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三國蓺文志卷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 古籍
唯一号: 060120020230001416
颗粒名称: 補三國蓺文志卷一
分类号: B221
页数: 16
摘要: 本文概述了古代中国经典《易经》及其相关注释和论著,包括多位学者的注疏和研究成果,反映了《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研究的深度。
关键词: 艺文志 易经

内容

經之類十有一一曰易二曰書三曰詩四曰禮五曰樂曰春
  秋七曰孝經八曰論語九曰羣經十曰小學十一曰讖緯
  易類
  李譔古文易注
  注本傳無注字據常璩梓潼士女志增後凡李譔諸書倣此
  王朗易傳
  注齊王芳紀正始六年詔故司徒王朗所作易傳令學者得
  以課試則當時甚重其書又北魏書闞駰傳稱駰注王朗易
  傳學者藉以通經則其學并行于數百年後矣 鍾繇易記
  注見鍾會傳注引會母傳又世說卷一注引魏志曰繇家貧
  好學爲周易老子訓今魏志無此文當是魏書或魏畧之譌
  王肅周易注十卷 周易音
  注陸澄曰王肅易在鄭玄王弼之閒 王應麟曰釋文云王
  肅本作繋辭上傳迄于雜卦皆有傳字漢儒林傳云孔子晚
  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爲之傳王肅本是也易義別錄
  曰肅著書務排鄭氏其託于賈馬以抑鄭而已故于易義馬
  鄭不同者則從馬馬與鄭同則并背馬故鄭言周禮則肅申
  馬禴爲殷春祭是也鄭言卦氣本于馬則肅附說卦而棄馬
  西南陰方東北陽方用馬注而改其春夏之文是也馬鄭取
  象必用說卦是以有互有爻辰則肅并棄說卦剝之以坤象
  牀以艮象人是也然其訓詁大義出于馬鄭者十七
  董遇周易章句十二卷 字季直宏農華陰人魏大司農
  注經義考曰董氏易注君子體仁作體信與京荀同裒多益
  寡裒作捊與鄭荀同洗心退藏于密洗作先與京荀虞張同
  夫坤隤然示人簡矣隤作妥與陸姚同餘如拔茅茹以其彙
  征彙作夤賁如皤如皤作槃君子得輿作德車婦喪其茀作
  笄 當作髢 爲乾卦作幹卦與諸家別案此數條外尚有噬乾胏
  之作脯與子夏荀氏同爲其嫌于陽也嫌作嗛與荀虞陸同
  至皤之爲槃則但音讀如此非有異字乾卦之爲幹卦則本
  鄭康成皆不得謂與諸家別也 何安周易私記二十卷 周易講說十三卷
  注見冊府元龜今孔氏正義益卦引一條云風雷者取其最
  長可久之義也李氏集解師卦引一條云師者軍旅之名故
  周禮云二千五百人爲師也管輅傳注引輅別傳曰何尚
  書神明精微自言不解易九事 南齊書張緒傳緒常云何
  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諸卦中所有時義是其一也梁書
  儒林傳伏曼容云何晏疑易中九事以吾觀之晏了不學也
  故知平叔有所短 王應麟曰晏以老莊談易係小子觀朵
  頤所不解者豈止七事哉
  孫炎周易例 字叔然樂安人魏祕書監徵不就
  注宋史張洎傳引易例曰初九爲元士九二爲大夫九三爲
