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帮助愛人進步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183
颗粒名称: 我是怎樣帮助愛人進步的
分类号: I24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描述了自己与妻子王桂兰的故事,开始时对妻子的不识字感到失望,但在与家人团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妻子的辛勤付出和优点,最终改变了离婚的想法,并帮助妻子学习文化。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当代 文学

内容

我的愛人叫王桂蘭,她是一個農村婦女,沒有文化。我十八歲就和她結了婚,到現在已經十年了。我沒參加革命工作時,並沒覺得她不認字,太土了,雖然也打過嘴仗,但沒想過和她離婚,吵過去就算完了。但是今天可不同了,我覺得她不識字,不能工作,她太落後了!雖然她在鄕村離我遠遠的,然而我想起來心裏就有點難過。「爲了將來我的幸福,只好和她離婚」,這個思想在我腦子裏想了一年多,我也忘了自己也是農家出身的人。
  一九五三年春節,我請了五天假,回了家,想就便把離婚的問題和家裏老人商量一下,解決這個問題。除夕晚上到了家,當我走近家大門口時,看她在嚴寒的天氣抱着我的大女孩淑英來迎接我。走到跟前她問我:「你回來啦,冷不冷?」隨手把我手提的小包接過去,孩子也給我了,同我走進屋裏。
  進屋剛坐下媽媽就吿訴我說:「你這幾年在外,家裡可全虧你媳婦帮助你幹活了,她自己挑糞種了一畝地地瓜和兩畝地棉花。村裏人都誇她好活……」媽媽滔滔不斷地嘮起來。
  我躺在媽媽房間的土炕上,思索了一下,離婚的事是提還是不提呢?反覆地想了以後,不知有什麽力量壓制我,使我沒有了提出離婚的勇氣。
  我要回工作崗位的頭天晚上,她早就把衣服襪子洗補好了,她知道我好吃大海米和鹹魚,於是就把這些東西都打在包裡頭,留我回來吃。第二天早晨雞剛啼鳴她就把飯做好了。我吃完了飯,她和我翻過了十八里路的山嶺,一直送我到莊河汽車站。我將要上車時,她還囑咐說:「要好好保養身體呀!」聽,這話多感動我呀!
  回到工作崗位不過三天,我就把過去要提出離婚的事,在黨的小組會上提出來並做了檢討,大家也帮助了我。從此,我再也不提「離婚」的事了。
  後來,我把她接到鞍山來,並經常領她看電影、遊花園;她不會用做飯的器具,我就敎她,使她漸漸地熟悉了城市的生活習慣。
  可是我一勸她學文化,她就說:「誰這麽大人還唸書,不叫人家笑話,俺可不去。」以後我一下班,沒事就給她講些女英雄故事,如女拖拉機手梁軍、女火車司機田桂英的故事等。有時,還買些適合她看的小人書給她。有一次,她看見小人書上的連環書很熱鬧,但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叫我給講講。我說:「叫妳學文化怕丢人,這不會問人家不丢人嗎?」我這句話激勵了她。她聽了轉身抱孩子就走了。
  一天星期六晚上,我放學回家,一進屋就看見牆壁上寫好多白粉筆字,我注視了一會兒,就問她是誰在牆壁上寫的字?她坐床上,臉上泛起笑容,却不吱聲。我信手拉開抽屜一看,桌裏有本白線訂的本,本裏夾一枝黃鉛筆,本上寫了四行字,「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我正在驚奇時,她噗的一聲笑了說:「你還不知道我上識字班啦!」我聽了可高興極了。以後,我每星期六放學回家,就帮助她複習生字,如提問她寫生字,領唸課文和字的用法等,就這樣鞏固了她的學習情緖。我看着她的進步,眞是從心眼裡往外高興。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孫仁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