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許將來信轉給被批評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238
颗粒名称: 不容許將來信轉給被批評者
分类号: G25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文庆给本报写信反映鞍百批发站计统股张峰义在工作中的不当行为,包括在收发室查信未果时欲拿走他人信件并骂人,以及在食堂与管理员发生争吵。本报将武文庆的信转给鞍百批发站党支部,建议对张峰义加强教育并做适当处理,但党支部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信转给被批评者,叫被批评者直接给报社写封答复信。被批评者张峰义在答复信中表示要改正自己的毛病,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但实际上是在欺骗报社,拒绝接受读者批评。因此,鞍百批发站党支部应该严肃处理这个问题,以挽回张峰义给党在群众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读者研究 读者需求 分析

内容

三月二十四日,讀者武文慶給本報寫來一封信,內中說:一天,鞍百批發站計統股張峰義,到該站收發室查自己的信。因爲沒查着,他要把別人的信拿走去查。收發人員怕他弄丢了就不讓他拿,但他竟罵起來了,說:「你們有什麽了不起的!」還有一次,也不知爲了什麽,他在食堂和管理員吵了起來,結果在群衆中造成很壞的影響。
  三月二十六日,本報將武文慶的來信轉給鞍百批發站黨支部,建議對張峰義加强敎育,並做適當處理,然後將處理情況通知本報。可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採取了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將來信轉給了被批評者,叫被批評者直接給報社寫封答覆信。至於被批評者是否接受了讀者意見?是否作了認眞的答覆?他們就不過問了。甚至當被批評者獲悉了寫稿人並對寫稿人採取了諷刺打擊的行爲,他們也一點不知道,可見他們的官僚主義已嚴重到何種程度!
  四月二十六日,武文慶第二次給本報來信,說:「我上次寫的信,你們轉到黨支部,支部又交給他本人了(張峰義)。張峰義知道了是我寫信批評他,就諷刺我說:『上報去吧,你眞不簡單,還會寫稿了;明天我也給上個報!』……」
  那麽,張峰義在給報社的答覆信中是怎樣說的呢?他說:「讀者反映的情況是完全正確的,這充分表明了我還存在着個人英雄主義,沒有修養。」他表示要「通過有關道德品質敎育文件的學習,改正自己的毛病,作一個有高尙道德的人。」顯然,他這是在欺騙黨報,拒絕接受讀者批評。因此,我們認爲,鞍百批發站黨支部應嚴肅處理這一問題,以挽回張峰義給黨在群衆中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武文庆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