  諸侯古經解鉤沈以爲出此書
  管輅易傳一卷
  注玉海引中興書目曰管輅易傳一卷訓解名義不盡流于
  卜筮
  劉邠易注 字令元魏平原太守
  注見管輅傳注引輅別傳
  王弼周易注六卷 易畧例一卷 大衍論三卷 周易窮微
  一卷易辨一卷
  注直齋書錄解題周易窮微條下云王輔嗣凡爲論五篇館
  閣書目有王弼易辨一卷其論彖論象亦類畧例意卽此書
  也又言弼著此書已亡至晉得之王羲之承詔錄藏于祕府 世莫得見未知何所據而云案如陳氏說則窮微與易辨似
  卽一書書然陳氏亦但爲疑辭非實據也故今仍分著錄通志
  蓺文畧周易窮微下有論字
  荀融難王弼大衍義 字伯雅潁川人參大將軍軍事
  注融書見鍾會傳注引王弼傳融事見荀彧傳注引荀氏家
  傳稱與王弼鍾會論易老義傳于世卽此也
  阮籍通易論一卷
  注胡一桂曰阮嗣宗易通論一卷凡五篇案百三家阮步兵
  集載此論僅一篇幾三千言未知爲後人合并爲闕佚矣
  嵇康周易言不盡意論一篇
  鍾會周易盡神論一卷 周易無互體論三卷
  荀煇周易注十卷 魏散騎常侍
  注荀彧傳注引荀氏家傳曰惲字景文太子中庶子作易集
  解案此卽煇也而字誤作惲攷荀彧子名惲字長倩與景文
  同族不應又同名作煇者是又攷釋文敘錄引張璠集解序
  稱煇爲晉太子中庶子而隋志稱魏散騎常侍者豈注易在
  仕魏時耶故今仍從隋志著錄
  虞翻翻周易注十卷
  注王應麟曰虞翻曰乾坤五貴三賤故定位艮兌同氣相求
  故通氣震㢲同聲相應故相薄坎戊離已月三十日一會于
  壬故不相射坤消從午至亥故順乾息從子至已故逆葢用
  納甲卦氣之說案虞氏以納甲解易者如坤彖蹇彖歸妹彖 繋辭傳屢見之伯厚所舉特一隅耳 惠棟曰虞氏逸象共
  三百三十一又說卦異同者五 其文具載易漢學今不錄 又曰仲翔注
  易大畧本諸慈明升降卦變 張惠言曰翻之言易以陰陽
  消息六爻發揮旁通升降上下歸于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
  物取類貫穿比附始若鎖碎及其沈深解剝離根散葉暢茂
  條理遂于大道後儒罕能通之
  周易日月變例六卷 虞翻陸績撰
  陸績周易注十五卷
  注經義攷曰陸氏易注已亡今鹽邑誌林載有一卷乃係鈔
  撮陸氏釋文李氏集解二書爲之所存者幾希矣其經文異
  諸家者履帝位而不疚作疾明辨晳也晳作逝納約自牖作
  誘喪羊于易作場婦子嘻嘻作喜喜君子以懲忿窒欲作療
  欲 按當作■欲見釋文 吾與爾靡之作䌕之三年克之憊也作僃也案
  鹽邑誌林本闕謬頗多孫堂張惠言皆有補正易義別錄
  曰公紀注京氏易傳則其易京氏也余嘗以爲京氏旣爲易
  章句又別爲易傳飛候之書以謂易合萬象不可執一隅然
  則積算之法殆不用之章句以易傳飛候求易者爲京氏者
  之末失也今觀公紀所述凡納甲六親九族四氣刑德生剋
  未嘗一言及之至言六爻發揮旁通卦爻之變有與孟氏相
  出入者京氏自言其易卽孟氏學公紀儻得之耶
  姚信周易注十二卷 字德祐一作元直吳興人吳太常
  注經義攷曰姚易注已亡見于釋文者盱豫作旴云日始出 引詩旴日始旦夷于左股作右槃君子以順德作得折其右
  肱作股闃其无人作鬩日月運行作違行言語以爲階作機
  貞勝者也作貞稱爲弓輪作倫爲蠃作蠡案朱氏所引姚注
