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三國蓺文志卷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 古籍
唯一号: 060120020230001423
颗粒名称: 補三國蓺文志卷二
分类号: I206
页数: 15
摘要: 古代学者如王朗、宋均、郑称、王肅等对《孝经》、《论语》等经典进行注解,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深入研究和传承。
关键词: 艺文志 孝经 学者

内容

孝經類
  王朗孝經傳
  宋均孝經皇義一卷 魏博士
  鄭稱孝經注 魏侍中武德侯傅
  公羊昭十五年注引孝經曰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徐彥
  疏云何氏之意以資爲取與鄭稱同與康成異 康 案稱事見
  魏志文帝紀注引魏畧稱又有答魏武帝金路之問見續後
  漢書輿服志注
  蘇林孝經注一卷 字孝友陳畱人魏散騎常侍 林事見魏志高堂隆傳及劉劭傳注引魏畧
  劉劭孝經注一卷 一作劉熙
  衞顗孝經注
  見古文苑聞人牟準魏敬侯碑陰
  王肅孝經解一卷
  唐玄宗曰韋昭王肅先儒之領袖 劉子元曰王肅孝經傳
  首有司馬宣王之奏並奉詔令諸儒注述孝經以肅說爲長
  康案肅解之見于釋文者仲尼居注閒居也先王有至德要
  道注孝爲德之至孝爲道之要 又見疏 見于邢疏者天子章注
  天子居四海之上爲教訓之主爲教易行故寄易行者宣之
  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注引蒼頡篇謂患爲禍先之以博愛
  而民莫遺其親注君愛其親則人化之無有遺其親者不敢
  遺小國之臣而況于公侯伯子男乎注小國之臣至卑者耳
  主尚接之以禮況于五等諸侯是廣敬也廣至德章注舉孝
  悌以爲教則天下之爲人子弟者無不敬其父兄也舉臣道
  以爲教則天下之爲人臣者無不敬其君也諸侯有爭臣五
  人注三卿内史外史大夫有爭臣三人注家相室老邑宰感
  應章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注將行也
  君有美善則順而行之匡正也救止也
  何晏孝經注一卷
  鄭小同孝經注
  太平寰宇記今孝經序鄭氏所作其序云僕避難于南城山 栖遲巖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經葢康
  成胤孫所作 困學紀聞鄭氏注十八章相承言康成作鄭
  志目錄不載通儒皆驗其非開元中孝明纂諸說自注以奪
  二家 謂孔鄭 然尚不知鄭氏之爲小同 康 案王氏此說葢卽本
  之寰宇記胤孫所作一語然細詳文義似謂孝經序爲康成
  胤孫所作非謂孝經注也序中所云先人卽指康成則樂史
  此文正足以證孝經注之出康成矣故其下文又云有石室
  周迴五丈俗云鄭康成注孝經于此也然自陸澄以來屢有
  異議則屬之小同亦可姑僃一說
  虞翻孝經注
  唐玄宗曰韋昭王肅先儒之領袖虞翻劉劭抑又次焉
  嚴畯孝經傳
  康案張昭傳云權嘗問衞尉嚴畯寍念小時所闇書否畯因
  誦孝經仲尼居則畯所習者今文也又據邢疏則三國時王
  肅蘇林何晏劉邵韋昭徐整諸家所注亦皆今文也
  韋昭孝經解讚一卷
  康案韋注之見于邢疏者教之所由生也注言教從孝而生
  天子章注天子居四海之上爲教訓之主爲教易行故寄易
  行者宣之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注引蒼頡篇謂患爲禍進
