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鞍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個提高質量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工人生活》
报纸
唯一号:
060320020230000181
颗粒名称:
一個提高質量的故事
分类号:
I247.5
摘要:
本文描述了钢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人王忠臣小组在浇注铜水时遇到的问题,他们使用老办法但无法保证质量。经过讨论和改进,他们提高了质量并达到了国家的指标。这一改进不仅节省了五吨铜和两万元的价值,还提高了质量和延长了使用时间,为炼铁方面创造了无法计算的价值。高炉发来贺信向他们表示感谢。文章强调了改进操作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当代
文学
内容
化銅水的電氣弧光爐的電波,打得「噗啦噗啦」直響,電光從爐眼裡伸出來。異型鑄造車間鑄銅工段王忠臣小組的工人,把着銅水包,在匆忙地給煉鐵廠高爐澆注一批風口水套。
「照這樣幹,這批風口水套滿有把握哩!王師傅!」靑工小于,看到今個幹了這麽些,直起腰來,撈出一條手巾擦着臉上的汗。不曾想,老王不但沒順他的話杆往上爬,反而倒問了他一句:「哼!有把握?可別數數量,質量呢?」小于一聽楞住了,只好說:「這個——這個誰能保證?」
澆注完了,老王向大家招呼了一聲:「開個技術硏究會,大家找找關鍵,提提問題!」不一會兒,人們都團團圍了一堆。
「抓緊時間,現在我們就硏究一個問題吧。」老王開始發言了,「五、六年來,咱們老捧着老辦法幹活,使風口水套的質量,不上不下老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打轉轉,這樣繼續下去,怎來完成國家計劃呀?」說到這,老王側頭瞅瞅身旁剛從加工車間返回來的一些打不住水的風口水套廢品,又說:「就像這些廢品,多喒咱們找找廢的原因?前天高爐來人說,二月份爐況不好,造成風口水套損耗太多。聽了這話,我的臉一陣火燒火熱的就像巴掌打的一樣。從今天起,我們一定改進操作,把質量提高一步!現在我們就提提問題吧!」
結果有好多人都說沒有什麽可改進的。一個工人說:「多少年都是這樣,就這樣,也比過去强得多啦!」有的工人說:「還有什麽可改的?」其餘的人都悶着不發言。
「一定有問題!不然怎就會廢呢?」人們都下班了,老王却蹲在風口水套旁邊思索着這件事。
一連幾天,老王除了早來晚走,沒事他就守在風口水套跟前,兩眼老瞅着那些風口水套,有時兩眼直豎豎的出神。
「爲什麽厚的地方還倒打不住水呢?」他腦裡劃出這樣的一個問號:「是不是厚薄不均匀,收縮不平衡,厚的地方不細密才打不住水呢?」老王左想右想,就決定改樣子:厚的地方改薄一點。
老王把改進意見提到車間以後,劉雲生工程師一硏究,認爲合理,就徵求總機械師和高爐的意見,結果各方面都同意了這樣做法。
經試做的結果,質量由百分之八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三以上,超過了國家的指標。這回可把小組的工人樂壞了,再也不爭論國家指標高了。一個老工人說:「樂可是樂呀,咱們可別忘了不動腦子改進是不能提高質量的道理啊!」
這一改進,不僅一年能給國家節省五噸銅,價値兩萬元,更重要的是:提高質量,延長使用時間,這在煉鐵方面創造的價値是無法計算的。
四月的一天,由高爐來了一封賀信,信裡說:王忠臣小組的工人及王忠臣,由於他們供給的「風口水套」質量好,延長了使用時間。並向他們表示感謝。
有時兩眼直豎豎的出神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出版者:鞍山日报社
出版地:鞍山市
《鞍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2月7日,是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纸,面向全市发行。初名工人生活报,1956年1月1日改名为《鞍山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戴忠喜
责任者
王忠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