。去年年底,楊桂華在汽車組內提出這個建議,要求試驗。據初步計算,每台汽車式吊車每月可少用三百一十二公斤汽油,三台每月可少用九百多公斤汽油。
关键词: 汽油 交通运输 吊车

内容

汽油是交通運輸業的燃料。設備處倉庫第二季度請領七噸半汽油,祇批准了五噸,這得節約用油三分之一。
  司機楊桂華,想起了庫內裝卸設備的三噸蘇聯「吉斯」汽車式吊車,可用普通動力電來發動內燃機。這個建議,早在一九五二年就提過了,一直沒行通。
  原來,在一九五二年設備處立山倉庫購買了三台三噸蘇聯「吉斯」汽車式吊車,楊桂華在使用新車時,發現在車身旁邊有鐵盒揷座和鐵殼揷頭。他細看,車身綫路是接到開關上去的,這一定是接外面的電可操作。當時,他向倉庫領導上提起這件事,領導上懷疑蘇聯的電和中國的電是否有區別,沒把握,不敢試驗就此罷了。
  此後,楊桂華就成年累月地操縱三噸蘇聯「吉斯」汽車式吊車,在庫房內裝卸設備。它噴出的廢氣,嗆得人胸口發悶,楊桂華感到身體支持不住,到修養所修養了一個時期。但在汽車式吊車上工作總不免要吃廢氣的,楊桂華又想起,如果汽車式吊車能用電來操作,就不會再有廢氣了,他剛想再向領導上提出這個建議,恰巧設備處幾個分庫向新建的總庫集中,搬家工作很緊張,又把事情擱下了。
  去年年底,楊桂華在汽車組內提出這個建議,要求試驗。試驗是試驗了,不過只發出嗡嗡響聲,吊桿不能起落,不能轉動。司機和電工檢查綫路,在車身下發現三個倒換開關應合上才能操作。又試驗一次,竟把保險絲連着燒斷幾次,大家嚇了一跳,怕弄壞了沾包,又擱下了。
  在討論節省汽油時,楊桂華覺得做好這件工作的意義更大了,又提出這個建議,行政領導很支持。爲了愼重起見,汽車組組長李奎林負責召集倉庫主任、技術員、司機、電工共同試驗。動力電接上了,同樣有嗡嗡響聲。大家細心地檢查綫路發現車身設有一台變壓器在響,在操作開關上又發現有六百伏特的高電壓。大家找來了該汽車式吊車的圖紙來對照,原來這車的變壓器是一台由三相二百二十伏特變到三百八十伏特的自偶變壓器,它祇能接受三相二百二十伏特動力電,而倉庫用的是三相三百八十伏特動力電,一接通,這變壓器就由三百八十伏特變到六百伏特。這就有燒壞保險絲及其他電器設備的危險。當場大家根據圖紙硏究出挪綫路位置的辦法,三台汽車式吊車就都能用動力電來裝卸設備了。
  據初步計算,每台汽車式吊車每月可少用三百一十二公斤汽油,三台每月可少用九百多公斤汽油。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孫賢鞏
责任者
楊桂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