  思盡忠退思補過注進見于君則思盡忠節退歸私室則思
  補其身過服美不安注書云成王旣崩康王冕服卽位旣事
  畢反喪服據此則天子諸侯但定位初喪是皆服美故宜不 安也食旨不甘注曲禮云有疾則飲酒食肉是爲食旨故宜
  不甘也
  徐整孝經嘿注一卷
  孫熙孝經注一卷
  經義攷曰阮氏七錄有孫氏注孝經一卷釋文序錄云不詳
  何人當卽熙也 康 案孫氏朝代不可攷隋志列于蘇林何晏
  劉劭之後唐志列于韋昭之後蘇林之前則當爲三國時人
  隋志又別有晉孫氏孝經注一卷未知是重出抑別爲一人
  邢疏序述注孝經諸人以孫氏列于東晉時葢據隋志後一
  人而言
  論語類
  譙周論語注十卷
  經義攷曰劉昭注續漢書禮儀志先臘一日大儺引譙氏注
  云儺卻之也以葦矢射之又釋文不亦樂乎引譙氏注云悦
  深而樂淺
  王肅論語注十卷 論語釋駮三卷
  周生烈論語義說
  陳羣論語義說
  何晏論語集解十卷
  王弼論語釋疑三卷
  經義攷曰陸氏釋文于廏焚引弼注云公廏也又逸民注朱
  張字子弓荀卿以比孔子 康 案釋文于予所否者引王弼僃 鄙反朱氏失采餘見皇侃義疏者甚多則皆朱氏之所未見也
  虞翻論語注十卷
  張昭論語注
  程秉論語弼
  韋昭魯論解
  爾雅翼卷八引韋昭魯論解曰莠草似稷無實
  羣經類
  譙周五經然否論五卷
  王謨曰書已久亡羣書稱引絕少御覽亦不載其目經義攷
  鈔出後漢書注通典三條今從穀梁傳注鈔出一條又詩正
  義一條禮記正義二條引譙周說俱當屬五經然否論附錄
  于此 文繁不書
  鄭志十一卷 魏侍中鄭小同撰
  劉知幾曰鄭玄卒後其弟子追論師所著述及應對時人謂
  之鄭志唐書儒學傳元行沖釋疑曰鉤黨獄起康成于竄
  伏之中理紛挐之典雖存探究咨謀靡所具鄭志者百有餘
  科經義攷鄭志載于正義及通典者大抵張逸趙商冷剛
  田瓊炅模問而康成答之又有焦喬王權鮑遺陳鏗崇精弟
  子互相問答之辭錢東垣曰鄭志當是鄭君晚年定論何
  以知之本傳言趙商等自遠方來就學在何進辟召之後時
  年六十茲則商所問者十居其四是在六十歲以後也又諸
  弟子所問引易注者二是在易注已成之後也引書贊者一 書注者四是在書贊書注已成之後也引詩箋者十二是在
  詩箋已成之後也引周禮注者十七禮記注者七儀禮注者
  一是在三禮注已成之後也引論語注者一禘祫志者一駮
  五經異義者三是在論語注禘祫志駮異義已成之後也答
  劉炎問關睢則云論語注人閒行已久答靈模問匪革其猶
  則辨詩箋與禮注不同之故可知晚年定論猶足模楷百世
  矣
  王肅聖證論十二卷
  困學紀聞王肅聖證論譏短鄭康成謂天體無二郊■爲一
  禘是五年大祭先祖非圜■及郊祖功宗德是不毁之名非
  配食明堂皆有功于禮學先儒韙之聖證論今不傳正義僅
  見一二康案王肅經解平易近人故晉宋以下多從之近世
  崇尚鄭學攻肅者幾於身無完膚平心而論肅經解豈無一
  得其立異於鄭猶鄭之立異於賈馬何許此得彼失本可並
  存特其專事掊擊且僞造家語以自實其言此則誠不免爲
  小人儒耳
  孫炎駮聖證論
  馬昭難聖證論 張融評二人皆魏博士
  唐書儒學傳元行沖釋疑曰王肅規鄭玄數千百條鄭學馬
  昭詆劾肅短詔遣博士張融案經問詰融推處是非而肅酬
  對疲于歲時 康 案諸經引聖證論者往往兼引馬昭張融說
  高貴鄉公紀有博士馬照錢大昕三國志攷異謂卽馬昭也 張融爲魏博士見隋志論語類
  隗禧諸經解 字子牙京兆人魏郎中
  見王肅傳注引魏畧
  小學類
  孫炎爾雅注七卷
  邵晉涵爾雅正義云郭氏匡正孫炎注者如釋詁覭髳茀離
  也注云孫叔然字別爲義非矣釋蟲莫貈蟷蜋蛑注云孫叔
  然以方言說此義亦不了是也
  孫炎爾雅音一卷
