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了潛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201
颗粒名称: 挖到了潛力
分类号: F427.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师傅在工作中发现滤过机的水篦子容易损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精矿,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使用废锯片制作多个小锯片,以一次性划多个沟。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这个方法可行,并要求试制一台看看。杨师傅在一上午的时间里完成了三个锯片,并在试车中成功地加工了第一块水篦子板。这个改进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使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于以前的三天。
关键词: 工业部门 部门经济 经济建设

内容

「老劉啊!從前四台濾過機能保持轉兩台就行,可是從打今年討論國家計劃以後,爲了提高運轉率,生產更多的精礦,要保持經常轉三台濾過機才行,這樣咱們就有點忙活不過來啦!」代班的楊師傅一邊在路上走着一邊對劉師傅說着。
  「是啊!最近忙的咱們小班裡幾個人,顧得作備品就顧不過來檢修啦!這玩藝咱要不想點辦法,眞不行啊!」老劉回答着。
  小班裡四個人一邊往回走一邊嘮着。他們還沒等走到休息室,就聽見後面有人在喊:「楊師傅!你們快點回來吧!三號濾過機的水篦子又壞啦!」
  楊師傅一面應聲,一面和小班裡幾個人又轉回去了。
  這個水篦子是用木頭板作的,經過眞空力一抽,就容易抽壞。
  楊師傅雖然今年五十多歲了,可是他最喜歡打撲克,每天中午都玩。但,這幾天的中午就看不到他玩了。原來這幾天他是到木工組備品小倉庫裡,拿着他製作的濾過機上的木製水篦子,在那反來覆去的琢磨。他想:一塊水篦子是十二個溝,用電鋸一次只能劃一個溝,能不能想個辦法,叫它一次劃它三個或者四個溝呢?他一轉身看見了一個破電鋸片子。他把這個破鋸片拿在手裡,核計着,他打算把這個廢鋸片子改成三個小鋸片子,在電鋸軸上,用擋軲把它按規格均開,這樣作,一來是廢物利用,二來還能提高加工效率。他按着他想的就劃出了一張製作和安裝的草圖。在當天下午,他一邊工作一邊在想:這事興許能有個「八打」。
  下班以後,小組裡開會檢查計劃,其它的幾個小班發言都很熱烈,可是楊師傅坐在一旁老不發言,他想:「幾個月以來,給大家都累得昏頭漲腦的,可是還沒有作出什麽成績來!自己雖然是想了一個新方法,又恐怕不好使。」他呆了老半天才下了決心,站起來說:「工會組長,我要提個建議!」
  工會組長說:「什麽建議?楊師傅你說吧!」
  楊師傅說:「我有個合理化建議不知能不能好使,請大家帮助硏究一下。」
  「是什麽合理化建議?你快說吧!」大家異口同音的問着。
  「咱們小班作的水篦子實在是消耗的太多了!我打算用倉庫裡的廢鋸片作成三個小鋸片或是四個,這樣不就一次可劃三、四個溝嗎?想到想好了,可就怕不能好使。」楊師傅向大家謙虛的說着。
  大家聽完以後,都認爲這法能行,並要求試作一台看看。
  組長根據大家的意見,確定了第二工作,讓齊師傅代替楊師傅去修補濾過機,讓楊師傅抓緊時間把新工具做出來。
  楊師傅在一上午的時間,把三個鋸片子都做好了,軸槓是利用原有的。準備試車了,電源一給,在喳喳喳的聲響裡,第一塊水篦子板過去了。組長拿起來檢查一看質量很好。這時已到了中午,大家都由現場回來,一聽說成功了,每個人手擧着一塊木料要在電鋸前等着要拉一個試試。徒工小李高興地說:「這一回比過去的加工效率能提高兩倍多呀!幹一天就能頂以前三天幹的活,以後咱們的檢修計劃再也不能落空了!」
  以前是掌聲如雷
  現在是鼾聲震耳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韓樹夾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