  未僃孫堂張惠言俱別有輯本易義別錄曰姚氏注言乾
  坤致用卦變旁通九六上下與虞氏之注若應規矩元直豈
  仲翔之徒與抑孟氏之傳在吳元直亦得有舊聞與
  程秉周易摘
  書類
  李譔尚書注
  尚書釋問四卷 王粲問田瓊韓益正
  注困學紀聞二卷顏氏家訓云王粲集中難鄭玄尚書事今
  僅見于唐元行沖釋疑原注王粲曰世稱伊雒以東淮漢以
  北康成一人而已咸言先儒多闕鄭氏道僃粲竊嘆怪因求
  所學得尚書注退思其意意皆盡矣所疑猶未諭焉凡有二
  篇案王粲尚書問葢本載粲集中不別爲書後田瓊韓益答
  其義因成釋問四卷隋志但稱王粲撰似未合此從唐志田
  瓊者康成弟子見鄭志韓益魏大長秋見隋志春秋類
  王肅尚書傳十一卷 尚書駮議五卷
  注書堯典正義曰晉世王肅注書似竊見孔傳故注亂其紀
  綱爲夏太康時 陸德明曰王肅解大與古文相類或肅私
  見孔傳而祕之乎江左中興梅賾奏上孔傳古文尚書亡舜
  典一篇購不能得乃取王肅注堯典從眘徽五典以下分爲 舜典以續之案惠棟江聲皆疑僞孔傳卽王肅撰
  尚書義問三卷 鄭康成王肅及晉孔晁撰
  注唐志又有王肅孔安國問答二卷經義攷謂當卽隋志義
  問是也葢孔晁譌爲孔安國耳故今不別著錄
  尚書義二卷 吳太尉范順問劉毅答
  注隋志本作范順問吳太尉劉毅答吳太尉三字當上屬吳
  志孫晧傳有太尉范愼又見孫登傳注卽其人也順愼古通
  程秉尚書駮
  詩類
  杜瓊韓詩章句
  李譔毛詩注
  劉楨毛詩義問十卷
  注經義攷曰蓺文類聚引毛詩義問曰橫一木作門而上無
  屋謂之衡門初學記引毛詩義問云鉶羹有菜鹽豉其中菜
  爲其形象可食因以鉶爲名又云狐之類貉貒貍也貉子曰
  貆貆形狀與貉類異世人皆名貆貉子似貍又太平御覽引
  義問曰掤所以覆矢也謂箭筒葢也蠨蛸長腳蜘蛛也案朱
  氏所引之外尚有七月正義一條云鬱樹高五六尺其實大
  如李正赤食之甜北堂書鈔一條云夫婦失禮則虹氣盛有
  赤色在上者陰乘陽氣也蓺文類聚引一條云晨風今之鷂
  初學記一條云有鵯烏雅烏楚烏也御覽引一條云蟋蟀食
  蠅而化成又水經洧水注引劉楨云鄶在豫州外方之北北 鄰于虢都滎之南左濟右洛居兩水之閒食溱洧焉雖不著
  書名當是鄶風篇中語也
  王肅毛詩注二十卷 毛詩義駮八卷 毛詩問難二卷毛
  詩奏事一卷毛詩音
  注釋文序錄曰魏太常王肅述毛非鄭案肅雖述毛然亦有
  不得毛旨者如正義摘出召南采蘋■風擊鼓諸條亦有改
  毛以濟其私者如經義雜記摘出以慰我心古之人無斁維
  此文王每懷靡及諸條
  孫炎毛詩注
  注叔然注今絕無傳其旁見爾雅注者多與毛傳合葢毛公
  本以雅訓釋詩者也
  王基毛詩駮五卷
  注釋文序錄曰魏荆州刺史王基駮王肅申鄭義案基說之
  載于孔疏者如采采芣苢一條駮王肅出于西戎之說充耳
  以素一條駮王肅玄紞無五色之說侵鎬及方一條駮王肅
  鎬京之說不自爲政一條駮王肅人臣不顯諫之說皆極精
  當惜全書久佚可攷見者無多也
  劉璠毛詩義四卷 魏祕書郎 毛詩箋傳是非二卷
  徐整毛詩譜三卷 字文操豫章人吳太常
  注釋文序錄引徐整云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辥倉子辥