  顏氏家訓音辭篇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
  劉劭爾雅注
  初學記卷三引爾雅曰蟋蟀蛬劉劭注云謂蛚蜻也
  曹植飛龍篇
  初學記卷五引之曰晨遊泰山雲霧窈窕忽逢二童顏色鮮
  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鍾繇隸書勢
  晉書衞恆傳魏初有鍾胡二家爲行書法俱學之于劉德升
  而鍾氏小異然亦各有巧今大行于世云作隸勢 康 案據此
  文似隸書勢爲鍾氏所作而語文不甚明初學記卷二十一
  凡三引鍾氏隸書勢其文同衞恆傳則出鍾氏無疑也乃蔡
  中郎集又以爲蔡作
  張揖三蒼訓詁三卷 字稚讓淸河人一云河閒人魏博士 顏氏家訓風操篇云蒼頡篇有倄字訓詁云痛而謼也音羽
  罪反音辭篇云蒼頡訓詁反稗爲逋賣反娃爲於乖 康 案此
  卽三蒼訓詁之一杜林亦有蒼頡訓詁然此有反音則非杜
  林書也餘見于一切經音義所引者如款恚聲也欬息聲也
  ■苦交反下擊也飤飽也謂以食與人曰飤垸以桼和之痺
  手足不仁也尚上也窰燒瓦竈也蛕腹中蟲也豺似狗白色
  有爪牙迅捷善搏噬也皆稱蒼頡訓詁見于文選甘泉賦注
  襒拂也 又見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九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索隱 羽獵賦注踔踰也見于
  史記項羽本紀索隱垓堤名在沛郡或稱三蒼訓詁或稱三
  蒼注見于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闒獰劣也稱張揖訓詁
  實則一書而已
  張揖古今字詁三卷 一作古文字訓
  御覽卷六百五引王隱晉書曰魏太和六年博士河閒張揖
  上古今字詁其巾部曰紙今帋也其字從巾古以縑白依書
  長短隨事截絹數重沓卽名幡紙字從系此形聲也後和帝
  元興中中常侍蔡倫以故布擣剉作紙故字從巾是其聲雖
  同系巾爲殊不得言古之紙爲今紙 魏書江式傳字詁方
  之許愼篇古今體用或得或失 顏氏家訓勉學篇吾初讀
  莊子螝二首韓非子曰蟲有螝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齕遂相
  殺也茫然不識此字何音後見古今字詁此亦古之虺字積
  年凝滯豁然霧解 匡謬正俗卷六俗于礪山出刀子刃謂
  之畧刃有舊義否答曰案爾雅云剡㗉利也張揖古今字詁 云古作㗉一本作䂮未知孰是又引云關古開字關古闢字
  卷二 頫府今俯俛也 卷六 餘見釋文兩漢書注史記索隱文選注
  一切經音義者甚多任大椿小學鉤沈僃載之獨汗簡屢引
  張揖集古文當卽由唐志古文字訓之名而省任氏未采
  張揖雜字一卷 一作難字
  康案爾雅釋詁音義引之云詁者古今之異語也忕音曳狃
  忕過度釋訓音義引云訓字謂字有意義也釋木音義引云
  荈茗之別名也唐元應六度集第八卷音義引云㾓痛癢疼
  皆作雜字
  張揖埤蒼三卷
  魏書江式傳云張揖著埤蒼廣雅古今字訓綴拾遺漏增長
  事類抑亦于文爲益者 康 案埤蒼今有任大椿輯本
  張揖廣雅三卷 錯誤字一
  李登聲類十卷 魏左校令
  隋書潘徽傳李登聲類呂靜韻集始判淸濁纔分宮羽而全
  無引據過傷淺局詩賦所須卒難爲用 康 案魏書江式傳云
  呂靜放李登聲類之法作韻集宮商龣徵羽各爲一篇據此
  則聲類亦分五音故潘徽傳云然也
  周成雜字解詁四卷 魏掖庭右丞
  康案史記高祖功臣表引周成雜字解詁云邔音跽此外有
  但稱周成雜字者梁孝王世家索隱攱閣也司馬相如傳索
