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純是一個出色的材料核算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200
颗粒名称: 鄭國純是一個出色的材料核算員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共产党员郑国纯在鞍钢选矿厂经济核算科担任材料核算员的工作经历。他以热爱工作、为完成生产任务保驾护航的精神,不断改进工作,解决了材料管理混乱的问题,为国家节省了资金。他还提出用废油代替车轴油,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此外,他还推广个人节俭单,发动群众节约利废,为国家积累了资金。他时刻牢记党的教导,以身作则带动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帮助群众提高认识。
关键词: 人物 传记 鄭国纯

内容

共產黨員鄭國純,是鞍鋼選礦廠經濟核算科的一個材料核算員。他從一九五三年一月就担任材料核算員的工作。他熱愛自己的工作,從他担任材料核算員工作那天起,他就常常這樣說:「作好材料供應工作是完成生產任務的保證。我不但要作好這一工作,而且還要想辦法給國家積累點資金。」他就以這種精神來要求自己,不斷改進工作。在前年,當時廠內材料管理工作很混亂,大修用的材料和生產用的材料不分,往往大修用的材料被生產使用了,等大修時材料就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鄭國純同志開始深入到班組去了解材料使用情況,硏究劃淸大修用的材料和生產等方面用的材料的集中保管方法,解決了材料管理混亂的現象,減輕或減少班組的保管負担和浪費現象。
  另外,選礦廠燒結機油道所用的車軸油,每月得八噸多,這需要很多錢。後來鄭國純同志提出用各廠回收的廢油來代替,經他和供應處聯系,並取得了供應處的支持。但,新的困難又出現了,那就是廠內廢油加工能力太小,不能滿足燒結機油道的需要,於是鄭國純同志就和淸油工人硏究,把油鍋加大了,這樣就使淸油的日產量由四十公斤提高到三百六十公斤,不但滿足了燒結機油道的需油量,而且還給國家節省了財富。僅從去年八月到十二月,共用廢油代替車軸油是二十五噸四(每公斤車軸油是八角五分,廢油每公斤是二角),給國家節省了一萬三千一百一十元。
  去年,鞍鋼財務處到選礦廠去推行個人節約單,這個工作是蘇聯的先進經驗,也是個人節約的好辦法。當時在一選礦二工段試點,鄭國純同志認爲這是發動群衆節約利廢的好機會,於是他首先在燒結包修組進行推廣,並做了很多宣傳敎育工作,給全面推廣這一經驗打下了良好基礎。由於推廣了這個經驗,全廠去年第四季度共節約資金十萬三千三百一十多元,並回收了廢銅一萬八千四百三十九公斤,降低了材料消耗,給國家積累了資金。
  幾年來,鄭國純同志是出色的完成了他所担負的材料供應工作,不管工作中有什麽困難,他都能想辦法解決,特別是在緊急的大修和技措工程施工中,更加突出地表現了他的責任感。如團礦工段檢修二、七號爐時,缺乏六千塊石綿磚,當時公司沒有這種材料,在這種情況下,鄭國純同志到處跑到處聯系,終於發現供應處廢品庫裡有一批石綿磚,經過聯系,終於解決了這一關鍵性的材料供應工作。
  鄭國純同志時刻記住黨的敎導:一個共產黨員不僅要完成自己所担負的任務,而且還要帶動群衆,虛心向群衆學習。所以,每當碰到困難的時候,他便到群衆中找解決的辦法。當他看到別人不關心國家財產時,他就耐心地進行說服敎育,帮助他們提高認識。因此,有的群衆說:「鄭國純工作眞負責任,一點不含糊。」
  鄭國純同志就這樣不驕不傲地忠實工作着。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楊維榮
责任者
鄭国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