  倉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間人大毛公毛公爲詩故訓傳
  于家以授趙人小毛公卽此書中語也敘錄又謂鄭玄詩譜 二卷徐整暢太叔裘隱困學紀聞引古今書錄作徐正陽注
  館閣書目作太叔求注伯厚先生謂徐正陽疑卽徐整誤以
  整爲正暢爲陽也案太叔裘不知何時人隋志經義攷俱系
  于徐整下今未敢必爲三國時故不著錄
  毛詩答雜問七卷 吳侍中韋昭侍中朱育等撰育山陰人
  注經義攷曰韋氏詩答問曰時邁之詩巡狩告祭柴望也初
  學記引之又甫田維莠今何草答曰今之狗尾也又野有蔓
  草問答曰國多供役 按兵役誤供役 男女怨曠于是女感傷而思男
  故出游于洧之外託采芬香之草而爲淫妷之行時草始生
  而云蔓者女情亟欲以速時也又云旱鬼眼在頭上太平御
  覽引之案朱氏所引旱鬼一條未僃蓺文類聚卷一百引之
  曰問曰雲漢之詩旱魃爲虐傳曰魃天旱鬼也箋曰旱氣生
  魃天有常神人死爲鬼不審旱氣生魃奈何答曰魃鬼人形
  眼在頂上天生此物則將旱也天欲爲災何所不生而云有
  常神者耶又御覽八百十六引韋輝光毛詩問曰七月之詩
  無褐箋云褐毛布也賤者之所服也今罽亦用爲之攷韋昭
  字宏嗣不字輝光然輝光與昭字義合書名又同或宏嗣有
  兩字乎書之以俟博雅者朱育事見虞翻傳注引會稽典錄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二卷 字元恪吳郡人吳太子中庶子烏程令
  禮類
  蔣琬喪服要記一卷
  譙周喪服圖 御覽卷五百四十引一條云男子幼娶必冠女子幼嫁必筓
  禮之則從成人不爲殤又通典八十一引譙周縗服圖葢卽
  一書喪服者其大名縗服則喪服中之一也通典凶禮門中
  屢引譙周又九十四卷引譙周集圖必皆出此書矣
  李譔三禮注
  王朗周官傳
  王肅周官禮注十二卷
  王肅喪服經傳注一卷
  隋志有肅儀禮注十七卷釋文敘錄及唐志則但有肅喪服
  注今從之晉書禮志上摯虞曰喪服一卷卷不盈握而爭
  說紛然三年之喪鄭云二十七月王云二十五月改葬之服
  鄭云服緦三月王云葬訖而除繼母出嫁鄭云皆服王云從
  乎繼寄育乃爲之服無服之殤鄭云子生一月哭之一日王
  云以哭之日易服之月如此者甚眾臣以爲可依準王景侯
  所撰喪服變除使類統明正以斷疑爭案如摯虞言則此書
  又名喪服變除
  王肅喪服要記一卷
  水經汾水注引一條頗譏其誣今據經義攷所輯魯哀公葬
  父一篇語多誕妄道元之譏可云有識矣
  王肅禮記注三十卷
  王應麟曰史記樂書引樂記而注兼存王肅說通典引大傳
  亦取肅注 王肅明堂議三卷
  案肅議明堂不以祖宗爲配食之祭不以上帝爲五精帝皆
  與鄭殊
  王肅周禮音一卷 儀禮音一卷 禮記音一卷
  孫炎禮記注三十卷
  唐書儒學傳張說建言戴聖所錄向已千載魏孫炎始因舊
  書擿類相比有如鈔掇諸儒共非之元行冲曰鄭學有孫炎
  雖扶鄭義條例支分箴石閒起增革百篇 康 案盧辯大戴禮
  卷十注引孫炎玉藻注云玄端以祭端當爲冕玄冕祭服之
  下也與鄭義同又云其祭先君亦裨冕矣與鄭異餘見史記
  樂書注者甚多
  鄭小同禮義四卷 魏侍中關内矦一作禮記義記
  小同鄭康成孫也事見鄭康成傳注及魏書高貴鄉公紀注