  隱及文選上林賦注湁潗水沸之皃也後漢書胡廣傳注牋 表也蓺文類聚八十七檳榔果也似螺可食御覽九百二十
  一鸀鳿鳥似鳧諸條是也 鸀鳿一條稱周氏不稱周成 有但稱雜字解詁
  者蓺文類聚卷十九及御覽三百八十二嘯吹聲也北堂書
  鈔一百五十一霄摩天赤氣也 御覽八引作雜字詁訓 御覽七百七十
  䑦■雜船也八百六十粔籹膏環也 廣韻引作新字解訓 九百十五鵕
  䴊似鳳皇諸條是也有但稱雜字者文選洞簫賦謝靈運七
  星瀨詩沈休文新安江水至淸詩三注皆云潺湲水流皃是
  也有但稱周成者賈誼傳索隱誶音碎是也有稱周成難字
  者一切經音義所引斗數穀■也䆘拶也擐以繩轉軸裁木
  爲器也嬎息也同時爲一嬎鞚馬鞚也犎妃封反犎牛也帑
  音蕩諸條是也皆卽一書而或少省其文或小易其名雜字
  之爲難字正與張揖書同未知本有二名抑後人傳寫之誤
  但必非兩書明矣小學鉤沈分錄之殆非
  周成解文字七卷
  朱育幼學篇二卷 字嗣卿山陰人吳侍中
  康 案育事載虞翻傳注引會稽典錄其字則據唐志
  朱育異字二卷
  康 案汗簡屢引朱育集字或云集奇字或云集古字或云字
  畧葢皆出此書也
  項峻始學篇十二卷 吳郎中
  蓺文類聚卷十一引顏峻始學篇云天地立有天皇十三頭
  號曰天靈治萬八千歲地皇十一頭治八千歲 初學記卷九引顏峻始學 篇曰地皇興于熊耳龍門山餘前後文與此同 人皇九頭兄弟各三百歲依山川土
  地之勢裁度爲九州各居其一方因是而區別又曰上古皆
  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 康 案顏當作項御覽卷七
  十八引天皇地皇數語正作項又御覽卷三百八十五引項
  氏始學篇注其爲項氏自注爲他人注則不可攷矣
  韋昭辯釋名一卷
  四庫全書總目云吳韋昭嘗作辯釋名一卷糾劉熙之誤其
  書不傳然如經典釋文引其一條云釋名云古者車音如居
  所以居人也今曰車音尺遮反舍也韋昭云車古皆音尺奢
  反後漢以來始有居音案何彼穠矣之詩以車韻華桃夭之
  詩以華韻家家古音姑華古音敷則車古音居更無疑義熙
  所說者不譌昭之所辨亦未必盡中其失也
  張宏飛白序勢 字敬禮吳郡人吳處士
  張懷瓘書斷中吳處士張宏字敬禮吳郡人篤學不仕恆著
  烏巾時號張烏巾并善篆隸其飛白妙絕當時飄若雲遊激
  如驚電飛仙舞鶴之態有類焉自作飛白序勢僃說其美也
  歐陽詢曰飛白張烏巾冠世
  今字石經毛詩三卷 今字石經鄭氏尚書八卷
  康 案唐志所云今字者皆一字葢指隸書一體也一字本漢
  時所建而毛詩鄭氏尚書後漢不立學官必無刊石之理全
  祖望謂是黃初時邯鄲湻補修引魚豢魏畧儒宗傳序曰黃
  初元年之後新王乃始掃除太學灰炭補舊石碑之闕壞云 云爲證謂是時湻方以博士給事中是補正熹平隸字舊刻
  者湻也且謂隋志以正始石經爲一字其誤卽源于此今从
  之 全氏之意以熹平黃初所立石經皆氏一字細正史始所注乃立乃知是復三字諸家但知有熹平正始二刻全繹
  有黃初補刻也 至全氏并欲以隋志之魯詩儀禮春秋石經盡歸之
  邯鄲湻則未敢从葢漢碑原有八種也說詳補後漢蓺文志
  三字石經尚書十三卷 三字石經尚書五卷 三字石經春
  秋十二卷
  孫星衍魏三體石經遺字攷序云隸續所載三字石經葢魏
  正始中立石宋皇祐時蘇望得搨本摹刻于洛陽古文三百
  七篆文二百十七隸書二百九十五凡八百一十九爲尚書
  大誥呂刑文侯之命春秋左氏桓莊宣襄四公經文亦有傳
  其石在洛陽太學講堂西石長八尺廣四尺碑石四十八枚
  廣三十丈見于水經注邯鄲湻所書當有他經而獨存尚書
  春秋者太平御覽碑部引西征記曰國子堂前有列碑南北
  行三十五枚刻之表裏書春秋經尚書二部大篆隸蝌蚪三
  種字碑長八尺是時亦止見二種蘇氏又以尚書春秋左氏