  杜寬刪集禮記 字務叔杜陵人魏郎中
  見杜恕傳注引杜氏新書
  蔣濟郊■議三卷
  本傳注引蔣濟立郊議稱曹騰碑文云曹氏族出自邾又言
  濟難高堂隆及與繆襲往反並有理據又引濟難鄭康成祭
  法注葢皆出此書也 齊書禮志上魏高堂隆議以舜配天
  蔣濟云漢時奏議謂堯已禪舜不得爲漢祖舜亦已禪禹不
  得爲魏之祖今宜以武皇帝配天此卽濟難隆之語也本傳
  亦畧載數語而與此又不同 繆襲祭儀 字熙伯東海人魏光祿勳
  御覽八百六十引之曰夏祀以蒸餅又八百六十一引之曰
  夏祀調和羹芼以葵秋祀羹芼以葱春祀和羹芼以韭
  射慈喪服變除圖五卷 字孝宗彭城人吳齊王傅
  王謨曰此書出通典三十一條載徐整與慈問答者十二整
  自爲立論者一則整葢亦爲禮服之學者
  射慈喪服天子諸侯圖一卷
  案通典所載射慈諸說客有出是書者王謨盡采入變除圖
  恐未然也又攷隋志有變除圖而無此書唐志有此書而無
  變除圖或疑卽一書而異名然吳志孫奮傳注云慈撰喪服
  圖及變除行于世則固有二書矣
  射慈禮記音義隱一卷
  釋文敘錄有射慈禮記音無義隱二字隋志有謝氏禮記音
  義隱一卷注又有射慈音一卷則似當分爲二書然射慈本
  一作謝慈 見吳志孫奮傳 而謝氏音義隱困學紀聞引作射氏則無
  以見謝氏之非射慈也隋志注中之文恐是重出通志蓺文
  畧及經義攷皆直以音義隱爲慈書今從之是書非獨釋經
  兼釋注曲禮疏引之云酳飯畢蕩口也又云獵車之形今之
  鉤車是也衣車如鼈而長也漢桓帝之時禁臣下乘之又云
  嫌見奪故云恐辱親也又云嗇夫主諸侯所齎幣帛皮圭之
  禮奉之以白于天子也又云且假借此字也皆是解釋鄭注
  又禮疏及釋文常引隱義王伯厚疑卽射氏書王謨輯音義 隱幷鈔入之今核其文義亦頗相近然果爲一書與否則無
  以證之矣
  辥綜五宗圖一卷
  通典卷七十三辥綜述鄭氏禮五宗圖曰天子之子稱王子
  王子封諸侯若魯衞是也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還自仕食
  采于其國爲卿大夫若魯公子季友者是也則子孫自立此
  公子之廟謂之別子爲祖嫡嫡相承作大宗百代不絕大宗
  之庶子則皆爲小宗小宗有四五代而遷已身庶也宗禰宗
  已父庶也宗祖宗已祖庶也宗曾祖宗已曾祖庶也宗高祖
  宗已高祖庶也則遷而惟宗大宗耳
  樂類
  樂懸一卷 何晏等撰
  劉劭樂論十四篇
  春秋類
  李譔春秋左氏旨歸
  高貴鄕公春秋左氏傳音三卷
  王朗春秋左氏傳注十二卷 春秋左氏釋駮一卷
  周生烈春秋左氏傳注 字文逸本姓唐燉煌人魏徵士
  葛洪曰周生烈學精而不仕
  王肅春秋左氏傳注三十卷 春秋外傳章句二十二卷
  孫炎春秋例 春秋三傳注 春秋外傳國語注
  樂詳左氏問 見杜恕傳注引魏畧及後漢書謝該傳
  董遇春秋左氏傳章句三十卷
  董注之載于正義者襄二十五年傳五吏三十帥董遇云五
  吏謂一正有五吏爲三十帥之長二十七年傳以誣道蔽諸
  侯董遇云以誣人之道掩諸侯也 釋文云蔽服虔王肅董遇並作弊云踣也與孔疏異
  據孔疏則踣也之訓專屬服虔而董王皆訓掩葢三家雖同
  作弊而服以爲斃之叚借故訓踣董王以爲蔽之叚借故訓
  掩 昭六年傳士匄相士鞅逆諸河董遇本士匄作王正十二
  年傳供養三德爲善董遇本作共養解云盡共所以養成三
  德也二十一年傳干讐御呂封人豹董遇本作華豹 今本亦有華字
  據正義則杜本無華字 二十三年傳明其伍侯董遇本作五候解云候
  四方及國中之姦謀也定五年傳子西問高厚焉董遇云問
  城高厚丈尺也
  糜信春秋穀梁傳注十二卷 字南山東海人魏樂平太守
  案穀梁疏于范注之畧者每引糜注補之其文當較范爲詳
  故晉泰元立穀梁博士用糜注至齊猶然 見南齊書陸澄傳 今攷其
  書之異于范氏者桓五年舉從者之辭一條鄭在冀州一條
  僖二年不雨者勤雨也一條文二年作僖公主一條經傳文
  之異于范氏者桓二年以是爲討之鼎也討或作糾四年秋
  曰蒐蒐作搜九年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射作亦六十一
  年公會宋公于夫鍾鍾作童音鍾十四年甸粟而納之三宮
  宮作官
  糜信春秋左氏傳說要十卷 理何氏漢議二卷 春秋公羊傳問答九卷 荀爽問魏安平太守徐欽答
  王基春秋左氏傳注
  杜寬春秋左氏傳解
  見杜恕傳注
  韓益春秋三傳論十卷 魏大長秋
  嵇康春秋左氏傳音三卷
  士燮春秋經注十一卷
  案漢志春秋古經十二篇左氏經也經十一卷公穀經也士
  燮習左氏春秋注經何以同公穀卷數豈一字誤耶然文獻
  通考引眉山李氏古經後序云十一卷者本公羊穀梁二家
  所傳吳士燮始爲之注隋志載焉則所見隋志已作十一卷
  矣疑不能明闕之以俟知者
  張昭春秋左氏傳解
  虞翻春秋外傳國語注二十一卷
  韋昭曰建安黃武之閒故侍御史會稽虞君尚書僕射丹陽
  唐君皆英才碩儒洽聞之士也采摭所見因賈 謂景伯國語注 爲主
  而損益之觀其辭義信多善者然所理釋猶有異同案韋昭
  解內時稱賈唐二君或稱三君則兼虞仲翔也
  唐固春秋外傳國語注二十一卷 字子正丹陽人吳尚書僕射
  經義攷曰固注國語農祥晨正云農祥房星也晨正晨見南
  方謂三春之日初學記引之餘見韋注者多案史記集解亦
  屢引唐注 唐固春秋穀梁傳注十三卷 春秋公羊傳注
  韋昭春秋外傳國語注二十二卷
  顧啟期春秋左氏諸大夫世譜十三卷 吳人
  隋志有此書名無撰人唐志有顧啟期大夫譜十一卷書名
  卷數皆與隋志小異而崇文總目通志蓺文畧合爲一書今
  從之崇文總目有春秋世譜七卷起黃帝至周訖于春秋諸
  國世系王堯臣疑卽啟期所撰也啟期之爲吳人據隋志地
  理類知之
  丁季黃復平正春秋決事比十卷 季汝南人吳太史令復江夏人
  見崇文總目
  南海潘元敉初校
  補三國蓺文志卷一 江陰陳名愼覆校

知识出处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由清代学者侯康所编纂的文集。该书是在《后汉书·艺文志》的基础上续编而成,主要记录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文献著作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康成
相关人物
王肃
相关人物
孔晁
相关人物
何晏
相关人物
何安
相关人物
王弼
相关人物
刘劭
相关人物