  錯雜成文命爲左傳不加分別蒙就隸續所載理而董之
  一字石經典論一卷
  杭世駿石經考異曰水經注言魏文帝刊典論六碑列于石
  經之次裴松之注三國志云漢世西域舊獻火浣布文帝以
  爲火性酷烈無含生之氣著之典論及明帝立詔三公曰先
  帝昔著典論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廟門之外及太學與石 經並以永示來世至齊王芳正始元年西域使至獻火浣布
  焉于是刊滅此論天下笑之松之昔從征西至洛陽見典論
  石在太學者尚存而廟門外無之愚案魏志明帝太和四年
  二月戊子以文帝典論刻石立于廟門之外酈道元云文帝
  刊之誤矣松之旣稱刊滅此論又云典論石在太學者尚存
  而伽藍記云典論六碑至太和 後魏孝文帝號 十七年猶有四存隋
  經籍志亦有一字石經典論一卷意當時所謂刊滅者第芟
  去火浣布一條至于六碑則仍立于太學故裴松之楊衒之
  等並得見也
  讖緯類
  宋均易緯注九卷 通卦驗坤靈靈圖
  玉海云易緯宋注不傳 康 案宋注卷數與鄭注同則易緯六
  篇當亦全注然今可攷見者祇有初學記 卷二 御覽 卷二十 引通
  卦驗古微書引坤靈圖謹據以著錄餘不敢妄增云
  宋均書緯注 璇璣鈐帝命驗 攷靈耀運期授
  康 案書緯五篇今宋注可攷者四 僃載趙在翰七緯中詩禮樂春秋孝經緯放此 而
  無刑德放其爲亡佚無疑非宋注有所闕也然今亦不敢擅
  增
  宋均尚書中候注
  文選長楊賦注引之云順斗機爲政也
  宋均詩緯注十八卷 推度災汎樞含神霧 汎歷
  宋均禮緯注三卷 含文嘉稽命徵斗威儀 宋均禮記默房注二卷
  宋均樂緯注三卷 動聲儀稽耀嘉叶圖徵 運斗樞
  宋均春秋緯注三十卷 演孔圖感精符 元命苞文令誠圖
  圖漢含孳佐助期潛
  潭巴說題辭命厤序
  康案後漢書樊英傳注載春秋緯十三篇有握誠圖而無命
  厤序宋注亦適十三篇有命厤序而無握誠圖朱彝尊疑握
  誠圖卽令誠圖然則正宜以命厤序補其闕但詩生民疏云
  緯候之書及春秋命厤序言五帝傳世之事以命厤序別于
  緯候之外又似春秋緯實無其書而據蕭吉五行大義論諸
  神篇後漢書楊厚傳注初學記卷九御覽卷七十八則宋均
  命厤序注確有明文 趙氏七緯無命厤序故今特著宋注所出 無妨宋均于十三
  緯之外別注他篇矣
  宋均孝經援神契注七卷 孝經鉤命決注六卷
  宋均孝經雜緯注十卷
  康 案隋志載孝經雜緯甚多宋注十卷疑皆注之矣今可攷
  見者惟御覽八百七十二引孝經內事注
  宋均論語讖注八卷 摘輔象讖陰 象摘襄聖比考陰嬉讖撰考讖
  古微書並載之
  宋均河圖注
  初學記卷九御覽卷七十九三百四十五三百七十一俱引
  之其可攷見篇名者惟三百六十八卷稱河圖矩起注古微
  書河圖握矩記 卽河圖矩起 引宋注一條以御覽考之則亦但稱 河圖注耳
  宋均洛書摘六辟注
  見古微書

知识出处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由清代学者侯康所编纂的文集。该书是在《后汉书·艺文志》的基础上续编而成,主要记录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文献著作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矦康
责任者
王朗
相关人物
何晏
相关人物
程秉
相关人物
郑小同
相关人物
隗禧
相关人物
孙炎
相关人物
曹植
相关人物
张揖
相关人物
宋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